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看新聞's Blog (353)

奧諾德《放慢腳步》(6)

像處於高壓下的成年人那樣生活,孩子們沒有太多的時間享受童年的樂趣:同朋友一起吃飯,在沒有成人監護下玩耍,做白日夢。這對健康也是一種代價,因為孩子更沒有能力同剝奪睡眠和壓力抗爭,這是匆忙狂熱的生活的代價。現在主攻青少年焦慮的心理學家發現,他們的候診室里擠滿了患有胃病、頭疼、失眠、抑郁、飲食紊亂等各種疾病的孩子,小的僅有五歲。在很多工業國家,青少年自殺事件有所上升,學校壓力如此之大自殺也就不足為奇了。2002年,英國林肯郡的17歲的少年路易絲含淚逃離考場。這位明星學生正要做他一天中的第5份考卷,每場考試之間只有不足5分鐘的休息時間。 …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November 22, 2019 at 4:10pm — No Comments

奧諾德《放慢腳步》(5)

因疲勞犯困所致的交通事故要高於酒後駕駛。蓋洛普最近一項調查結果顯示,11%的英國駕駛者承認曾有駕駛中睡著的現象。美國睡眠研究委員會的一項研究將半數以上的交通事故歸咎於疲勞駕駛。這一切加之人們的超速駕駛傾向,就會導致道路流血事件的發生。現在,全球每年交通死亡人數達130萬,比1990年高出一倍多。雖然在發達國家更高的安全標準已經使死亡人數有所下降,但據聯合國預測,2020年以前,道路交通事故將成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即便在今天,每年歐洲道路死亡人數達4000多人,受傷人數160萬人。 …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November 22, 2019 at 4:06pm — No Comments

奧諾德《放慢腳步》(4)

此外還有增壓渦輪式的資本主義的人文成本。當前,我們的生存是為經濟服務的,而不是經濟為生存服務。長時間的工作使人們效率低下,工作易出差錯,心情不悅,身體不佳。醫院診所人滿為患,人們患有因壓力所致的各種疾病,如失眠、偏頭疼、高血壓、哮喘、腸胃病等。當前的工作文化也危害著人們的精神健康。"精疲力竭過去僅出現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一位在倫敦總部生活的教練說道,"但現在我發現,30多歲的甚至20多歲的男性和女性都出現了疲憊不堪的狀況。" 

如果工作倫理適中的話就可能是健康的,然而,當前的工作倫理已經失控。比如,"休假病"的傳播,對適當休假的厭惡。在對5000英聯邦工人進行的里茲調查中,60%的人表示不會用滿2003年的假期。平均而言,美國人的帶薪假期使用不足1/5。即使生病,雇員也不願離開辦公室:1/5的美國人本該在家臥床休息或去看病的時候堅持上班。…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November 22, 2019 at 4:00pm — No Comments

奧諾德《放慢腳步》(3)

1982年,美國物理學家勞瑞·多西首創"時間病"一詞,用於描述"時光飛逝"、"時間不夠"、"必須加快速度迎頭趕上"等急迫的情景。如今,全世界都為時間所困擾,我們都屬於對速度膜拜的一族。站在等候返回倫敦的航班的隊伍里,我逐漸捕捉到本書的中心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步履匆匆?什麼是治療時間病的良方?放慢節奏是否可能、甚至是否值得嘗試? …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November 22, 2019 at 3:53pm — No Comments

奧諾德《放慢腳步》(2)

1985年夏天一個陽光灼熱的下午,我停留在羅馬郊外的廣場上。這是我少年時代的一次歐洲之旅。當天回城的公交車晚點20分鐘,而且絲毫看不到車要來的跡象。然而,公交車的延誤並未給我帶來煩惱:我沒有在人行道上焦灼地踱步,也沒有向巴士公司投訴,而是打開隨身聽,躺在長椅上,聽著西蒙和加芬克爾歌唱放慢節奏、讓時光留駐的快樂。當時的那一幕每一個細節都鐫刻在我的腦海里:兩個小男孩在中世紀式的噴泉周圍踢足球;樹枝拂過石墻頂部;一位老婦提著裝有蔬菜的網兜走在回家的路上。 …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November 22, 2019 at 3:50pm — No Comments

