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蜃楼's Blog – May 2020 Archive (18)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17)

其次,新中國文化產業經過七十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文化為體、以科技與資本為翼的“一體兩

翼”總體格局,並在各方面努力保持與世界領先水平齊頭並進,成為世界文化產業體系中具備引領性的

一極。中國文化產業在2004 年到2017 年的增速兩倍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但從文化產業在國內生

產總值的占比來看, 2017 年中國文化產業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 29%,而同年美國占26. 10%,日本則

占20. 12%①。因此,我們目前只能說是文化產業大國,離文化產業強國還有一定距離。無疑,我們還需…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3:04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16)

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文化產業另一重新的意義又隨之呈現,即維護人類文化的多元化。以英國退

歐公投、美國貿易保護為代表的“逆全球化黑天鵝”頻頻飛出,文化霸權主義、經濟保護主義與政治單邊

主義甚囂塵上①。文化產業借助全球化的發展,在人類文化交流中長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

引領期的中國文化產業勢必要借助“一帶一路”倡議,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指導,借助文化產業

推動人類在全球化時代的文化交流與情感互信。

綜上所述,引領期的中國文化產業,在體量上居於目前歷史最高水平,在影響力與競爭力上也基本

居於國際第一梯隊,從貢獻度來說,也由之前單純對國家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的貢獻上升到了社會治

理、國家文化建設與國家形象對外傳播等全方位、多層次的貢獻,整體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創新風貌;…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3:03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15)

而且,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宣傳思想工作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吸取與借

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了“文化產業+宣傳思想”聚合效應的重要催化劑。上述優秀文化產品中相

當一部分都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密切關聯,以傳統文化或文化遺產為IP…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3:02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14)

大勢所趨之下,“文化/資本”相互轉換的耦合機制逐漸形成。在這一過程中,最具裏程碑意義的事

件就是國家發改委在2017 年8 月發布的“文化產業專項債券”,在國家發改委印發的《社會領域產業專

項債券發行指引》中,“文化產業專項債券”首次名列其中。《社會領域產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專門鼓

勵發行人以項目未來經營收入作為主要償債資金來源,並以第三方擔保方式,或法律法規允許的出讓、

租賃建設用地抵質押擔保方式為債券提供增信,這在國內其他輕資產產業領域中絕無僅有。在中央政…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58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13)

2012 年8 月,國家科技部與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聯合印發《國家文化

科技創新工程綱要》,“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正式啟動,“文化科技創新融合”成了今後長期一段時間

中國文化產業的關鍵詞。舉例而言,在中國文化產業領域,以4G-5G 技術為手段的通訊技術迅速發展,

以抖音、愛奇藝、喜馬拉雅為代表的音視頻( 直播) 平臺異軍突起,促使傳統的廣播電視產業與新的文化

業態從激烈競爭走向深入合作,最終形成互利共贏的局面,從而推動新時代中國廣電產業新格局的形

成。除了廣電產業之外,出版產業也在文化科技融合中大有作為。推廣全民閱讀已成為國家文化重要

發展方向之一,數字出版則是全民閱讀當中的重中之重。2012…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57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12)

歷史地看,“引進來”最引人註目的成就是港臺文化產品在內地的傳播。因為中國香港與中國臺灣

兩地地域狹小,基於市場拓展的需要,香港、臺灣的唱片公司開始瞄準內地,而這也迎合了內地文化產業

發展的現實需求。其中仍是以音樂為先行,早在1984 年,香港歌手張明敏以一曲《我的中國心》走紅內

地音樂界。此後,以譚詠麟、張國榮及“四大天王”“四大天後”等為代表的香港( 特別是粵語)…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53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1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個多元的復雜系統,它包括各種各樣的產業門類,各門類之間彼此呼

應、形成合力,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常運行、逐步發展的重要前提。文化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

重要組成,它在所有權改革、產業結構調整、市場分工協作等經濟領域的深化改革與進一步對外開放當

中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相比較而言,文化產業領域的改革與開放是在各領域當中較為先行的。早在

1979 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了《批轉文化部、財政部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管理體制的報告》,揭開了

我國電影產業體制改革的序幕; 1980 年,以新時代影音公司、珠影白天鵝音像公司為代表的廣東地區音

像出版機構率先改制,完成了“事轉企”的嘗試,實行盈虧自負的新體制; 1980 年12 月,國家出版局發出

了《建議有計劃有步驟地發展集體所有制和個體所有制的書店、書亭、書攤和書販》的通知; 1983 年,中

共中央和國務院頒布《關於加強出版工作的決定》,我國出版發行體制改革隨之啟幕①……在1985…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53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10)

三、立新: 中國文化產業的繁榮期( 1978-2012)

“文革”十年,國家文化建設工作基本停滯,逐步成型的中國文化產業受到極大破壞。全國唱片、圖

書、報刊總體在1977 年發行量比“文革”前的1966 年減少一大半,新華書店關閉1000 余家。及至十一

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國文化產業處於所有制結構單一、有限資產基本閑置、專業人才年齡結構老化、

文化基礎設施嚴重陳舊的危機狀況之下,可以說中國文化產業,到了百廢待興的歷史時刻。

此處所言之繁榮期,是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至2012 年黨的十八大召開的34…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51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9)

新中國成立之初,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工作對於文化產業有了新的要求,文化產業的功能首先是服務

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其次才是服務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講話》被確立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綱領

性指導文獻。以官方指導思想的形式來規範文化生產,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沒有過的創舉。新中國成立

之後,《講話》成為了全國文化建設的首要綱領,從而形成了以“革命主旋律”為中心的文化生產方式。

以“新年畫運動”與“戲改”為代表的文化革新運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 1951…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50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8)

