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茂《論旅遊美的美感經驗》(1)

摘要:旅遊美及美感發生是以旅遊過程的活動為基礎的。一次旅遊活動過程由前過程、過程、後過程三部分構成,表現為五個節點:願遊—行遊—居遊—-憇遊—憶遊組成的邏輯結構。前過程是對旅遊標示物的認知,激發出旅遊動機的過程—願遊;過程是遊覽過程,表現行遊、居遊、憩遊;後過程是遊覽活動完成後遊客對旅遊的回憶—憶遊。遊客在旅遊活動中因某一節點客體形像的沖擊而創生的直覺形像是一種美感經驗,是旅遊生活的最高體驗,具有神話詩性、抒情詩性、暢爽詩性、狂歡詩性、夢幻詩性的特征。

「美學的主題在指向某個意識主體與某一對像的相遇(meeting)就得到了最佳描述。」(英伽登)旅遊美是遊客在旅遊活動中創生出來的一種美及美感。美感經驗又叫美感,從心理感受上說,就是審美事件發生時所呈現的一種獨特的陶醉的瞬間狀態。美感經驗是審美事件的唯一標誌,只有產生了美感經驗的活動,才能稱作審美活動。

美感經驗不同於一般感官感覺的區別在於:一、美感是內在心身與審美對像統一為一個直覺形像的經驗。二、美感是經過人的內在心境和情感自主創生才能誕生。三、美感經驗不是純粹的生理感官層次上的,而是人的心、身、情感等整個生命活動所突然創生的狀態。

維柯在《新科學》一書中,把人類早期的智慧稱為「詩性智慧」,人類的文明正是憑借這種「詩性智慧」建立起來的。 「詩性」具豐富的內涵特質,主要是指一種憑感官直覺的活動,不是靠理性的邏輯支配的行為。美感經驗是表現性的、形成性的:表現性主要是指美感經驗是人的內在身心的外在顯現,即「表現」;形成性就是自主形成、自主創生的。 感官感覺的多樣性、具體性、直接性,是旅遊美創生的特點,所以,旅遊美體現為一種「身體美學」的審美特征——對身體的刺激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感覺,這種獨特的感覺被解釋為一種美感經驗,它根源於不同的審美結構meeting。


一、旅遊願遊美感經驗的神話詩性
 

願遊活動指旅遊動機的形成過程是旅遊活動的起動節點,而大眾傳播決定受眾對於旅遊標示物的認知並進而確定旅遊目的地的過程。大眾傳播是一種信息傳播方式,是特定社會集團利用報紙、雜誌、書籍、廣播、電影、電視等大眾媒介向社會大多數成員傳送消息、知識的過程。

我們把借助想像和幻想獲得的擬態環境的直覺形像稱為神話詩性。


1、旅遊願遊神話詩性的表現形式——神話圖境

20世紀20年代,美國著名政論家李普曼在《公眾輿論》一書中,首論擬態環境現像。擬態環境的特點:以現實環境為原型,但不是現實環境「鏡子式」的摹寫,不是「真」的客觀現實,其或多或少與現實環境存在偏離。願遊是擬態環境的「意義」引起的一種指向旅遊地的想像旅遊活動,是對旅遊地的想像和幻想,它植根於「樂土情結」,反映了人們向往的自由境界。願遊活動幻想是一種符號虛擬手段,按標誌符號來虛構的另一種生活圖景,對異地生活作誇張的想像和憧憬,願遊活動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實情況下的更活躍,更富色彩。願遊活動充滿豐富的詩意的幻想,遊客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借以強化詞與符號、圖樣標誌的意義。擬態環境它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達到"思接千載"、"神通萬里"的像境。

Views: 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