奧諾德《放慢腳步》第1章一切都要快些(1)

導語



我們生活在一個講求速度的時代。我們周圍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的變化發展都要快。我們竭盡全力使自己更有效率,力求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鐘乃至每一秒鐘能做更多的事情。自工業革命將世界變得高速運轉以來,對速度的崇拜就將大家逼到了崩潰極限。掙扎在精疲力竭的邊緣,身體和心里不斷在提醒我們:我們的生活節奏已經失控。一書追溯了我們與時間之間愈來愈令人窒息的關係的歷史,並就生活在人類親手締造的追求加速的文化之中所必須面對的困境提出了對策。為什麼我們總處於匆忙之中?解決時間病的方法是什麼?放慢速度是否可能?甚至是否值得?意識到我們追隨無情的速度所付出的代價後,全球的人都在試圖補償他們以往失去的時間,放慢節奏,以便生活得更快樂,更富有成效,更健康。緩慢革命正在發生。 …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November 22, 2019 at 3:30pm — No Comments

蔡瀾談吃·咖喱煮法

燒菜的樂趣,在於自己動手。我來教你煮咖喱吧

咖喱粉或醬自己也能調配,不過蠻復雜的,我勸你還是省卻這個過程。咖喱粉向店里買好了,印度的、印尼的、馬來西亞的,任選。

一般的人都認為煮咖喱是一件難事。



秘訣在於材料一定要和咖喱混合,讓它入味,兩樣東西一分開,絕對煮不出好咖喱來。



把鍋里的材料轉放進一個鍋中,再加大量的椰漿或牛奶進去滾,滾至全熟為止。

先把一個洋蔥切碎。洋蔥是煮咖喱最主要的材料,不可缺少。…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June 2, 2019 at 5:58am — No Comments

蔡瀾談吃·臺灣美食

我從前有個助手叫林輝煌,是個地地道道的福建人,他姐姐愛畫畫,上桌一看,還是摻著冬菇的肉丸,唉,香港人不懂得吃臺灣菜,一直受騙至今。

一碗貢丸湯中加一點米粉,成為貢丸米粉,兩者兼得。新竹米粉為什麽能拉得那麽細?我一直想知道,才能了我多年心願。

貢丸比我們常吃的牛肉丸大一倍左右,像顆李。淥熟之前在中間劃一刀,為燙其心,也容易咬嚼,入口感覺是很脆,富彈性,接著味道出了,鮮甜得很。當然有點味精,臺灣小食不下味精就像要他老娘的命,上等食物下得較少,愈低級愈多罷了。

我家一星期之中總吃一兩次新竹米粉,它易熟,雖沒即食面那麽方便但滾它兩滾也即能上桌。奇妙的是,煮過火了,也不變糊。…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June 1, 2019 at 9:38am — No Comments

蔡瀾談吃·黃枝記

聽說澳門老鋪"黃枝記"來香港開店,即刻前往銅鑼灣去試,果然沒讓我失望,實在好吃,值得推薦。

蔬菜配料只準用豆芽和高麗菜,愈簡單愈好吃的是米粉味,不能喧賓奪主。

但我還是愛吃他們的傳統菜蒜泥白肉,淋上辣醬汁。豬耳朵也很特別,片得又大又薄,手工一流。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May 28, 2019 at 8:00pm — No Comments

蔡瀾談吃·月餅

什麽月餅是當年我們吃的,不必送茶,也不覺太膩。皮薄如紙,真材實料。我一直尋求這個失去的滋味,終於成功,自己也出了月餅,但送朋友罷了。有些友好失去地址,沒法送上門,請原諒,明年一定補足。南京的"冠生園",用陳年餡料,沖擊國內月餅業,令它萎靡不振。今年開始國家已制訂了一套"國際"制度來規範,蓮蓉餡的蓮蓉含量至少達到六十個巴仙。肉類月餅的餡,其肉不少於五個巴仙。水果類月餅,不少於二十五個巴仙,果仁類不低於二十個巴仙。

