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淩君·山水詩路激活文化資源(上)

長遠來看,浙皖間的詩路還可以探索相連、貫通。從更大範圍來看,長三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未來可以將長三角各地的詩文資源整合起來,打造類似於「詩畫江南」的長三角詩路文化品牌

如今,站在安徽省蕪湖市天門山景區的長江岸邊,似乎很難將眼前的場景與李白詩中「天門中斷楚江開」的壯麗景色聯想到一起。傍晚時分,登高而望,夕陽的余暉在江面上倒映出粼粼波光,江上運輸繁忙的船只與遠處視線盡頭的馬鞍山長江大橋相映生輝,悠揚的汽笛聲反而襯出景區的落寞。

若非刻意提起,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李白《望天門山》中提到的天門山位於蕪湖。「安徽的詩文資源豐富,但景區開發相對落後。實際上,敬亭山、天門山、桃花潭等古詩中耳熟能詳的地名都在安徽境內。」安徽師範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教授胡傳志語氣中有掩飾不住的失望。近期,在胡傳志等人的呼籲下,安徽省提出建設「安徽詩路文化走廊」,打造「皖南山水詩路」「皖江詩路」「皖中詩路」「淮河詩路」四條詩路,想要激活沈睡的文化資源,探索新的發展路徑。

打造詩路文化帶,浙江最早「吃螃蟹」。早在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將「打造浙東唐詩之路和錢塘江唐詩之路」列為重要舉措。同年10月,浙東唐詩之路沿線的蕭山、越城、柯橋、上虞、嵊州、新昌、天臺、仙居、臨海等縣(市、區)發出協同聯動倡議,共建浙東唐詩之路。2019年,浙江省又提出「以詩串文」「以路串帶」,繪就浙東唐詩之路、大運河詩路、錢塘江詩路、甌江山水詩路,並把「打造唐詩之路黃金旅遊帶」列為浙江「全域旅遊推進工程」重點內容。

近年來,以浙東唐詩之路建設為契機,紹興、臺州、寧波等地加快推進文旅融合,一批高品位人文風光景點嶄露頭角。尤其今年初杭臺高鐵的開通,從交通層面打通了這條詩路的最後關節。然而,「詩和遠方」雖美,詩路建設和推廣仍然困難重重。

深度文化遊悄然升溫

浙江對詩路的想法,很早就有了。1991年,紹興新昌學者竺嶽兵最早提出「唐詩之路」的概念。竺嶽兵指出,古人旅遊主要靠水路,水盡則登山而歌,而曹娥江、浦陽江、甬江等四通八達的溪江運河為人們提供了進出環遊之便。其中,尤以紹興經曹娥江至剡溪(今嵊州、新昌一段)最為著名,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文,形成了「唐詩之路」。1993年7月,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專門在新昌舉行了「唐詩之路學術討論會」,會議肯定了「唐詩之路」的學術價值、遺產價值和現實意義,並正式將其命名為「浙東唐詩之路」。

「那時候,新昌搞旅遊沒資源,全靠一個大佛寺撐著。」新昌縣旅遊集團團工委書記馬駿告訴記者,竺嶽兵首倡浙東唐詩之路,目的就是為了促進以新昌為中心的環浙旅遊。「當時,竺嶽兵還提出,要打造以新昌為圓心,通達寧波、臺州等地的多條旅遊環線,最終吸引遊客到新昌來吃和住。」馬駿認為,早期的浙東唐詩之路就是一次旅遊營銷的探索,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項目建設,都是為旅遊做支撐。

Views: 4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