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惠柱:好戲在後頭(上)

——彼得·布魯克《敞開的門》(新星出版社,於東田譯)序

大約二十年前,我國劇壇十分熱鬧的那些日子里,英國大導演彼得·布魯克《空的空間》的中譯本(邢歷等五人譯,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版)送來了我們太需要的理論,書中一開頭那兩句話就讓人拍案叫絕:“我可以選取任何一個空間,稱它為空蕩的舞臺。一個人在別人的注視下走過這個空間,這就足以構成一幕戲劇了……”有著2500年歷史的戲劇,它的定義竟可以這麽簡單,這麽大氣!

不過現在仔細看看這段常見的引文,有兩個問題不得不說一說。第一個是翻譯上的,頭兩句精彩的譯文以後,意思馬上就擰起來了:“……然而當我們談到戲劇時,這卻遠非我們的本意。戲劇是一個概括全面的通用詞匯,它將紅色帷幕、舞臺燈光、無韻詩句、笑聲、黑暗統統胡亂地加在一起成為一個混雜的概念。”戲劇的“本意”到底是什麽?布魯克的“本意”又是什麽?難道他是在給我們這樣一個“混雜的概念”嗎?這段話我是這樣翻譯的:“……可是當我們談到戲劇的時候,卻不是這麽看的,總是要想到大紅的幕布、聚光燈、無韻詩句、笑聲、黑屋子,而這些都是人們硬要在一個多功能的詞所表達的多義形象上亂加上去的東西。”[1][1]是不是比較清楚了?布魯克的意思本來是清楚的

第二個問題倒是他自己的。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著看,當然也可以算是戲劇,理論上說得通;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戲劇——包括布魯克自己導演過的幾乎所有的劇,都不可能這麽簡單。再說,他這個定義和當時中國話劇人已經熟知的波蘭導演格洛托夫斯基的戲劇定義並沒有太大的不同。格洛托夫斯基早就說過,戲劇只需有演員和觀眾兩大要素足矣,劇本、服裝、燈光等等都是可有可無的玩意兒,布魯克的這段話不過描述得更形象些罷了。當然也可以說,他加上了空間這第三個要素,然而空間對格洛托夫斯基來說是不言自明的,還用提嗎?

其實,戲劇中更為關鍵的是另一個第三要素——第二個表演者,那個能和第一個走路者對出“戲”來的另一方。想一想,2500年前的古希臘戲劇是怎麽來的?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個演員”忒斯庇斯僅僅是把自己一個人從歌隊中分了出來,還沒有真正創造出戲劇,是“希臘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在忒氏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個演員——有了兩個演員,這才有了世所公認的戲劇。

《空的空間》是布魯克寫的第一本理論書,時年1968,正是西方反戰運動、街頭政治和先鋒戲劇都最火爆的時候,一切成規都要打破,劇團紛紛走上街頭,踏進公園,任何地方都能演戲。布魯克雖不算是當時那些政治戲劇的先鋒,但也做過露天演出,後來還帶劇團去了非洲和中東的農村——那里根本就沒有專做劇場的房子,於是“空的空間”的概念應時而生。大概是為了矯枉過正,極而言之,他對格洛托夫斯基提出的演員觀眾二要素那個已經是極簡的理論再做減法,把兩個概念都縮到最小,只要一個人,那就有點過分了。二十多年過去後,他又出了幾本書,1994年的《移動的視點》(Shifting Point)和1999年的《思緒如縷》(Threads of Time: Recollections),直到最近這本《敞開的門》(2005年),他的理論愈益全面,也愈益成熟。在現在這本書里,布魯克正式提出了戲劇的第三要素,補充了《空的空間》里的定義。他在第一章里就寫道:“我曾經說過,戲劇開始於兩個人相見,如果一個人站起來,另一個人看著他,這就已經開始了。如果要發展下去的話,就還需要第三個人,來和第一個人發生遭遇。這樣就活起來了,還可以不斷地發展下去——但一開始的三個要素是最基本的。”(第X頁)

這個道理他早就知道了,只不過68年那時候故意不說罷了。他畢竟是個導演,而不是純粹的理論家,如果多數戲都是一個人就能演,還要你導演干什麽?布魯克和格洛托夫斯基都是導演兼理論家,這是二十世紀劇壇的一個獨特現象,從世紀之交俄國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開始,一百年里幾位最傑出的理論家差不多都是大導演——還有德國的伯托·布萊希特、美國的理查·謝克納和巴西的奧古斯托·伯奧,只有法國人安托南·阿爾托有點例外——他的運氣實在不好,一輩子沒撈到幾次導演的機會,但比起他的編劇和表演生涯,還是導演成就最突出。在這七位大家中,一般人會認為布魯克的理論成就低一些,因為只有他一個人沒有特別打出自己的旗號來,諸如“心理現實主義”、“史詩戲劇”、“殘酷戲劇”、“貧困戲劇”、“環境戲劇”、“論壇戲劇”之類,那麽,他的理論到底是什麽牌子的呢?

他的牌子就是他的名字,他的理論兼收並蓄,對古往今來的各類戲劇都有精到的見解——他自己就導演了各種各樣的戲,包括被他稱為“僵化”、“神聖”和“原生”(舊譯“粗俗”,於東田譯為“原生”,更為妥貼)的劇本。他認為“戲劇是沒有類別可言的,它關乎人生。這是唯一的出發點,再沒有比這更基礎的了。戲劇就是人生。”(第X頁)除了戲劇,他還導過電影,而且第一部片子《乞丐的歌劇》(根據18世紀的同名劇作改編)就由大明星勞倫斯·奧列維爾主演,但第二部電影《蠅王》(改編自戈定的同名小說)用的全是非職業演員。布魯克最了不起的本領就是,那些本來可能會是“僵化”、“神聖”或者“原生”的本子到了他的手里,都會變得鮮活和“即時”起來(“即時戲劇”舊譯“直覺戲劇”)。作為理論家,他也有優於其他幾位之處,因為他精通的不僅僅是自己最喜歡的某一類戲劇,而是包括了幾乎所有人類戲劇文明的成果。在這七位導演兼理論大家中,除了早期的斯坦尼以外,布魯克是最主流的——當然也可以說,他最缺少張揚的“個性”。

Views: 6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