從普通月餅縮小為迷你開始,月餅干變萬化,已走人歧途。價錢由幾十塊錢到九千九百九十九,但已無小時候吃的味道。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May 5, 2019 at 3:21pm — No Comments

蔡瀾談吃·茶

好了,本人用像刷子一般的東西把茶打起了泡沫,我們沒有那些道具怎和日本人比?臺灣人就弄了茶匙、茶則、茶夾、茶匠、茶荷、廢水缸等等道具出來。造作得要命,俗氣沖天。我愈看愈討厭。想不到這一套大陸人也吃,當今到處模仿,還說是自己創立的茶道,令人嘆氣搖頭。臺灣的茶賣得比金子更貴,加上什麽凍頂、翠玉、阿里山金萱、杉林溪高山茶等等名堂,嫌老祖宗的福建茶是次品。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April 17, 2019 at 9:03am — No Comments

蔡瀾談吃·臘味

中秋已過,是結論月餅形勢的時候了。

"好久不見,一年了!"我對著那碟臘味,像看到老朋友,向他說。中秋過後,臘味就出現了,這是住在香港的好處,南洋一帶是沒有辦法享受到的。

老友徐勝鶴看到了,下午過海到"鏞記",再買一些回家,我們打幾圈小麻將,晚飯又有臘味吃。

"鏞記"的臘味的確有水準,和中午的完全不同,膶腸特別香,是用鵝肝做的。那件臘鴨腿的皮非常之柔軟,不像別地方買的又老又硬。

當然啦,他家有四位家政助理,都是高手,也都不是菲律賓人。…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March 31, 2019 at 1:51pm — No Comments

蔡瀾談吃·日本人吃魚

像日本的其他魚,都給最先進的拖網技術捕個精光,日本人當今吃的多數是從外國進口。偶爾,我們也可以買到一尾所謂的"漏網之魚"的真!日本金槍,那種味道比來自印度或西班牙的勝十倍。長輩教訓我,描述一樣東西時不可以“文字不能形容”這句話,但是對於真正的魚生,我還是只可以說文字不能形容,要吃過才能比較。



油甘魚長大了就變成金槍魚,但是有些魚種是長不大的,每條三至四英尺,肚腩部分脂肪多,非常之美味。

記得在河內道的小欖公吃過黃腳鱲,任何斑類魚或蘇眉等都要走開一邊,很久未嚐,直到友人帶我去流浮山,才找到一兩尾野生的,回味無窮。年輕人沒吃過真正的黃腳鱲,不知其味。我在印度山上向一位老太婆解釋吃魚的味道,她回答說一生人沒試過,何足可惜?我想當今的年輕人也可以用同樣的話回答我。…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February 21, 2019 at 11:21pm — No Comments

蔡瀾談吃·意大利餐廳

市面上的意大利餐廳愈開愈多。真的那麽好吃?生意那麽容易做嗎?

有多少中國廚子能學到意大利菜的真髓呢?煮幾碟意粉,煎烤幾片羊扒或牛扒,就叫得上意大利菜?

最擔心的,是你吃到一頓又難於下咽又貴的東西,從此對意大利菜產生一個壞印象。

我最初接觸法國下等鵝肝醬,有股死屍味道;差點作嘔,從此二十年來沒有碰過它。最後到法國小鎮拍戲,住上三個月,才首次嘗試真正的。啊,那比任何食物還要香呀。什麽金槍魚腩,都要走開一邊,你看我的損失是多麽重大!

有些所謂的意大利餐廳,連最基本的烈酒也不供應。這種地方再去一百次,也吃不出什麽叫意大利菜。…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February 19, 2019 at 7:22pm — No Comments

蔡瀾談吃·荔枝

為了引起過路的車輛注意,小販們手拿一根長樹枝,枝端綁著一個紅色的購物塑膠袋,不斷揮動,與其招徠,像在趕蒼蠅。

昨天下了一場大雨,今早給太陽一曬,有五分之一果實的殼已經爆裂,種荔枝的農民大聲嘆氣。也真同情他們,生長時下雨,就不大造豐收了價賤,再下雨又壞掉。天氣永遠是他們的敵人。我們吃到每一粒荔枝,都應感恩。這麽想,又覺自己太婆媽,笑了出來。

