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義孚大師《回家記》(3)

在閱讀《地理學與地理學家》過程中,了解到1945年以來英美人文地理學界的關於人文地理學學科性質的三種概念:經驗科學、人文主義科學、批判科學。唐曉峰在隨筆中一直貫穿著一種深受西方人文地理影響的學術風氣,他強調西方人文地理學「人味兒」十足,老覺得不能簡單地說地理學是「地學」,人文地理學正經應該說是「人學」。作者坦然入門於《地理學與地理學家》,所以在骨子里應該有一種關於人文地理的研究範式。關於人文主義思潮、後現代思潮,及其陣營中的現象學、觀念論、存在主義、心理學等等都是重視人類心智活動與文化現象的思想流派。

王恩湧先生在《值得一讀的人文地理學佳作——唐曉峰著的,<人文地理學隨筆>》中解釋該書將人的思想與物的環境表達出來。對於其中的某些文章加以論述補充,大力推薦該書設計內容廣泛,時間跨度長。其中介紹到作者唐曉峰的童年在老北京胡同中個人成長環境造就了他對北京、對中國人文地理的情有獨鐘。《北京城的光榮與夢想》中寫道北京城蘊含著不同時代的人文精神、不同時代的品味與追求,文化景觀異常豐富。《老北京》中提到所謂「老北京」是特指一個有特殊生活傳統的社會群體。它強調一種全面的人文屬性,包括:品行、趣味、道德、禮俗、親朋之道、飲食舉止、世家風範甚至保羅毛病、陋習。作者信手捏來,就地理事項說事,就身邊文化闡發地理思想。這是一種中國心的體現,也是人文關懷的體現。


關於「人文主義地理學」這里尤其想要展開論說。通過閱讀葉超的《作為中國人文地理學鑒鏡的段義孚思想》,再結合唐曉峰的「還地理學一份人情」隨筆一文。對於段義孚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於糾結在腦海的「人文主義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段義孚作為華裔社會人文學者,能夠在西方社會獲得廣泛認可的聲譽,這與他涉足各個學科領域,從更大的學術視角解讀人文地理。段義孚稱自己研究的是「系統的人本主義地理學」,以人為本,還地理學一份人情,就是他的「地學」特征。這里暫時不對humanistic geography譯為「人文主義地理學」還是「人本主義地理學」做爭論。

李旭丹先生認為「人文主義」的範圍是大於「人本主義」的,周尚意等與段義孚先生商量後認為應該是前者合適,更加符合段義孚思想主旨以及敘述他的研究主題,作者葉超對此也持認可。葉超在文中論述了對於段義孚學說是否屬於地理學、如何認識和推廣人文主義地理學進行回應解釋,特別探討了段義孚思想與學術對於中國人文地理學的啟示與借鑒。對於地理學的學科範圍不能局限於固定的學科約束,人文地理學應該是多學科交叉的結果,需要從其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借鑒世界觀、方法論。葉超認為「跨界交叉」是二戰後人文地理發展特點,不能簡單的把段義孚的學說排除在地理學之外,葉超對於學者們拒段義孚於門外的做法,進行批判為其辯駁。

段義孚作為人文主義地理
學的代表人物,他的大部分論著都是關於人類與環境、空間與地方、環境與景觀的內容。這些研究內容並非地理學的傳統之外。葉超指出段義孚屬於書齋型地理學家的經驗方法,段義孚的經驗方法包括直接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等感覺情感的體驗,也包括認知與觀念。實驗(experiment)與經驗(experience)是兩種完全相反的方法,例如洪堡就是強調實地考察、實地調研來獲得規律,實驗有嚴格的精確的人為設定。而經驗是更廣義的、復雜的、模糊的體驗。(2013-03-22 長江商報;原題:美國華裔地理學大師段義孚書寫《回家記》,描繪當代中國)

Views: 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