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adar 瓜達爾's Blog (99)

文玉山·南洋華人苦境之我見

蘇哈托下台,印尼這場社會動蕩的塵埃盡管未必完全落定,但是亦算告一段落了。在此期間,學生的正義行動固然令人讚嘆;而暴民的乘機肆虐則更令人震驚。尤其是那些破壞、搶劫、焚燒等種種暴行主要是沖著印尼華人而來的。無數的華人的商店住宅被毀,遭難的華人淒慘無助,四處逃亡,更有逃避不及而被燒死在家中。至“五二零”前夕甚至傳出要“殺盡華人”的流言。吾擁有五千年文明、十二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的海外同胞竟然遭到此等淩辱殘害,於情何忍?於顏何堪?

翻開歷史,可知南洋華人的悲苦遭遇由來已久。如1603年,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禁止華人開采金礦,華人據理力爭,卻被屠殺二萬多人。1639年,西班牙殖民當局又屠殺近二萬華人,幸存者被強迫信奉天主教,被迫交納高額的…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21, 2016 at 10:15pm — No Comments

蕭默:迎接中國的文藝覆興

歌德說過:“世界與人類歷史的本來的、唯一而且最為深遠的主題,是信仰與不信仰之間持續不斷的糾葛,其他的一切都從屬於此。”對照這句話,可以說,我們當前文化的最大問題就是出現了信仰危機!自古中國就沒有真正的宗教,“五四”以來,人們開始了反封建反禮教的鬥爭,經過近百年,反封建的任務並沒有全部完成,人們還只是剛剛開始了民主化進程,又面臨著商品經濟原始積累時期巨大的思想沖擊,通過惡質媒體、惡質學術和惡質教育,這一沖擊更被放大,我們正處在一種信仰嚴重流失的狀態。按一位學者的說法,形成了“中國人在人生價值方面,確實相當普遍地存在著一元化、板塊化、同質化現象”,即“拜金主義、功利主義、世俗化的價值觀,如同潮水一樣,已經滲透在我們活著的一代人之中”[1]。在太多的人那裏,“理想”和“真誠”等字已然不存,導致了道德水準的極大下降。總之,我們已過於“現實”了。…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8, 2016 at 9:39am — No Comments

柯領:在舊金山(一)

來舊金山定居已快五年了,每天在這裏生活,對這座城市就有一些體驗與感覺。好吧,現在就與大家分享一下在舊金山的或親或疏,或近或遠,或濃或淡的體驗與感覺。

我喜歡全景式的鳥瞰:在我的心中舊金山是一個美麗的,感傷的與英雄的城市。

 …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42pm — No Comments

柯領:在舊金山(二)

舊金山還是一個感傷的城市,整個城市充滿了無窮無盡的感傷,這裏我指的是它的人文風景。我之所以稱舊金山為感傷的城市,是因為整個城市彌漫了一種爵士樂的感傷的色彩,這構成了舊金山人文風景的基調。這裏我根據我的體驗簡要地列出一些內容,讓大家感覺一下舊金山人文風景的魅力:

1.到只講漢語的中國城的餐館裏去品嘗早茶

2.到意大利社區的百老匯大街的脫衣舞廳看脫衣舞

3.卡帕其諾濃咖啡的香味從北海灘咖啡店裏陣陣飄出

4.城市之光書店作為“垮掉的一代”文學流派的象征

5.到紅燈區的啤酒館或俱樂部裏跳舞…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41pm — No Comments

柯領:在舊金山(三)上

舊金山還應該是一個英雄的城市,這裏我指的是舊金山的精神風景。我之所以稱舊金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是因為這裏發生了影響人類思維方式的四次大的文化運動。它們分別為:“垮掉的一代”的現代主義文學運動;“嬉皮士”的生活方式運動;“矽谷”的電腦科技文化運動;“回歸心靈”的新時代運動。

