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adar 瓜達爾's Blog (99)

人性與人生——楊偉東采訪建築史家蕭默 3

楊:20年前戈爾巴喬夫曾經說過,共產主義在蘇聯的試驗失敗了。結合今天中國的現實,您怎麽看待戈的談話?

蕭默:我覺得“共產主義”這四個字就很值得推敲,我不想談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說“共產主義理想”,但是誰也沒見過共產主義,沒有見過的東西、是以後的東西、包括執政當局也認為是遙遠的事情,我覺得談起來很沒把握。共產主義到底是什麽樣子的,誰也說不上,應該說我們的傳統文化裏面也有共產主義的影子:“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古希臘柏拉圖提出過理想國,也含有共產主義的成份;孫中山也提出了“天下為公”的概念,建立大同社會。戈爾巴喬夫說共產主義失敗了,他可能指的是列寧和斯大林就蘇聯的布爾什維克說的那個所謂的共產主義,我完全同意,這是一個虛假的謊言,謊言必定要失敗。…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July 7, 2017 at 8:49pm — No Comments

人性與人生——楊偉東采訪建築史家蕭默 2

楊:就我的個人經歷而言,我從20歲以後就沒有參加過選舉,不知道選誰,也不知道誰被選。我們采訪過一位法學家,原來是人大常委,他說在區一級的普選中還能看到選舉的影子,在全國那一級基本上就是指定的。今年兩會就有一些明星參加,有的人只不過比普通人跑得快,居然就可以代表人民了。您怎麽看這個現象?…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July 7, 2017 at 8:49pm — No Comments

人性與人生——楊偉東采訪建築史家蕭默 1

——2010年6月13日下午

楊偉東:自由制片人

蕭默: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楊:首先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我們的采訪提綱您看了吧,您是怎麽看待這個采訪的?

蕭默:我覺得這個采訪很好。剛才我的兩個學生在,我給他們看這個提綱,我說你們想不出來,你們的老師也未必提得出來。提出這幾個問題本身就需要智慧,我覺得這些都是很根本的問題,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是一種人性的思考,也是我關心的。…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July 7, 2017 at 8:47pm — No Comments

梁思成:敦煌壁畫中的中國古建築

註:關於唐以前建築的概括性論述,梁思成先生曾寫過兩篇文章。第一篇是《我們所知道的唐代佛寺與宮殿》,發表在1932年出版的《中國營造學匯刊》第三卷第一期。第二篇即本文,發表於1951出版的《文物參考資料》第二卷第五期,比前文更有豐富與發展,時代也擴大到北朝至宋初。這裏是該文的節選。

 

我們所已經知道的中國建築的主要特征

 

在討論敦煌所見的建築之先,我必須先簡略地敘述一下中國建築傳統的特征。…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14, 2017 at 9:55pm — No Comments

宗白華:略談敦煌藝術的意義與價值

中國藝術有三個方向與境界。第一個是禮教的、倫理的方向。三代鐘鼎和玉器都聯系於禮教,而它的圖案畫發展為具有教育及道德意義的漢代壁畫(如武梁祠壁畫等),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也還是屬於這範疇。第二是唐宋以來篤愛自然界的山水花鳥,使中國繪畫藝術樹立了它的特色,獲得了世界地位。然而正因為這“自然主義”支配了宋代的藝壇,遂使人們忘懷了那第三個方向,即從六朝到晚唐宋初的豐富的宗教藝術。這七、八百年的佛教藝術創造了空前絕後的佛教雕像。雲岡、龍門、天龍山的石窟,尤以近來才被人註意的四川大足造像和甘肅麥積山造像。中國竟有這樣偉大的雕塑藝術,其數量之多,地域之廣規模之大,造詣之深,都足以和希臘雕塑藝術爭輝千古!而這藝術卻被唐宋以采的文人畫家所視而不見,就象西洋中古教士對於羅馬郊區的古典藝術熟視無睹。

雕刻之外,在當時更熱鬧、更動人、更炫麗的是彩色的壁畫,而當時畫家的藝術熱情表現於張圖與跋異競賽這段動人的故事:…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14, 2017 at 9:55pm — No Comments

唐小兵:旅行者的噩夢

對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的中國人來說,旅遊越來越被當作周期性提升生活品質、釋放城市生活壓力、親近自然山水和傳統、區域文化的休閑方式。交通網絡的日益發達,也為旅遊者的行走天下,創造了傳統中國人不具備的物質條件。可是,如果追問那些千辛萬苦的旅行者的內心感受,卻往往只得到“花錢受罪”和“失望透頂”的消極答案。

一場目的明確的休閑式旅行,卻往往難以調節身心和增廣見聞,反而導致在旅行之前,對旅行目標地的“想象的烏托邦”,變成了見光死的俗不可耐之地,甚至會比旅行者所在的城市生活,更加難以忍受。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消逝的風景與文化

 …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14, 2017 at 9:55pm — No Comments

