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幼棣《后望书》疏勒河的挽歌 の 月牙泉與敦煌綠洲

這是中國西北生態鏈條中最脆弱的一段。

祁連山、天山和昆侖山諸水,塔里木河、孔雀河和羅布泊在這里永不能相會。

沙漠旅遊探險之熱一再升溫,

綠洲,正在無可挽回地走向衰落。


比月牙泉更重要的

——救救蘇幹湖、救救坎兒井!


羅布泊與塔里木河的終結者——大西海子水庫。

高大的黃色沙丘,連接著莽莽沙漠。

黎明與黃昏,不同時分,沙海呈現出不同的色彩。


在沙山的環抱之中,有一灣新月形清泉。蘆葦搖曳,綠草碧樹,湖畔水邊,亭臺樓閣。

月牙泉邊古建築群在文化革命中大都被毀壞。近年又陸續修復興建。雷音寺、娘娘殿、龍王宮、藥王洞、玉泉樓等,重檐疊閣,畫棟雕梁,鱗次櫛比,靜靜地倒映在水中——這里成了古代敦煌八景之一“月泉朗映”,或“月牙曉澈”。

緣。這里的氣候極端乾旱,降水量稀少。據近半個世紀記載,敦煌降水最大的年份為1979年,年降水105.5毫米,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為1956年,僅6.4毫米。年平均降水量為39.9毫米,年平均蒸發總量為2486毫米,蒸發比降水多60倍。在三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綠洲面積只有140平方公里。

祁連云重,遠山雪飄。滾滾的黨河、疏勒河沖出峽谷後,連綿不斷的雪浪在黃褐色的大地上劃出了風姿綽約的弧線。這兩條河流的下遊在敦煌境內匯合,然後倏然西流去,斷斷續續,時隱時現,最後消失在通向羅布泊的沙漠之中。


如果把目光集中一下,這里綠洲生態環境還是比較優越的。


月牙泉成因及水位下降原因等進行了地質勘查和古地理環境分析研究,得出了“月牙泉是在扇形窪地這一古地理環境的基礎上,經過流水和風蝕作用等綜合因素的改造後形成的泉湖”這一結論。鳴沙山山前地帶發育斷層構造,在運動中南部不斷隆起,北部大幅沈降,是月牙泉地質地貌形成的主導因素。來源於西北部黨河沖積平原地區地下水側向流入,是月牙泉形成的水資源基礎。古黨河改道,風積沙山的形成及風蝕作用的改造等,都對不斷完善這一自然景觀起了輔助作用。

地質學家解釋說,山坳隨著泉的形狀也呈月牙形,吹進這環山窪地的風,由於空氣動力學的原理,會向上旋轉,形成上升氣流。於是月牙泉周圍山上流下來的沙子,又被送回到四面鳴沙山上,甚至送到山脊的另外一側——這就是泉水為什麽不為黃沙掩埋的原因。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地形和風的“流動”,使沙山和泉水保持著既矛盾而又和諧的狀態,天然共生共存。滿目荒涼的西北沙海之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馳。

大自然的奧秘總無法全部破釋。

有些神秘不可言傳。

民間熟知的只有傳說,虛虛實實的只有故事。雄奇美麗的月牙泉雖然渺小微弱,但她的明亮竟像眼睛一樣容不得沙子。幾千年的風沙肆虐中,不時有黃沙落入水中罷,難道沈入水底的沙土還會重新揚起?這不好解釋。不管如何,作為沙漠中神奇神秘的所在,鳴沙山與月牙泉無論作為觀光攬勝,還是科學研究的價值,都是無可替代的。——但地質研究畢竟指出了月牙泉形成的關鍵因素:除了獨特的地形地質構造外,就是敦煌的地下水位與黨河古河道。


月牙泉在敦煌市南6公里。青楊夾道的路通向鳴沙山。


到敦煌,沒有不去月牙泉的。特別是旅遊旺季,遊人如織。一年幾百萬人世界各地奔來,50元一張的門票,給敦煌帶來收益的十分可觀。

近年來,不斷有月牙泉水位下降,甚至面臨枯竭的消息傳來,引起人們的無限憂慮。“救救敦煌”,“救救月牙泉”的呼籲不絕於耳。

不看沙山和駱駝,不讀詩文典籍。遊人隔關鐵欄桿圍觀那彎新月。泉水淺了,湖面消瘦了,岸邊還有幾株半枯的楊樹,毫無生氣。


與浩浩沙海相比,小而神奇的月牙泉從來不是泱泱大湖。到上個世紀中葉,月牙泉水面東西仍長218米,南北寬58米,平均水深5米左右,最深的西南角達7~11米。近十年來水位不斷下降,月牙泉水面面積由原來的1.45萬平方米萎縮到現在的5000餘平方米,減少了三分之二,平均水深也只有0.8米左右。特別是2001年春月牙泉解凍以後,泉水急劇下降,中間露出了幾十平方米淺淺的沙底,如同烏云遮月,泉水因此一分為二。

Views: 3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