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君瑤·岷江上遊的歷史文化遺產與文化旅遊(2)

3.缺乏統一規劃。岷江上遊地區文化遺產究竟如何保護,如何開發,據筆者所知,尚未有統一的規劃。沒有統一規劃,難免零敲碎打,難免顧此失彼,難免相互矛盾,難免惡性競爭。

4.宣傳乏力。由於岷江上遊文化遺產缺乏統一規劃,各地即興式的單兵作戰的「表演」多,統籌規劃的聯動合作少,故在宣傳上沒有形成合力,再加上宣傳中的自說自話,讓社會公眾如霧裏看花、莫衷一是。長此以往,將嚴重損害這一地區的文化形象,文化旅遊品牌塑造更是遙不可及。

  1. 二. 岷江上遊的歷史文化遺產

岷江上遊是文化富集之地,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曾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梳理岷江上遊歷史文脈,對認識這一地區的文化遺產,合力塑造這一地區有世界影響的文化旅遊品牌,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1.大禹文化。大禹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在多方面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關於大禹的出生地,《史記·六國年表》中說:「禹興於西羌。」裴駰集解雲:「皇甫謐曰:『孟子稱禹生石紐,西夷人也。傳曰:「禹生自西羌」是也。』」張守節正義雲:「禹生於茂州汶川縣,本冉駹國,皆西羌。」[2]揚雄《蜀王本紀》雲:「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生於石紐,其地名痢兒畔。」[3]256東漢趙煜《吳越春秋》雲:「(禹)家於西羌,地曰石紐。石紐,在蜀西川也。」其註雲:「在茂州石泉縣,其地有禹廟,郡人相傳禹以六月六日生。《元和郡縣誌》:『禹,汝山廣柔人,生於石紐村。』《水經註》:『縣有石紐鄉,禹所生也。』廣柔,即今石泉軍。」[4]西羌是一個大的地理範圍,而「石紐」則是一個具體的地名。關於「石紐」的出處以及與此相關的地名和傳說,汶川、北川、理縣、茂縣等地都有,而且不少地名至今沿用,相關傳說至今傳頌。比如,汶川縣綿虒鎮飛沙關有「石紐山」題刻;北川有禹裏鄉石紐村,其山上也有「石紐」二字題刻;理縣通化鄉「石紐山」題刻所在之處村名為汶山村(舊為汶山寨);茂縣石鼓鄉,原名石紐鄉,過去石紐鄉有「神禹之鄉」的石碑。《史記·夏本紀》曾載,為了歌頌禹的功德,夔歡奏起美妙的音樂,引得「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皇來儀」[5]。傳說這也是茂縣縣城取名「鳳儀」鎮的來由。而汶山郡設於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並入蜀郡。東漢建安末,劉備又分蜀郡北部置,後屢有廢興。其轄境大致包括今汶川縣、茂縣、理縣、北川縣以及灌縣(今都江堰市)的部分地方。廣柔,漢屬蜀郡,故城在今理縣西北。大致說來,汶山郡內都有關於大禹的遺跡遺址和傳聞,司馬遷所說的「禹生於西羌」大抵是從這個角度而言的。換言之,汶山郡內的這些縣域出現大禹遺跡遺址和傳聞是合乎史實的。大禹出生於西羌,出生於汶山郡應是有可靠文獻支撐的。明乎此,則大禹與岷江上遊就有了天然的聯系。共同呵護華夏文明始祖的出生地,是岷江上遊地區各縣共同的責任。

2.蜀源文化。關於古蜀先帝,文獻有如下說法:

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曰柏濩,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6]244

成都府自三代以前為蜀國,其君曰蠶叢,曰伯雍,曰魚鳧,曰杜宇,曰開明,相繼王之。[7]

由以上資料可以知道,在杜宇王國之前,蜀史有三王,相繼為蠶叢、栢灌(又寫作栢濩、伯雍、折灌)、魚鳧(又寫作魚易、魚尾、魚婦)。蠶叢從何而來?揚雄《蜀王本紀》載:「蜀之先,稱王者有蠶叢、柏濩、魚鳧、開明」[6]243;「蠶叢始居民山石屋中。」[8]這裏的「民山」即「岷山」,石屋,即羌族傳統的石砌之房。《華陽國誌·蜀誌》又載:「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9]118這裏的石棺槨,即岷江上遊的石棺葬。這些情節,在汶川羌族口頭史詩中還能夠找到蹤跡[10]。由於蠶叢王的故居和陵寢均在今茂縣的疊溪一帶,故此地之故名為「蠶陵」。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王朝在疊溪設蠶陵縣治。1933年,因蠶陵(疊溪)縣城發生7.9級大地震,縣城沈陷,後更名為蠶陵鄉。至今此地尚存以巨石雕刻的「蠶陵重鎮」四個大字(清光緒年間刻)[11]。其實,不僅蠶叢與岷山關系密切,古蜀先帝大都與岷山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如《蜀王本紀》載古蜀王魚鳧:「田於湔山,得仙,今廟祀之於湔。」[6]244湔山,指今都江堰市西境岷山。《華陽國誌·蜀誌》記載,望帝杜宇在亡國後也是「升西山隱焉」[9]118,也即隱入西山——岷山。




(潘君瑤 2015《岷江上遊的歷史文化遺產與文化旅遊發展研究——關於打造具有世界影響的岷江上遊文化旅遊品牌的八點建議》潘君瑤 (1990—),女,四川大學博士生,研究方向: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機構管理學院 四川成都 610103)

Views: 3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