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意〈人文主義地理學家眼中的地方〉(下)

然而,他們絲毫沒有感到窘迫,因為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待客如賓是中華禮儀,而這幾個唱侮辱性歌謠的同學,恰恰展現了野蠻之舉。三如,他在伯克利讀博士,一年級時索爾(伯克利學派的創始人)給他們上課,交課程作業時,段義孚專門用舊金山的案例,展現城市景觀對人的進步意義,用以挑戰索爾浪漫的自然觀,不成想索爾竟給了A的好成績,由此他學到了一種教育理念。相對於他的自傳體著作《我是誰》,這四章凝練出來的要點更清晰。

從第五章開始,段義孚跳出了個人的經歷,旁征博引,從更廣泛的人類個體經歷,說到人類整體的發展,旨在展現人類在對自己、對他者、對自然的思考歷程,例如宗教對這三對關係的解釋不斷變化著。如果將此書作為人文地理學課程的教科書或教參,最合適的考題不是記下書中哪些「片段」,而是讓學生判斷自己學會從哪些角度思考人性,而人性表現在我們所有的空間行為和空間決策之中。

最後要說的一點是本書的中文譯名。2013年我拿到原書時,最沖擊眼球的是書名——Humanist Geography。這是因為該書名與Humanistic Geography不同。1976年,段義孚在《美國地理學家聯合會會刊》上發表了「Humanistic Geography」一文,該文是地理學一個重要學派的發端。中國人對此學派有兩種翻譯:人文主義地理學、人本主義地理學。董樂山在《西方人文主義傳統》譯序中專門解釋,在不同時期,不同語境下,中國人翻譯humanism時,用了「人本主義」「人道主義」「人性主義」「唯人論」等。但是他主張這些都可以統一在「人文主義」的含義之下。

2002年,我正翻譯《現代地理學思想》(漢譯本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其中有一章介紹humanistic geography這個學派。那年秋季學期,我選修了北師大全校公共課《科學哲學》,主講教師是北京師範大學科學與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劉曉力老師(她現在中國人民大學),她家與我家正好是對門,我們交流較多。在她的課上我了解到,1970年代西方人文主義興起,用以抵抗科學主義至上。因此我理解,段義孚等學者是在這個思潮之下,提出humanistic geography的。故此,我將這個學派翻譯為人文主義地理學。

中國臺灣的王志弘老師,翻譯出版了大量的地理學名著,他也將之譯為人文主義地理學。本書第一譯者宋秀葵教授一直研究段義孚的著作,她的博士論文,也將這個學派譯為人文主義地理學。我一直覺得,為了區別兩個英文術語,段義孚的這本新作的漢譯書名應該有一些差異,譬如人本主義地理學。因為本書的哲學追求已經不僅僅是反對科學主義至上了,其例證之一是,在第十四章段義孚專門提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的humanism,這個術語的流行漢譯是人本主義,而人本主義的出現,主要是以反對神本主義為目的的。不過,本書譯為《人文主義地理學》,也符合董樂山先生的邏輯。


(本文作者 周尚意單位: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 ;原載:2020-08-18 來源:澎湃新聞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