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憲:文學理論範式:現代和後現代的轉換(6)

後結構主義用文本概念來取代作品概念,意在把文學研究的對象,從一個獨立自足的實體概念,轉向一個處於諸多要素關聯中的關係性的相對概念;意在把中心化的作品結構,轉向文本那複雜交錯的網狀結構。

這樣一來,獨立自足而又固定不變的作品,也就轉變為帶有互文性和生產性的文本,恰如一些學者指出的那樣,文本乃是一個“反學科的對象”(19)。假如說作品的概念對應的,是文學理論及其語言模式的話,那麽,在比較的意義上,可以說文本概念則是對應著理論的話語模式。

晚近隨著電子文學的出現,網絡所創造的塞博空間,為超文本的生產傳播提供了可能,而文本的基本特征在超文本形態中,得到更為充分的呈現。從作品到文本,不但是文學理論研究對象本身的轉變,更體現出文學研究的“思考和感覺方式”,由焦點式的封閉性,向網狀結構的關聯性和開放性的轉型。於是,從關注文學到關注文學政治成為可能。

 


第四,就文學活動的主體而言,有一個從強調作者到關注讀者的重心遷移。

 

如果從20世紀向前回溯到浪漫主義,那麽,文學理論的現代節拍里,暗含著一個從作者到讀者的轉變。浪漫主義把詩人比作英雄和立法者,曾幾何時作者被奉為文學活動和意義闡釋的唯一根源,作者具有君臨一切的權威性。

 

自俄國形式主義以來,文學理論開始了一個將作者逐出教門的運動,從超現實主義的自動寫作,到艾略特的非人格化理論,再到新批評的意圖謬見說。但有趣的是,真正對作者的徹底清除,卻是在諸多帶有後現代範式特征的理論中完成的。

巴特的“作者之死”宣判了意義壟斷者的終結,福柯的作者—功能論,揭示了文本生產的權力/知識共生性,這些理論在清除作者的同時,又為讀者的登場提供了合法論證。

就像巴特所言,作者之死乃是讀者的誕生。假如說作者在文學研究中,具有“上帝—神學式”的權威意義的話,驅逐作者帶來兩種新的可能,一是作品自身被凸現為文學意義和解釋唯一根源,二是如果質疑作品自身的意義根源性的話,那麽,複數的讀者就作為文學研究意義生產的主體而被彰顯出來。

 

換言之,各種讀者接受和閱讀理論的湧現,為文學文本意義多元解釋,及其合法化創造了前提。從閱讀現象學到讀者共同體,從閱讀範式到文學能力,從接受美學到讀者反應批評,種種讀者導向理論的發展,深刻改變了20世紀文學理論的地形圖。

 

第五,意識形態在文學中的凸顯,有一個意識形態批判去自然化的轉變。文學理論的意識形態評判,就是揭櫫文學如何運用話語策略,來實現文化領導權和文化支配。

 

隨著文學研究越來越傾向於文學文化政治的解析,意識形態成為20世紀文學理論極具爭議性的問題。現代文學理論有關文學自身的諸多價值觀和理念,一度曾被認為理所當然的和不可改變的。隨著意識形態批判理論的祛魅性分析,隨著對意識形態各種潛在的運作規則揭露,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了這樣的事實,那些看似自然而然的文學觀念和話語,不過是某種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而已。

更重要的是,這種意識形態通常是經由一系列的話語手段或策略,將現存的、占據主導地位的文學觀念,說成是必然如此和自然合法的。於是,意識形態批判的重要任務,是揭露統治階級的文學觀如何把黨派的、特定群體的價值和利益,巧妙地轉化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價值,並極力鼓吹這些價值是不可改變的。從文學理論話語和價值觀的自然化,到去自然化,意識形態批判的理論,具有某種振聾發聵的去魅功能。正是在這種去魅化的意識形態分析中,文學被還原其本來面目,政治群體和利益集團的文學政治屬性暴露無遺。

Views: 3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