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華《走向故事詩學》(1)

要:故事詩學是故事學研究的新方向。新中國民間故事研究七十年,積累了豐碩的學術成果。總體而言,多學科參與形成了方法論的多樣性,促使故事研究跨學科發展,從中國文學領域拓展到了人文社會科學的廣闊天地。

從“求好運”故事(AT461)的研究歷程,和《中國民間故事》的編選案例出發,立足學科新時代背景,反思學科研究方法論,走向故事詩學將成為一種新的學術取向:一是民間故事研究需回歸文藝美學方法,二是民間故事的文選原則應突出經典文本及其詩學價值,以期對民間故事研究有新的啟示。

另外,中國民間故事多在民間文學、通俗文學和作家文學“三位一體”的格局中發育成熟,進行詩學探索,有助於發掘其所蘊含的中華文明的優良基因。走向故事詩學,將為民間故事回歸文學、回歸大眾特別是青少年的中華精神文化家園開創新的理論路徑。


在中國民間文學的學科史上,無論是1920年代《歌謠》周刊創刊之際,或是1950年代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成立之時,都申明這項事業有“文藝的”和“學術的”兩個目的。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召開,也延續了這種“雙重的目的”,在其影響下,此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文藝界學習和重視民間文藝蔚成風氣,並由此奠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七十年裏,在全國範圍內推進民間文學事業的思想基礎。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作為新中國負責民間文藝工作的主體機構,工作方針是“全面搜集,重點整理,加強研究,大力推廣”,看起來它是把“文藝的”與“學術的”這兩個目的都包括在內,實際上還是著重於文藝方面,在學術研究上很難有大的作為。

筆者在近六十年的學術生涯中,積極參與了中國民間文藝學的探索與建設工作,對學科發展中的故事詩學問題有較深入的感受,希望以自己的學術觀察點為基礎,嘗試討論故事詩學的幾個問題。 

 

 一、中國民間文學的價值重申 

 

立足於中國國情,充分認識中國民間文學的民族特質,是中國民間文學學科真正走向成熟的首要標誌。例如,由於中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因而孕育生成的民間文學,不論在生活內容還是在藝術表現上,都格外豐富多彩;又如,民間文學的普遍形態本是口頭傳承,而中國豐厚的上層文化、繁復的中層通俗文化和紮根泥土的下層民間文化,卻保持著密切的互動關係,既相對獨立又彼此融合,顯得十分複雜紛繁。

再如,民間文學主要是農業文明的產物,20世紀初期和中期的中國社會,民間文學正保持著它最鮮活的姿態,散發出最旺盛的生命力,因而這期間采錄得來,以《民間文學集成》為代表的這些作品特別光彩照人,尤其是民間文學中所飽含的下層民眾要求掙脫黑暗、渴求光明的心聲,正應和了一批民族精英立志改天換地的宏圖大略,於是才有了五四時期北京大學征集歌謠、知識分子到民間去這些破天荒之舉。關注民俗和民間文學,雖然是20世紀初葉隨著西學東漸而興起的,其根底卻深深紮在中華大地的沃土之上。

這同西方列強伴隨殖民主義擴張,而興起民俗學之類學科實有天壤之別。這也就是中國民間文藝學很早就受到共產黨人的青睞,以至於成為左翼文化一個側面的歷史機緣。
(本文載於《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20年05期 / 愛思想 2020-12-27)

Views: 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