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城市呼喚人文空間(5)

呼喚城市的人文空間,從社會學的分析看,是重視環境品質與人類行為的關係。一個好的城市環境,可成為人性成長和人際互動的空間。不僅能給人帶來心理愉悅,還能有力地激發正確的行為。一個讓人人都感到親切而熟悉的、有地方特色的環境,更容易培育人們對它的歸屬感。反之,一個包含有錯誤意象的環境,則會令人不安、失去方向感,甚至發生價值的混亂。

今天的報告中,我談了自己對人文空間的理解,批評了城市空間中種種缺少人文關切的現象與過程。最後我樂意分享我的研究、我的發現。它講述的是一個城市的普通人如何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人文空間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公園晨練的故事。比如在上海,每天這個城市有成千上萬的人去公園參加晨練。不錯,這不是最稀松平常不過的事嗎?公園是公共空間,人們去公園如何關乎人文空間的創造?對此,我想說的是,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公園故事都關係這樣大的社會學話題。如在歐美,人們鍛煉只是為了健康。但在我們的故事中,有社會變革,有城市改造。在變革中的中國城市社會,個人開始不得不比以往承擔更多的對於自己身心健康的責任。對很多人來說,公園晨練就是他們對自身所感受到的這種變化的應對。他們為健康而走進公園,最終獲得了比健康更多的成就。

我的研究發現,在城市改造和社會福利制度變遷的復雜影響下,公園產生了多重的社會效應,並成為人們獲得新的社會交往和自我肯定的社會空間。比如,為應對公共醫療資源的短缺,晨練成為中老年人的自救之道。晨練者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多去公園,少去醫院」。於是,在空間生產的意義上,公園替代了醫院,成為生產健康福利的場所;在空間創造的意義上,公園替代了里弄,成為維系人際互動的社會空間;在空間體驗的意義上,公園成為生成和充滿生活意義的地方,支持了晨練者的人生。也就是說,在傳統市區街坊內的鄰里交往之便因大規模的舊區改造而失去後,在經歷因社會變遷而被邊緣化的遭遇後,晨練的健康成就和交往成就令晨練者獲得新的自我認同與肯定,建立起新的社群歸屬感。


下面的話原本是對青少年說的,現在來看也能對所有的市民說:讓這個城市不只以它的高樓和商業繁華聞名於世,也以它的文化和富有意義的人文氣象傲然於世;讓這個城市的青少年從它的歷史、文化創造、品位和大氣磅礴的氛圍中,養成性格和態度。(2009年08月16日 來源:解放日報;原題〈城市呼喚人文空間 孩子到哪里去玩?〉于海教授在浙江紹興文理學院的演講)

Views: 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