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星:“氣”與中國鄉土本色的社會行動 (1)

——一項基於民間諺語與傳統戲曲的社會學探索

提要:氣是理解中國鄉土本色的社會行動的一個獨特概念。本文利用民間諺語與傳統戲曲等材料,對氣在鄉土中國的內涵進行了解析。作者認為,氣在鄉土傳統中是一個具有較大彈性的範疇,它是中國人在人情社會中擺脫生活困境、追求社會尊嚴和實現道德人格的社會行動的根本促動力,是融匯了本能與理性、道義與利益的激情,其具體含義從一種需要被克制的激情到一種可以迸發的激情、再到一種自我執法的義氣,構成了一個續譜,其中,以忍禦氣是主流,以氣立人是補充,任氣行俠是特例。

 

*本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項目“弱勢群體的群體利益表達機制研究”(06JA840020)的階段性成果。本研究也得到中國政法大學211工程三期建設項目的資助。感謝沈原、周飛舟對本文提出的有益的批評。


一、導論


關於傳統中國人社會行動的研究,遠有民國社會學家的開山,外有華人社會學家的接續,近有本土心理學的興起,其成果不勝枚舉。其中關於“面子”、“人情”與“關係”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已為國內外學界所公認(例如,胡先縉,2004:40-62;黃光國,2004;金耀基,2006:60-81;翟學偉,2005)。這一系列研究有著一個似乎不爭的共識:盡力維持人際之間表面的相安無事,是中國傳統社會的一個顯著特征。

然而,傳統中國人真的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願或不敢去撕破臉面、直面衝突嗎?忍耐和掩飾矛盾真的是傳統中國人之間慣常的相處之道嗎?這個問題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比如,費孝通(2006:45-48)在《鄉土中國》里提出的中國,是“無訟”社會的說法固然基於對中國禮治文化的敏銳洞見,但是,這個說法尚缺乏足夠的史料考證。海內外關於中國法制史的一些研究讓我們看到了這個說法的反面:明清以來健訟之風日盛(夫馬進,1998:389-430;黃宗智,1998;鄧建鵬,2006;徐忠明,2007:44-72、114-177)。又如,我們在民諺里經常能聽到“和為貴”、“忍為上”、“氣大不養人”的說法,然而,同樣在民諺里,我們也能找到“以直報怨”、“人活一口氣”那種與此似乎相反的說法。

因此,我們關於傳統中國人社會行動的思考,就不能想當然地以對息事寧人的執著為前提。中國社會不僅存在各地民風的差異,而且,即使是同一個地方、同一群人甚至同一個人,也是有的時候會努力避免衝突,另一些時候又不畏正面對抗。故而,問題就在於:傳統中國人求取安寧與直面衝突的機制及分界點何在?就此,我們的分析僅僅停在中國人的面子和人情上是不夠的。

我曾在研究當代中國鄉村社會的集體行動時,發現不少集體上訪和群體性事件的發生,並不完全是基於利益衝突,而在相當程度上是基於一種倫理的緊張,或人格的衝突甚或情緒的爆發。許多積極分子說他們之所以參與行動,只是因為“咽不下這口氣”(應星,2007)。我稱之為“為氣而鬥爭”的圖景,以區別於西方社會常見的“為權利而鬥爭”的圖景。


另有學者發現,“為氣而鬥爭”的圖景不僅常見於農民與基層政府之間,而且也常見於村莊內部的人際關係。今天的人們似乎氣性越來越大,日常生活中也彌漫著乖戾之氣(陳柏峰,2007)。這些發現把我的興趣引向氣在中國鄉土傳統的體現。一面是“人爭閑氣一場空”,另一面是“不蒸饅頭爭口氣”——氣也許正是理解傳統中國人,求取安寧與直面衝突的一個重要樞紐。而只有理解了傳統中國人這種社會行動的微妙之處,才能深刻理解當代中國人在氣性上的變化。

氣在中國社會的指涉極其繁雜,我在此無法詳加辨析,只能根據本文的旨趣,離析出“氣”在三個層面的用法。在最一般的層面上,氣既是中國思想史上一個較為抽象的本原性範疇,又是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用語。進一步地,在氣指涉的日常生活層面,它既是一個與社會行動主體,無甚直接關聯的客體運勢概念(比如,日常生活中會談及的經濟形勢“景氣”與否、一個人是否有“運氣”,等等),又是一個與社會行動者的主體特征直接相聯的社會行動範疇。

Views: 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