還是在中國的時候,我對發生在舊金山的這四次影響人類思維方式的文化運動就有所了解,看了一些書和資料,後來到了舊金山,我對發生這些運動的地方進行了多次的考察和搜集資料,並跟隨這些英雄們的足跡而重新走了一遍,身臨其境後就有更深的了解,這裏我推薦給大家,希望與更多的人分享。

 

【一】“垮掉的一代”的現代主義文學運動…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41pm — No Comments

任東來:尋找另一個中美關系:華人在美國 上

自從1979年正常化以來,中美關系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一個最重要的雙邊關系。這一重要性引起國內外眾多學者對它的關註與研究,中美關系的任何風吹草動,大到兩國首腦的互訪,小到貿易逆差的統計,都會引發專家們的高談闊論,指點江山。不過,仔細觀察這些評論,便不難發現,他們考慮和評論的切入點都是以政府和政治為中心。在他們眼裏,中美關系不過是一種政府間的關系。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將眼光從政府轉向民間,就會發現另一個中美關系,一個雖然受制於政治關系但卻有著獨立內容和發展趨勢的領域,這就是民間的交往。一位美國的社會學者就認為,“談‘中美關系’還不如談談美國社會的某個部分(比如,美籍華人····)與中國社會的某一階層的關系來得更為貼切····。”1…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32pm — No Comments

任東來:尋找另一個中美關系:華人在美國 中

土生的理由,也給孫中山先生進入美國從事反清革命的活動提供了可能。盡管孫中山曾經長期旅居後來合並到美國的夏威夷,但依然受制於排華法。為了避開排華法,孫中山專門在夏威夷辦妥了一張證明自己生於夏威夷並在當地行醫的公證文件。但1904年3月底,在美國舊金山入境時,他依然遭到美國海關的扣押。原來,清朝駐舊金山領館官員向美國官員指證,孫的證件有假。在當地華人致公堂律師的幫助下,孫開始向負責海關移民事務的美國商務勞工部上訴,強調他因為提倡革命而被中國領事誣陷。七天後,孫中山被保釋出來;再過三個星期,4月28日,美國商務勞工部承認了孫中山身份證的有效性,允許其在美逗留。就這樣,利用三周前剛剛辦妥的假證,孫中山順利地進入了美國本土,開始了在全美各大華人社區長大8個月的宣傳、籌款等革命活動。…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32pm — No Comments

任東來:尋找另一個中美關系:華人在美國 下

(五)

 

遺憾的是,這一極為不公正的惡法,又延續了近四十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期間,中美結成抗日同盟。無論從基本道義還是從抗日利益出發,美國政府都再也無法實行可恥的《排華法》。在富蘭克林·羅斯福的要求下,1943年國會廢除了所有的排華法,改正這一“歷史錯誤”(羅斯福語),華人獲得了與其他民族平等的移民權。但是,由於長期排華的結果,美國人口中的華人數量已經從排華法開始時最高峰的10萬多人,減少到了7萬余人。根據1920年代美國移民法基於美國人口構成來源所確定的移民配額,華人只獲得了區區105個移民配額。…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31pm — No Comments

陳懷亮·華人的面目可憎嗎?

英國《經濟學家》雜志最近在香港華人身上貼了一個標簽,說他們“粗魯暴躁”。 

這份周刊其實是要借“粗魯”的香港人,反襯菲律賓人的可愛。文章說,菲律賓一窮二白,人民紛紛到國外出賣勞力,受盡外地雇主的欺淩,香港雇主便是典型的例子。

西方主流媒體在形容個別族群時是很小心的,特別是自己國內的少數民族。美國傳媒在談論國內黑人時,絕不敢用任何具有種族色彩的字眼。英國報紙在提到國內人數日益壯大印度次大陸移民時,也是十分“政治正確”。

可是,當它們在描繪各地華人時,似乎就沒這麽多的顧慮。其中的原因很多,留美中國異議分子王丹最近在《明報月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也許提供了一點線索。他說,在許多美國人眼裏,國內各大城市的唐人街,代表了整個華人世界。…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27pm — No Comments