我們只能老遠地望著這棵樹,和樹上結的果,聽說去年拍賣,一粒掛綠賣到六萬元。

急不及待釆來吃,並不特別,核也大,不是很甜或很香,有點失望,大概是混種又混種,混得很不像樣了。…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February 19, 2019 at 7:16pm — No Comments

蔡瀾談吃·德國名菜

中午吃一道道的菜甚厭煩,簡單一點叫他們一次過的,用青蔥、豆角、紅蘿蔔、薯仔和豬肉或牛肉熬成清湯。這種連湯連主食的菜,德國人叫它為。我們再也不必老點香腸和豬手那麽悶了。



我試過他們的烤乳豬,皮也燒得好,里面塞滿了桃子和梨之類的水果,很有特色,切成一份份裝進碟中上桌。

一提起烤乳豬,好像德國菜和中國菜拉上了點關系,其實接近的還有燒鵝呢。…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February 19, 2019 at 7:00pm — No Comments

劉湛秋《泰戈爾文集》序(下)



任何時候,我打開泰戈爾的書,不管翻到哪一頁,我都會讀下去,而且瞬間進入那種感覺,泰戈爾的感覺。

那是充滿生命力的、洋溢著歡樂的、點燃著光明的、傾心於愛戀的大千世界。

讓一切歡樂的歌調都融和在我的最後的歌中——那使大地草海歡呼搖動的快樂,那使生和死兩個孿生弟兄,在廣大的世界上跳舞的快樂,那和暴風雨一同卷來,用笑聲震憾驚醒一切的生命的歡樂,那含淚默坐在盛開的痛苦的紅蓮上的快樂,那不知所謂、把一切所有拋擲於塵埃中的快樂。…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December 3, 2018 at 7:28pm — No Comments

劉湛秋《泰戈爾文集》序(上)

在喜瑪拉雅山的另一端,那個叫印度的國家,在我們的心目中,總是披著神奇、美麗、甚至不可探測的面紗。

真的,印度曾是我們的“西天”,是中國人朝聖取經的所在,是信佛者和幻想者靈魂超脫的天堂。

可以想象,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會誕生出多少優秀的人物!

但是,對中國人最熟悉的,恐怕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甘地,一個是泰戈爾。而在這兩個偉人中,泰戈爾仿佛對我們更接近,更具體,更有傳感性和獨特的魅力。…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November 28, 2018 at 12:22am — No Comments

蔡瀾談吃·好吃命

李居明從他在新藝城工作的日子認識以來,已有很多年。

最近他那本《飲食改運學》的書提及我,查太太買來贈送見封面,李居明從一位瘦小的青年變成圓圓胖胖、滿臉福相的中年人了。

他說我是"戊"土生於"申"月。天生的好吃命。而且屬土的人需要火,所以我任何熱氣食物都吃,從來沒有見過我大喊喉嚨痛,這便是八字做怪的。

哈哈哈哈,一點也不錯。他說生於秋天"戊土"的人,是無火不歡的,因此喜歡的東西皆為火也。…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February 28, 2018 at 11:51pm — No Comments

蔡瀾談吃·法式田雞腿

都去試過,味道不錯,有些還在裝修方面大花本錢。大陸人喜歡在私人房進食,做官的不想坐大廳被人看到嘛。這種方式,代替了香港地方小,座位盡量多的想法。

最普通的是所謂的蛇羹,有些白白的絲,大家都說這就是蛇肉,

到九龍城街市,走過那檔賣田雞的,看到的不是很大。

"你要吃到真正的蛇肉,跟我來!"洪金寶帶我去見中山友人王震,他請我去一家專門賣蛇的,當晚特地為我準備了一條十二呎長的飯鏟頭,五六個廚師抱著,將蛇頭一刀剁下。

至於蛇肉,足足有大人小腿那般粗,斬成一塊塊,油炸丫上桌,用手抓著,吃饅頭那般啃嚼啃嚼。…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February 28, 2018 at 11:5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