吳敬璉:左右之間:關於社會轉型路徑的思考

今年年初,我應邀在一個博士生講座上演講。當我講到顧準“娜拉出走以後怎麽樣”的追問,即沿著1789~1870~1917的道路進行革命的國家,為何會在勝利後從理想主義轉化為專制主義時,推薦了林達的《帶一本書去巴黎》作為研究“九三年”雅各賓專政的參考。不久,一位主持講座的朋友鄭重向我推薦林達的另一本書《西班牙旅行筆記》。我急忙找來這本書,一上手,就完全被它所講述的西班牙幾個世紀尋求民富國強之路的歷史所吸引住了,不能不一口氣讀完。的確如我的朋友所言,這本書精辟而生動的闡述,將紛繁的人類歷史變遷娓娓道來,展現出人類進步是各種社會力量抗爭之後,達到一個暫時的平穩,再走向下一個沖突。從19世紀末期開始,西班牙經歷了近百年的坎坷曲折。劇烈的社會沖突、民族分裂、內戰、專政和殺戮,只是“在一次一次沖突之後,汲取了慘痛的教訓,才告別了血腥,告別了專制,走到今天。”…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14, 2017 at 9:54pm — No Comments

黃純艷:宋代官員的公務旅行———以歐陽修《於役志》為中心 4

(三)祈禱祭祀…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5, 2017 at 9:22pm — No Comments

黃純艷:宋代官員的公務旅行———以歐陽修《於役志》為中心 3

三、官員們在旅途中的活動



官員赴任或離職的旅行與公差和出使不同在於行程時限相對寬松,官員們有比較充分的時間會友、遊覽。這也成為他們積累閱歷,增長識見的重要機會。



(一)訪友宴樂…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3, 2017 at 9:46pm — No Comments

黃純艷:宋代官員的公務旅行———以歐陽修《於役志》為中心 2

二、宋代官員公務旅行的交通方式

 

(一)《於役志》所記歐陽修赴夷陵行程…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March 1, 2017 at 6:30pm — No Comments

黃純艷:宋代官員的公務旅行———以歐陽修《於役志》為中心 1

[內容提要]宋代官員的公務旅行主要有公差、出使、赴任或離職三類。歐陽修《於役志》是宋代第一部記錄赴任旅程的日記體遊記,受到後繼官員的仿行。通過《於役志》及現存宋人赴任或離職旅行日記可見宋代官員此類公務旅行多攜帶家小,以水路交通為主,亦有水陸相接的行程。船舶是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輕便的小舟常用於途中的遊覽,轎子也常在旅行或遊覽中運用。官員們旅途中的主要活動有交遊、觀覽、祭祀等。公務旅行是宋代官員交遊酬答,積累閱歷,驗證知識的重要機會,“行萬裏路,讀萬卷書”也正是宋代士大夫知行風範養成的重要過程。…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February 27, 2017 at 4:01pm — No Comments

楊韜:優勢與潛力——美國之行的感悟 下

15、還是賭博。江鑄久老師玩德州撲克的時間更長。據他說,德州撲克剛剛流行的時候,他在網上玩,總是短時間就能贏錢,但隨著時間推移,難度越來越大。後來他請教車敏洙九段,人家說,如今在歐美日韓等地,流行程序化賭博,玩家在打牌的同時會開著編制的程序,確保自己基本不虧。甚至於,一些程序已經可以自動在網絡賭場裏下註交易,勝面是比較大的。所以,如果你去歐美網絡賭博,最好別想賺錢。但如果玩家水平高,目前在亞洲一些網絡賭博還是有勝算的。當然,真的有水平,還是到現場更好。我由此才知道,原來股市裏面的程序化交易早已在歐美上升到程序化賭博了。…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February 7, 2017 at 9:56am — No Comments

楊韜:優勢與潛力——美國之行的感悟 中

4、在洛杉磯等地,靠近城郊的地方,我們經常能看到數百輛乃至數千輛房車聚集的情況,問一下,原來是美國人旅遊習慣了開房車。尤其是退休前後,他們往往會安排一段時間開著房車去旅遊,房車之外還可以拖掛著漁網、遊艇等設施。房車到達一地後,休閑娛樂之余,住宿在車上,吃喝拉撒也都在車上,這就需要有專門房車提供服務的場所。房車停泊的位置是要事先預約的。在這裏,房車可以得到電力和水的供應,房車上的排泄物也會有序歸流。

感想5:中國的旅遊市場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進入老齡化社會後,老人出遊的需求將持續上升。但我們何時會有房車服務區呢?估計未來10-20年會逐漸興起吧。那麽,房車制造、服務將是另一個熱點。目前,一些旅行社已經開始籌劃安排中國人赴美旅遊提供房車服務了。這是出境遊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February 3, 2017 at 8:45am — No Comments

楊韜:優勢與潛力——美國之行的感悟 上

2015年2月7日到21日,因陪同孩子參加第23屆鑄久杯圍棋賽的緣故,我有機會做了一次美國西部深度遊。這次旅程,有超過3天的時間在路上走。坐著大巴,在美國西部的幾個主要城市穿行:洛杉磯-拉芙琳-拉斯維加斯-舊金山-洛杉磯-聖地亞哥。一路上,用眼睛看,用耳朵聽,與當地人交流,目的是要了解美國的優勢,對比中國的潛力。兩周的旅行,收獲頗豐,在此將自己的見聞與感悟記錄如下,供朋友們參考。…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February 3, 2017 at 8:45am — No Comments