蕭默:央視總部“色情門”事件回眸

內容簡介:荷蘭建築師庫哈斯設計的央視總部方案,從2002年中標開始,就不斷引起爭論。2004年庫氏出版了《Content》一書,並未引起國人太多註意。2009年元宵節央視配樓大火,公眾對央視總部開始重新關註,發現庫哈斯在《Content》中表達的設計“理念”竟是赤裸裸的色情,央視“色情門”事件遂成為網上議論熱點,庫氏被迫發表了自辯聲明,爭論更加激烈,網文數以百計,影響至於國內外媒體,至8月下旬達到高峰,至今持續未休。

本文對整個事件過程作了比較詳盡的記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26pm — No Comments

蕭默:印度劄記(之一)——印度的“自由民主”政治

前記:1993年,我曾應印度外交部國際文化交流中心(ICCR)之邀赴印作建築歷史考察,到過不少地方,對印度產生了濃厚興趣,多年來,又零星讀到一些有關印度的文章,認識更加廣泛了。關於專業方面的收獲,筆者在三聯已出版了《天竺建築行紀》,而對於在印的生動見聞和一點感受,卻很少與朋友共享,有時不免信筆由之,以當時的錄音日記為基礎,閑雲野鶴般寫了下來,似亦可聊供網友談助。

可以說,以國家之大,人口之眾,在發展中國家中,印度算得上與中國的情況最具有共通性與可比性的國家,印度的命運,與中國的前途也可能更多著一重參考價值,寫出這些,大概還是有些意義的。

劄記共四篇,從印度的“自由民主”政治、印度的“社會主義”經濟、印度的貧困、印度的民族與宗教等方面略加整理綴成。…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16pm — No Comments

蕭默:印度劄記(之二)——印度的“社會主義”經濟

上文已經提到,在印度新德裏、博帕爾和孟買,我都遇到過工人的遊行示威,有的打著紅旗,有的打鐮刀斧頭旗,或大標語的後面畫著鐮刀斧頭圖案,說明這些活動即使不一定是共產黨主要組織的,至少也是參加者。

這些示威的主要訴求是“反對改革開放”,重點在抗議“減員增效”和拍賣國企。…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13pm — No Comments

蕭默:印度劄記(之三)——印度的貧困 上

到了以後我才知道,總稱新德裏(NewDelhi)的印度首都原來分成兩大區,北部是老區,嚴格地說,“新德裏”只指南部的新區。ICCR總部就在新區,使館區離這裏不太遠,涉外機構幾乎都在附近。街道安靜,建築密度很低,也不高大,大多只是兩三層,院墻也很低,不到一人高。綠化很好,草地和綠樹很多。後來到了中央邦首府博帕爾(Popal),也分成南北兩區,中間有一條狹長的湖把城市隔開。北半是舊城,較大,建築密集;南部新城建築較疏,空地和綠地很多,房屋質量也好。我們就下榻於南區湖邊的一座高級賓館湖濱飯店。自然,這種兩區式的城市,貧富對比就更加鮮明了。富人都住在新區,有許多帶車庫的兩三層獨立別墅式小樓。…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13pm — No Comments

蕭默:印度劄記(之三)——印度的貧困 下

時間處得稍久,我也問過辛格一些他大概不大會主動給我說的事兒,比如女孩子的嫁妝費特高,否則嫁不出去,以至出現溺殺女嬰現象,還有聽說過的妻子要為丈夫殉葬的事。他說可能在個別特別落後的地方還留有這種惡俗。到後來,我和辛格先生之間只有一個誰也沒有提到的默契,就是從來不談兩國的邊界爭端。

在印度,只有受過高等教育才可望成為“上等人”,而只有有錢人家才付得起大學的高昂學費。印度和中國,同樣沒有安排好屬於弱勢群體的有志之士進身之道的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13pm — No Comments

