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佩琦《建文帝謎蹤》(6)

查繼佐《罪惟錄》的記載中,關於建文帝出亡的不同說法,就有二十三種之多。因為沒有確切證據,作為嚴肅的史學家,查繼佐提出“十六辯”即“十六疑”,對它們一一加以辯駁,全部否定了。

帝子出走何事,而五六十人聞之,後此無一敗:疑一。

鬼門可出,水關何必復導:疑二。

金川既啟,廷臣驚懼不知所出,在外小臣安敢遽入大內:小臣能入而帝不能出:疑三。

兵勢洶洶此何時:而神樂道士惓惓夢中之言,艤舟待命:疑四。

且二十二人信宿王升處也,疑五。

遯野亦多人,而必以為盡與帝周旋,疑六。

亡名者必誣之以名,疑七。

仲彬家吳,吳之人無蹤跡取功名者乎:疑八。

得相聚,疑九。

革誥敕亦早,此系逆案,而邑丞之但身臨史氏也,疑十。

既疑仲彬匿帝,必大索,能哂而去之,疑十一。

期襄陽胡遂弗後,疑十二。

一再跡雲南,必晤帝,疑十三。

帝既目善冠蓋,而萬里復走仲彬者再,疑十四。

豈不聞胡濙之出,又奚乎天臺:疑十五。

間關晤接,無他言,而瑣及所獻,疑十六。

面對種種疑問,最後,他說:

按出亡之說,傳二十有三,豈無一真:惟傳二十有三,乃信無一真也。真則一而已矣。即讓皇之謚,本自“遜國”二字來。此實錄之後,史家不得已,分例“遜國”,以與“靖難”埓。秉筆者不免說謊,數百世安之。卻遜與讓之義,猶然為出亡作解也。


查繼佐的辯駁是在明亡之後。早在明萬曆年間,即建文遜國傳說甚盛時,時人沈德符就有一番辯駁。他說:

建文帝出亡,當時倘令故臣隨行,必立見敗露。近日此中乃有刻《致身錄》者,謂其先世曾為建文功臣。因侍從潛遁為僧,假稱師徒遍歷海內,且幸其家數度。此時蘇嘉二府偪近金陵,何以往來自由,又賡和篇什,徜徉山水,無一譏察者:況胡忠安公(胡濙)之出使也,自丁亥至丙申,遍行天下,凡十年而始報命。觀忠安傳中云,窮鄉下邑,無不必至。胡為常州人,去此地僅三舍,且往來孔道也。豈建文君臣能羅公遠隱身法耶:所幸偽撰之人,不曉本朝典制,所稱官秩,皆國初所無。且妄創俚談,自呈敗缺。一時不讀書、不諳事之人,間為所惑。即名士輩亦有明知其偽,而哀其乞憐,為之序論,真可駭恨!蓋此段大謊,又從老僧楊應祥假托之事敷演而成。若流傳於世,誤後學不小。又《傳信錄》云,宣宗皇帝乃建文君之子,傳至世宗皆建文之後。此語尤可詫。蓋宋太祖留柴世宗二子,及元末所傳順帝為宋端王合尊幼子二事,而附會之耳。乃不自揆,僭稱“傳信”,此與近日造二陵信史者何異:庸妄人自名為信,他人何嘗信之:此皆因本朝史氏失職,以至於此。(摘自毛佩琦著《永樂大帝朱棣》第二章·百折不撓 の五《建文帝謎蹤》)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