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井省三:莫言與魯迅之間的歸鄉故事系譜(1)

一、莫言與魯迅

莫言從年少時代開始就很愛閱讀魯迅的作品,他本人也經常談及自己從魯迅那里所受到的影響。相關資料中,2006年12月19日莫言訪問魯迅博物館時與孫郁館長的談話整理而成的《莫言孫郁對話錄》尤為值得關注。孫郁不僅是一名著名的魯迅文學研究者,還是位聚焦於莫言作品的出色的文學評論家。面對如此合適的談話對象,莫言暢談了自己的魯迅觀,這段對話的文字記錄足有14頁之多。

根據這次對話所提供的信息,莫言從七八歲起就已經開始閱讀文學作品了。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從小學老師那里借來的《呂梁英雄傳》,這部作品在毛澤東時代風靡一時,是部紅色經典名著。兒童時代的莫言最初接觸到魯迅的作品是在小學3年級。


我哥放在家里一本魯迅的小說集,封面上有魯迅的側面像,像雕塑一樣的。我那時認識不了多少字,讀魯迅障礙很多。我那時讀書都是出聲朗讀,這是我們老師教的,老師說出聲朗讀才是真的讀書。很多不認識的字,我就以“什麽”代替,我母親在旁邊聽了就說:“你什麽‘什麽什麽’呀,別‘什麽’了,給我放羊去吧!”盡管是這樣讀法,但《狂人日記》和《藥》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童年的印象是難以磨滅的,往往在成年後的某個時刻會一下子跳出來,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藥》里有很多隱喻,我當時有一些聯想,現在來看,這些聯想是正確的。我讀《藥》時,讀到小栓的母親從竈火里把那個用荷葉包著的饅頭層層剝開時,似乎聞到了饅頭奇特的香氣。我當時希望小栓吃了這饅頭,病被治好,但我知道小栓肯定活不了。看到小說的結尾處。兩個老婦人,怔怔地看著墳上的花環,心中感到無限的悵惘。那時我自然不懂什麽文學理論,但我也感覺到了,魯迅的小說,和那些“紅色經典”是完全不一樣的。

《呂梁英雄傳》和《水滸傳》以及《三國演義》一樣,采用了傳統的章回體小說形式。對於一部以歌頌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抗日戰爭為創作主題的群眾文學作品,稱之為政治大眾文學也是可以的吧。莫言在小學3年級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這種群眾文學與被稱為中國現代文學起源的《狂人日記》以及《藥》之間的差別了。莫言有一位年長他12歲的大哥,名叫管謨賢,於1962年考上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他離家之後,在農村書籍匱乏的情況下,莫言便將大哥中學時代的語文教科書當成了自己的讀物。


當時中學課本選了很多魯迅的作品,小說有《故事新編》里的《鑄劍》,雜文有《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我最喜歡《鑄劍》,喜歡它的古怪。……我覺得《鑄劍》里面包含了現代小說的所有因素,黑色幽默、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等等都有。


①《呂梁英雄傳》於抗戰後期由馬峰(1922~2004)與西戎(1922~2001)合著。據中國國家圖書館目錄顯示,館內藏有《呂梁英雄傳—上冊》(責任者馬烽等。出版、發行者:晉綏邊區呂梁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時間:1946年4月)、《呂梁英雄傳》(責任者:馬烽等、出版、發行者:新華書店、出版發行時間:1949)、《呂梁英雄傳》(著者:馬烽、出版年份:1952、出版社: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等版本。在日本刊行有以下譯本。《白樺天皇行狀記:呂梁英雄伝正篇》(馬烽,西戎共著、三好一訳、京都•三一書房、1951年12月)、《東洋鬼軍敗亡記:呂梁英雄伝続篇》(馬烽,西戎共著:三好一訳、京都•三一書房、1952年6月)。

②④ 姜異新整理《莫言孫郁對話錄》《魯迅研究月刊》2012年11月號第4頁。

③ 莫言研究會編著《莫言與高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年10月北京第2次印刷、五七頁。

(原題《莫言與魯迅之間的歸鄉故事系譜——以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為輔助線來研究》)

Views: 4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