白永瑞:1930年代香港旅行——超越另一個境界線 上

一、旅行啟程

近代中國人在旅行香港的過程中,經歷了某種文化經驗世界,本文就是筆者旅遊此文化經驗世界之遊記(travelrecord)。眾所周知,旅行過程中旅行者只能看到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假如這句話是正確的,筆者應先聲明,出發旅行之前,筆者如何假設中國人從香港旅行中將獲得的對香港的認定或印象。這樣才能較明確的顯示,即將進行的旅行過程中,隨著筆者接觸旅行對象之深入和相互互動中所顯示的深層涵義。…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January 8, 2017 at 5:49pm — No Comments

白永瑞:1930年代香港旅行——超越另一個境界線 下

四、中國認同意識與香港

筆者尚未找到香港的中國籍居民對來自中國本土旅行者或是對他們所寫的遊記直接做出反應的資料。因此,筆者在此采取遷回的方式,探討香港人對中國具有的態度。

上述所引陸丹林遊記從反面可說明,中國籍的香港人欲成為“黃色的白種人”傾向非常強烈。雖然如此,我們也不可輕易判定他們全都不具有任何對中國之一體感,即中國認同。因為香港的人口結構非常覆雜:香港割讓給英國後經過60年,其人口增加了50倍,而大多數是來自中國大陸,在這種量的變化外,也帶來了質的變化,即中國籍的香港居民本身在無形中區分為華僑與華人。然而,直接與香港牽涉利害關系的兩個國家的國籍政策非常明確。…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January 8, 2017 at 5:49pm — No Comments

蕭默:《祁連山下》下

當前的現實已變成這樣:在公開場合,我已經不能稱呼常老為“所長”,甚至不能稱“常老”了,而只能是“老常”甚至直呼其名,不能露出一點恭謹之意。我也不再是他的下屬,不再是他老的學生或他的老友的學生,而是代表堂堂革委會“押解”他老的董超、薛霸之流了,不過美其名曰“革命群眾”罷了。甚至,在必要的時候,我還得稱他老為“牛鬼蛇神”。例如這次到酒泉治傷,我居然就利用了常老的這個“身份”,辦到了原不可能辦到的事。至於上車時稱呼了他一次“老同志”,那也是為了應對不知情的旅客,討得一個下鋪而已。

說來話長,還得從頭說起。…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05pm — No Comments

蕭默:《祁連山下》上

火車在戈壁灘上爬行。車窗外是一片夕陽下的金黃。朝北望,遠遠的合黎山在霧靄後面透出一抹青黑;南面的祁連山離得近些,在暗黑的峽谷陰影上,聳立著金紅而明亮的石頭山巖。時斷時續地,鑲嵌著一些雪峰,夕陽下,也染著一片暖烘烘的淡紅。一片片雲,在戈壁灘上灑下一片片影子。列車正行駛在兩山夾峙的一條寬一二百公裏的河西走廊上。

 

我之所以用了“爬行”兩個字,是因為開闊的戈壁灘上既沒有樹木,也沒有房屋,只稀稀拉拉地散布著一些駱駝刺,缺少近景的對照,顯得火車好像開得不快了。

我們是傍晚從酒泉擠上車的,現在正往蘭州方向駛去。…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December 28, 2016 at 9:04pm — No Comments

郝平:《華人的舊金山》——捧讀那座華人的舊金山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除了早期的盎格魯—薩克遜移民之外,還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不同種族和民族的人陸續進入這個“大熔爐”中——當然,其中也包括了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不少美國學者曾經對在美國的中國移民做過研究,也研究過美國的“唐人街”,但他們很難獲得“感同身受”的研究視角。而陳勇的新作《華人的舊金山》則是一部由中國人自己寫的關於在美華人的歷史。…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December 16, 2016 at 11:35am — No Comments

蕭默:建築慎言“接軌”與“藝術”

提到“接軌”,首先想到這多半是一樁好事。筆者在印度考察時,陪同的辛格先生就對我們的秦始皇特別欽佩。他說,秦始皇硬性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促使中國早就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而與秦始皇幾乎同時的印度阿育王卻沒能做到。所以印度在1948年獨立以前,就從來沒有真正統一過。直到現在,使用最多的印地語的人口只占全國的40%,不得不拿英語作為事實上的國語。而統一自然有利於國家的穩定和發展,看來,“接軌”的確是好得很了。

但仔細一想,先秦的中國本就是以華夏民族和華夏文化為主體的一統地域,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不過是在這個大格局下分立的一些諸侯政權,上面還有一個周天子。秦朝的統一很大程度上只具有中央集權制確立的意義,還要靠軍事征伐和郡縣制的推行才能實現,不能完全歸功於“接軌”的。…

Continue

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December 2, 2016 at 11:19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