李后強 翟琨·蘆山重建:走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路

——寫在蘆山地震災後重建兩周年之際


    在雅安建立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既是雅安獨特生態資源與厚重文化底蘊的充分挖掘,也是綠色重建、生態重建的重要表達載體。雅安作為“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不僅是探索生態、文化、旅遊三者相互融合新的發展方式,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先試,提供可資全國借鑒的“雅安范本”,而且,更是為人類在經歷大災大難之後如何從生態修復到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獨具中國特色的災後恢復重建的“雅安創造”,為人類災後重建尋找一條認識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永續發展的新路子。從這個意義上講,雅安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不僅具有雅安實踐價值,能為雅安人民群眾謀福祉,更具有國家戰略和世界文化意義。


一、永續發展: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戰略意義


    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基本準繩,文化傳承、創意無限是延續華夏文明的精神使命,智慧旅遊、文明出行是傳播中華文化的橋梁紐帶,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積極推進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有利於由輸血到造血轉變,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可持續發展。在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特殊背景下,中央首次實行災後重建以地方政府為決策、實施和責任主體的“地方負責制”。這樣的決定迫使災區不得不思考,如何通過災後重建,快速實現由輸血到造血轉變,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蘆山地震災區大多屬於國家生態主體功能區,經濟資源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態資源和特色文化資源方面,發展旅遊業的優勢突出、潛力巨大,對綜合帶動生態農牧業、文化產業、民族手工業、醫藥保健業和其他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圍繞發展旅遊業大力推進文化、生態與旅遊的融合發展,有利於促進災區經濟發展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發揮產業綜合帶動作用、提高資源利用綜合效益,推動發展方式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形成可持續發展新格局。

    有利於由維穩到治理轉變,促進開放交流,長治久安。雅安位於四川盆地西緣,東靠成都、西連甘孜、南界涼山、北接阿壩,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之稱,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其社會穩定對整個藏區乃至全國的穩定具有重要影響。在蘆山地震災區推動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能借助生態的共享平臺、文化的互鑒平臺、旅遊的交流平臺,極大推動該區域與其它地區的文化交流融合與理解尊重,有力促進該區域的先進文化傳播、思想觀念更新、文明素質提高,增強人們的國家意識和公民意識、提高對共有文化和國家的認同,推進社會開放、增進民族團結與社會和諧,有效減少和消除不穩定因素,促進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為維護民族地區穩定發揮重要的穩定器作用。

    有利於由守業到創業轉變,促進就業增收,民生改善。蘆山地震前,雅安市經濟發展較為緩慢,群眾參與現代產業發展程度低、增收渠道單一。旅遊產業被公認為富民產業,對改善民生、富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災後重建將旅遊業與特色城鎮和新農村建設、交通和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建設有機結合,形成多領域、多行業的互動融合發展,能有力地促進當地居民就業、增加經濟收入、豐富文化生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改善基礎民生。尤其是以旅遊業為主導的文旅融合、農旅融合發展的生態產業,可吸收各年齡段勞動力以多種方式自由地廣泛參與,行業門檻低、投入見效快、經濟效益好,同時可有力促進群眾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對帶動就業增收、改善民生作用十分明顯。

    有利於由掠奪到保護轉變,促進科學利用,生態建設。雅安是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災後重建的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提供生態產品任務艱巨。為此,中央在劃撥的460億元重建資金中,專門辟出150億元作為生態修復、地質災害防治和產業發展專項支持資金。推動文化生態旅遊融合發展,把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經濟發展有機結合,有利於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生態產業優勢,促進生態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的良性互動,提高生態資源綜合利用率,更好地發揮生態建設綜合效益,逐漸改變以往“殺雞取卵”式的資源開發模式、減少和避免建設性破壞,實現由被動“生態保護”向主動“生態建設”轉變,確保災區重要自然生態系統結構的完整性及其自我恢復和調節能力,切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

    有利於由傳承到創新轉變,促進空間拓展,文化發展。蘆山地震災區是漢文化與藏彜民族文化相生相融之地,地域特色鮮明的大熊貓文化、茶文化、“三雅”民俗文化與歷史底蘊深厚的富林文化、漢文化、民族文化、長征文化交相輝映。借助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平臺,能有效地傳播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歷史和民族文化知識、現代文明生活方式和新知識,對引導旅遊地文化發展產生潛移默化作用和積極推動作用。蘆山地震災後重建依托該區域豐富的特色文化資源,積極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不僅有助於保護和傳承優秀民族文化,促進文化發展創新,對增強各族群眾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向中外遊客展示雅安文化特色和中國特色的災後重建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二、綠三角發展模式: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理論基礎


    當前,在經濟全球化和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的大趨勢下,產業融合已經成為提高生產率和競爭力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和組織形式,對促進傳統產業創新,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與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等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蘆山地震災後重建中,四川省在中央統籌指導下,創造性地提出“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概念,其實質就是促進產業融合發展,通過試驗區的建設使地震災區在產業融合機制、融合發展路徑等方面先行先試,在自然災害多發、生態資源豐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區域,探索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雅安推進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理論基礎,可以總結為“綠三角發展模式”,即以生態為基礎、文化為特色、旅遊為主線、融合發展為核心,推進區域發展、富民增收和長治久安。通過利用現有資源、防止閑置浪費來盤活存量,通過融合互補疊加、促進經濟增長來做大增量,促使文化、生態、旅遊融合發展帶來的效應大於其簡單的疊加。用公式表示為:文化、生態、旅遊1+1+1>3,1+1+1=3+△x,△x就是增量,增量部分就是融合發展帶來的各種放大效應,如資源聚合效應、發展輻射效應、品牌宣傳效應、樣例激活效應等,最終實現生態、經濟、民生、社會和諧穩定的綜合發展。

