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立:“培訓時代”無法繞開的“淺智”話題(上)

國家有關部門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規範整治,其深層意義或許在於改變培訓內容和培訓效果極端化的傾向。然而,當下既為“培訓時代”,所謂培訓的參與者就不止於社會機構,大學的培訓化意識和行為也應該在反思和矯正之列。

國內的培訓是從“應試”開始的。起初是以高考補習班的形式出現,以後兵分幾路,補習班逐漸向中考、小升初以及學前班擴張;“留學潮”則催生出外語補習機構,且由中國人教中國人,到外國人教中國人過渡,加之各類考證需求,培訓再增添考證的內容。隨著大量企業將培訓成本推向社會,企業培訓也成了培訓的方向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不僅培訓機構各式各樣,培訓內容更是包羅萬象,真應了那句“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做不到的”的流行語。


維持社會培訓機構的核心理念是“為社會需要服務”。從正面看,“社會需要”激發了培訓機構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聚集財富的能力;從反面看,目標性極強的培訓把青少年學生變成了“培訓人”,非經培訓不能提高生存本領。

其實,在培訓初興之時,主導培訓的是各類學校,後來因國家政策的限制,培訓轉向校外的社會機構。但由於前期培訓的余蔭,目下面對的又是經歷多種培訓,被塑造的“培訓人”。早年參與培訓養成的習慣、思維定勢和運用的方法,恰好適應眼前教學對象的取向、喜好。不僅是某些熱衷於培訓的教師重獲用武之地,教育(學)管理人員仿佛也找到了解決“教學難題”的鑰匙。


因此,在某些大學中,為吸引學生選課、上課,可以犧牲課程名稱的科學性而隨意通俗地命名;為迎合“社會需要”,也可以將校外培訓機構開設的課程加以移植,作為大學具有創新意義的“新課”,並給予相應的學分。華東某“雙一流”高校今年開設的烹飪相關的課程即是一例。炒一道青椒土豆絲、包幾個水餃、烘焙出一隻麵包或一塊蛋糕等就可以獲得2個學分,與其說是在進行初級勞動技能培訓,不如說是對校內其他理論性課程的一種嘲弄更合適。以“烹飪課”來重建“勞動意識”,是對“勞動”的誤解。因為現在所謂“勞動意識缺失”並不是真正的“勞動缺失”,而是對於“勞動”本身的理解發生了變化。

Views: 4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