蕭默:印度劄記(之四)—— 印度的民族與宗教 上

通常的印象是,典型的印度人皮膚較黑,有一雙漂亮的大眼睛,眼珠和頭發都是黑的,挺拔的鼻梁,較寬的鼻翼。但我在印度卻也見到過不少金發碧眼膚色較白幾乎與歐洲人一樣的白種人,北印度更多,也有與中國人幾乎分不出來的黃種人,還有少數皮膚更加黝黑接近黑人的印度人,南方更多。我問過辛格先生,他說印度素有世界人種博物館之稱,他還說,在印度的一些小島上還有一些純粹的黑人(尼格羅人),過著原始生活,拒絕外人登島,發生災害時,政府只能給他們空投糧食和藥品救濟。印度畢集了世界三大人種,細分起來,主要有印度斯坦族、泰魯固族、孟加拉族、馬拉地族、泰米爾族……總數超過百種。…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11pm — No Comments

蕭默:印度劄記(之四)—— 印度的民族與宗教 下

在南方考察印度教神廟時,辛格多次提醒我,一定要註意不要隨便走進教徒們認為最神聖的地方聖所裏去。他說一般不是印度教徒的人都不能進去,他這個伊斯蘭信徒也輕易不敢進去,女人則不管是不是教徒,大概也是禁止入內的。又說,在南印度他完全聽不懂當地人的話,惹了禍可不好辦!我當然是分外小心了,再說在聖所前經常有好幾位婆羅門守衛著,一個個膀大腰圓,赤裸上身,額上用白粉和紅色畫著印度教標記,我更是不敢輕舉妄動。在馬都拉考察米娜克西神廟,我就沒敢進到聖所裏去,只在門外張望。但在孔達拉神廟我卻受到了極大優待,大概是看出來我是“老外”,這些婆羅門竟特別關照,居然是他們主動與我打招呼,看我猶豫,示意我可以進去。見辛格先生不在,我便作虔誠萬分狀恭身合十而入,裏面全無光線,只燃著一盞小燈,的確神秘得很。出來又向他們合十致意,他們竟將供奉在“林迦”(被尊奉在聖所核心的兩性生殖器雕刻)前的一個新鮮花環套在了我的脖子上,令我大出意外,真是受寵若驚了。…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11pm — No Comments

杜君立:敦煌散記

敦煌給我的最初印象來自一部電影。 

20多年前,正是中日友好的蜜月期,我還是一個學生,看過一部日本電影——《敦煌》,這算是我看過的第一部“外國大片”了。據說佐藤純彌為了拍這部電影,耗資2700多萬人民幣,專門建了一座敦煌古城,並在電影結束部分付之一炬。

沒想到很多年後,我竟然得以親眼見到這座敦煌城。

敦煌遠比我想象得遙遠。即使乘坐飛機,來回轉機,也用去了一天時間。在接下來的4天中,去莫高窟、爬鳴沙山、看月牙泉、去陽關和玉門關、參觀博物館、逛夜市,只能算是走馬觀花了。雖然只是一個人口10多萬的縣級市,敦煌的方方面面絲毫不遜色於一些所謂的大城市。…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10:02pm — No Comments

人性與人生——楊偉東采訪建築史家蕭默 6

楊:2009年第5版《現代漢語辭典》對文化的解釋是: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世界上對文化的定義有100多種。您是怎麽理解的?…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9:36pm — No Comments

人性與人生——楊偉東采訪建築史家蕭默 7

楊:您怎麽理解生命?

蕭默:生命是很珍貴的,很寶貴的,很有價值的,很神聖的。生命是非常神聖的,人不能沒有生命,沒有生命就沒有一切。

楊:一個音樂家在接受我們的采訪時說,生命本身是沒有意義的,但是生活是有意思的。您認為他的話有意思嗎?

蕭默:生活?你沒有生命哪來的生活,生命和生活不應該絕對分開吧,我想是這樣子的。他說生命是沒有意義的?…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November 15, 2016 at 9: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