    從時代背景來看,“綠三角發展模式”植根於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客觀需求,是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著力防風險補短板增後勁的新動力;植根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大局,是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資源觀、整體觀、發展觀的新探索;植根於探索人類災後重建新路徑的現實要求,是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人類災後恢復重建的新路徑;植根於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核心要義,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提高區域競爭力的新方略。

    從系統構成來看,“綠三角發展模式”是一個以融合發展為圓心的“發展同心圓”。穩定和發展是蘆山地震災區區域發展的兩大主題。從長遠來看、從治本來看、從全局來看,地震災區和民族地區的穩定,核心是民心問題,而民心問題是民生問題、是增收的問題、是發展產業的問題,群眾要增收致富才能穩定。“綠三角發展模式”通過生態保護促進綠色發展,通過文化傳承促進社會發展,通過旅遊富民促進經濟發展,最終形成一個以融合發展為圓心,第二圈為民生,第三圈為穩定,第四圈為社會和諧發展,第五圈為區域長治久安的“發展同心圓”。


    三、有機交融: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實現路徑


    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通過建立保護與利用融合、空間融合、項目融合和產品融合四大機制,推進區域生態、文化與旅遊業的有機交融,建設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基地,為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和促進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提供創新典范。

    保護與利用融合機制。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災區積極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不斷推進各項生態工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深入實施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積極爭取生態補償政策。在文化發展方面,通過不斷加強對自然、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挖掘雅安熊貓文化、茶及茶馬古道文化、漢代文化、藏羌彜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川西農耕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對這些文化資源加以整理開發與運用,開發一批特色文化景區景點,豐富文化旅遊產品體系,推進文化資源向旅遊產品轉化,建設文化旅遊精品。

    空間融合機制。蘆山地震災區在重建過程中,積極將國家試驗區盡量輻射到周邊區域,通過空間融合,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市場共建、信息聯動、共同發展。2015年3月,雅安召開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區域合作圓桌會議,來自成都、攀枝花、樂山、雅安、眉山、阿壩、甘孜、涼山8個市州的代表簽署了《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旅遊合作聯盟框架協議》,並就構建區域旅遊合作聯盟,共同推進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達成基本共識。8個市州有效整合區域旅遊資源和產業要素,共同推進區域旅遊業合作和實現跨越發展,加快建成國家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范區、全國無障礙旅遊示范區和世界級生態文化旅遊休閑目的地。通過空間融合,8市州按照“保護生態、長期合作、互利共贏、統籌協調、共同推進”的原則,實現優勢資源共享,統籌機制共建,企業主體共鑄,市場產品共創,發展平臺共搭,特色品牌共彰,專業人才共用,合作利益共贏,在實現區域旅遊業整體利益和長遠目標的同時,兼顧各市州在不同旅遊業發展階段的局部利益和具體目標,統籌區域合作發展節奏和時序,為各個市州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

    項目融合機制。項目是發展的載體,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通過項目來挖掘整合公共文化、文化遺產和自然生態資源,實現生態文化旅遊與一二三產業融合,最終實現全域融合、全程融合、全面融合、全新融合。“大熊貓家園”、“茶馬古道”、“美麗蘆山鄉村”、“西蜀雅雨”、“西康古鎮”等六大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項目,統籌了災區生態、文化、國土、城鄉建設、交通、農業、林業等多種要素,以“旅居一體”為理念,形成山、茶、田、林、莊交相互融的田園新居景象,打造集“休閑遊樂、觀光度假、品茗養生、參與體驗”為一體,“景、城、村、業”融合發展的現代鄉村旅遊度假區,實現了生態產業、生活方式與旅遊業的共同發展。

    產品融合機制。隨著災後重建的推進,雅安市突出災區氣候適宜、自然環境優良的生態優勢,強化對區域內生態旅遊資源的保護,用國際化生態文化理念創新開發利用區域內優良的空氣、水質、負離子及綠色環境等生態優勢,開發生態度假、避暑養生、戶外運動等高品質多樣化綜合性休閑度假產品。這些產品以休閑街區、特色村鎮、旅遊度假區為載體,集康體、養生、運動、娛樂、體驗為一體,大大提升了旅遊產品開發和旅遊服務設計的人性化、科學化水平,滿足廣大群眾個性化旅遊需求。

    “戶戶安居有業、民生保障提升、產業創新發展、生態文明進步、同步奔康致富”,是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目標。重建中,災區充分利用災後恢復重建所帶來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歷史契機,重點依托和深度挖掘生態資源,以打造優美綠色低碳的宜居環境為理念,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動力,不斷推動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實現經濟社會的整體性跨越發展,正逐步探索出一條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資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人類災後恢復重建新路。

    (李后強,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翟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2015年04月20日 / 求是網 )

Views: 6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