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10章 象征(8)

意大利電影藝術家柴伐蒂尼在《對電影藝術的幾點看法》一文中指出:

藝術家的任務不是要使人們為虛構的人物的行為而感動或憤怒,……而是要在未經渲染的紀錄性事實里,發掘出深藏在里面的有價值的東西——人情的、道德的、社會的、經濟的、藝術的意義。

柴伐蒂尼這里所反對的虛構,是指一種戲劇性太強的編織。這個問題,梅特林克早在《卑微者的財富》一文中有過深入的論述。一切在藝術上堪稱偉大的旨意,不管是崇高、壯美,還是悲劇性,都不一定產生於精心布置的暗殺、毒藥、情死、陰謀中,而更多地見之於日常生活,見之於平凡世態。世間最復雜、最難耐、最困惑的課題,總是生活本身、人生本身。現代藝術家正是出於對這一事實的承認,也就從無限的謙恭轉向真正的偉大。

因此,紀實出現在象征結構中,完全出於對具體生活與宏

指出了紀實性藝術的一些美學特征,其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調生活面貌的令人信服的逼真,作品中出現的現象最好就像“移植”生活一般,而不要熱衷於戲劇性地“重組”;

二,不再以情節為核心,而是轉向精神→形象→情節的漸次遞嬗關系;

三,從具體、緊湊的行動,轉向總體、寬泛的行為;

四,從異常的沖突,轉向平常的情境;

五,從封閉自足結構,轉向由觀眾創造性想象補足的寬松結構;

六,從緊張急迫的格調,轉向從容和悠閑;

七,把以上這一切散淡風致都升華為象征的表現力而直通哲理;

……

這樣的紀實,看起來與生活實體越來越接近了,其實卻是在呼喚蘊藏在自然主義現象背后的大象征。

現代讀者正在快速地適應實體象征。這種適應正與他們對傳統藝術的逐漸不適應同步。著名“新小說派”的女作家納塔麗·薩羅特指出:

對於那些經作者運用驚人的手法和通過意想不到的戲劇化動作所塑造的人物,現代的讀者是懷有戒心的。他也並不相信那像細布條一樣纏繞著人物的故事情節;這些情節使人物在表面上看來似乎自成一體,栩栩如生,實際上卻像木乃伊一般地死硬僵化。


《懷疑的時代》


與之相反,人們對於把象征與紀實合於一體的作品卻越來越覺得自然了。早在上世紀20年代,法國作家萊翁·萊蒙涅埃就指出:

純粹的象征主義與自然主義相距並不那麽遠……我覺得,象征主義與自然主義不是別的,而是同一塊布料的正反面。一面是用絲線織出的簡單的或稀奇古瀣的花紋。另一面是亂七八糟的線條、結子,看起來雜亂無章,但所有絲線的走向服從一個任務——使正面出現這樣的花紋。


《民粹主義小說宣言》


這些話,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實體象征。


氛圍象征


與寓言象征和實體象征不同,氛圍象征是一種部件象征。但它又與符號象征有別,不是通過符號化的具體象征語匯,而是通過具有象征意義的意境烘托,片斷性地指向詩情和哲理。

如果說,符號象征是一種近距離的具體象征,寓言象征和實體象征是一種遠距離的寬泛象征,那麽,氛圍象征則是一種近距離的寬泛象征。氛圍象征靈便隨和,能夠妙手偶得,隨意敷用,在藝術創造中有較高的利用頻率。

意大利喜劇故事片《面包與巧克力》中有一組鏡頭,可謂氛圍象征的佳例。男主人公四處找工作而來到了一個養雞場。工人們吃雞蛋、睡雞窩、學雞步、裝雞叫,甚至,一張張臉型都接近了大公雞。一天,雞棚外輕輕地傳來車馬聲。人們透過雞棚柵欄向外望去,只見一群健美的男女青年來到池塘邊遊泳沐浴。幽幽的叢林,明冽的水色,天神般的肌體,溢光流霞,儀態萬方。看到這一幅圖景,雞棚里的玩鬧停息了,像是有誰在高高的祭臺上劃出了人禽的界限。如噩夢初醒,如驚雷乍聞,他們和觀眾,一起在強烈的對比中領略了人生的價值。這是在滑稽基調中突然插入的一段有涉崇高的片斷。我們很難明確地指出雞棚雞鳴象征著什麽,秋樹靜水象征著什麽,但把這兩者組接在一起,卻構成了兩種反差強烈的氛圍。這兩種氛圍遠不只是烘托一個情書,而是烘托出了兩種不同的人生狀態。這里顯然有一種可以自由嵌入作品的片斷性氛圍象征。

Views: 8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