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西埃:古典藝術使“觀念”脫離自身成為詩歌(上)

當觀念變成詩歌時,它是話語延續的線條,是規則系統強加給表達意願的曲線。通過線條的隨意性,規則的約束指引詩人拋開他自認為“思想”之所想,以及他意欲表達的事物本身。它為詩人打開偶然的和微不足道的視角。它將詩人引向詩歌的內在性,去揭示被表達意願所壓抑的思想真正的可能性。——朗西埃

書寫可以作為引領自身和證明自身軀體的孤獨的言語;反之,也可以成為將思想記入軀體的象形文字。在《沈默的言語》中,朗西埃似乎想要重新描繪一個文學概念的體系,進行一種新的論證,重建一個從康德、謝林、施萊格爾到黑格爾的美學譜系。在書中,朗西埃就整個文學史範疇提出了文學的矛盾問題,在文學史中回顧文學存在的境遇問題,從比較文學角度提出了文學的多重發展問題。本文摘自《沈默的言語》,原文標題為一種懷疑藝術。


古典藝術使“觀念”脫離自身成為詩歌


“如果說,就算借助任何通往執著的相繼狀態,都無力迫使自己從印象來到表達,我們就像是在流浪。”這句著名的話不經意地說給漫不經心的讀者,出現在《重現的時光》中。對於持批判態度的讀者,這句話卻有待推敲,“表達”和“印象”這兩個詞充滿懷疑意味的多義性值得關注,而從前者到後者的“改變”究竟意味著什麽?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句話以及文學的“虛構”功能,也許應該將它與另一位普魯斯特同時代的作家所提出的論點對照,這位作家在自己公開或私下的文字中,以文學之需要為名,去反抗文學,進行著無止境的戰鬥。


瓦萊里在《羅盤針上之諸點》(Rhumbs)中說:“古典藝術的最大好處,也許就在於它為了表達事物,在遵從符合規定的先決條件同時,做出一系列變化。”這種方式看起來與普魯斯特的方式很接近。但就在二者微妙的差異中,上演著所有應被文學重視的問題。因為瓦萊里對“古典藝術”的參照在普魯斯特從印象到表達之路上製造了鴻溝。古典藝術特有的優點是線條,是線條使“觀念”脫離自身而成為詩歌。“拉辛用精妙的觀念替代物推進著主題。他將觀念融於詩歌的曲調。”這一古典的優點對瓦萊里來說是雙重的。

當觀念變成詩歌時,它是話語延續的線條,是規則系統強加給表達意願的曲線。通過線條的隨意性,規則的約束指引詩人拋開他自認為“思想”之所想,以及他意欲表達的事物本身。它為詩人打開偶然的和微不足道的視角。它將詩人引向詩歌的內在性,去揭示被表達意願所壓抑的思想真正的可能性。古典的“連續轉變”將話語的延續與規則的約束相結合,在抑制思想的偽嚴肅和故事不真實的可靠時,實現了專屬於藝術的思想功能。




(《沈默的言語》La parole muette [法] 雅克•朗西埃 (Jacques Rancière)著,臧小佳 譯)

Views: 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