首先是新制度。正如前文所述,文化產業是最高級別的文化商品化體系。在新中國成立前,中國文

化產業有了一定基礎,但還談不上規模化,只能說總體處於中國文化產業的發生期。部分業態如報刊出

版業、電影業等進入了初步的發展期,雖然如張資平、杭穉英、胡蝶等一批文化產業從業者確實陡然而

富,但絕大多數文化產業的從業者長期處於顛沛流離、衣食無著的狀態。因為當時中國文化產業的所有

制、經營權、收益分配與法制保障等基本問題都不甚明晰,以至於有些文化產業機構一方面被官府、幫派

甚至日偽欺侮,另一方面自己又壓榨文化產業的從業者,使其利益根本得不到基本保障,形成了盤根錯

節的官商矛盾與勞資沖突。譬如孔祥熙的“揚子建業公司”強迫國泰電影公司高價購買其大量劣質膠

片,最後“沖洗之後一片白色,只能重拍,損失是很可觀的”⑤,使得國泰電影公司的編劇、演員們的生計

難以為繼; 作為暢銷書作家的郭沫若就痛斥一些“文化強盜”以“榨取作家的血汗與讀者的金錢”為生,

表示“最近幾年間我是一個銅板的版稅都沒有進過的”⑥;…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48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6)

從晚清到民國,中國文化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發生與從單一業態向多元、復合業態的發展,但放

眼全國並與世界其他發達國家比較來看,規模仍極其有限。新中國成立之後,一批私營的電影院、電影

制片廠、報社、電臺、劇院劇團與出版社以公私合營的形式完成社會主義工商業改造,與此同時,一批國

營的黨報、出版社、劇院、電影院、廣播電臺相繼在全國各地市州、省及直轄市甚至高校、中央直屬機關、

群團組織中成立,尤其是以新華書店代表的國家級圖書發行機構、以“五大電影制片廠”代表的國家級

電影制片機構、由私營“大中華唱片廠”改制的中國唱片總公司以及遍布全國各地的報社、雜誌社、出版

社與廣播電視臺,它們至今仍產生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其總體規模之大、體量之完備,可以說是世界文化

產業史的奇跡,為新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奠定了極其豐厚的基礎。具體來說,此處之“拓”主要體現在如

下五個層面:

第一是體量的開拓。基本表現於全國範圍內文化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之上。據不完全統計,1949

年之前,全國僅有嚴格意義上的出版社112 家、報社90…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42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5)

筆者認為,核心原因在於, 1990 年代之後,中國文化產業突飛猛進,文化產業教學偏向實用型人才培養,而文化產業研究則集中於譯介性、對策性、個案性研究,缺乏對於中國文化產業基本概念與理論以及歷史發展脈絡的等元問題的思考。譬如一個基本的事實是: 時至今日“文化產業”這一概念尚無學界公認的標準化定義。目前正在編撰的《中國大百科全書》( 第三版) 始有“文化產業”及其相關學科的詞

條④。在2015 年出版的《新編經濟金融詞典》( 中國金融出版社) 與2009 年出版的《現代地理科學詞典》

( 科學出版社)…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40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4)

事實上,改革開放之初,一批學者開始對社會主義文化工業化生產若干問題進行有效地探索,並對客觀存在的文化產業進行較為系統的定義與研究,所采用的名詞也是五花八門,如“第三產業”( 于長鎮、張可凡,1986) 、“文化藝術的商品性質”( 李軍,1987) 、“文化消費”( 賴志剛,1987) 與“精神產品” 1 ( 劉四輩,1987) 等等。不難看出,“文化產業”在當時雖無名、卻有實,這顯然不是因改革開放橫空出世的產物。



“文化產業”一詞被中文學界正式提及,是1988 年李建中的《論社會主義的文化產業》一文的發…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37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12)

四、創新: 中國文化產業的引領期( 2012-)



經歷了奠基期與繁榮期的中國文化產業,其綜合體量、國際競爭力與業態成熟程度,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的2011 年,中國文化產業總產值超3. 9 萬億元,占GDP 比重首次超
過3%,而為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的貢獻值則占到了12. 7%①。



及至2012 年,增加值達1. 8 萬億,占
GDP 比值為3. 48%②,這已經接近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在2007 年的水平③,也是當時的歷史新高。習近平…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30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7)

第四是生產主體的開拓。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在一系列積極的文化政策與社會主義工業
化運動的支持下,文化產業機構在全國範圍內以舉國計劃的形式激增,相關情況前文已經有了表述,此處不再贅述。



二是大量藝術家、文化經營者等從業主體的激增。以圖書發行業為例,在1949 年,全國從
事圖書發行的機構不過170 餘家,總人數不到20000 人,當中還包括新華書店系統的8100 餘人,到了1978 年,因為“文革”的破壞,全國新華書店總職工人數有所減少,但也接近30000 [18]。



而以各級文聯、…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30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3)

在這裏我們要澄明一個錯誤的成見,那就是“新中國前三十年沒有文化產業”。史實證明,在新中國前三十年中,以國家制定計劃的形式,成立了一大批遍布全國的出版社、劇團、樂隊、電影制片廠、廣播電視臺、報刊社、電影院、劇院等文化產業機構,實行了文化商品定價銷售、規范經營與利潤分配機制,從而確立了文化產品的生產、消費的商品化體系,並初步建立了稿( 片) 酬制度 1。上述機構與制度與純粹免費、具有公益性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如博物館、科技館有著本質的區別,當時建立的機構與確立的機制…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26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2)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憑借著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發展壯大,兩者相互促進發展、共存共榮。不言而喻,新中國文化產業不但成為不同歷史時期國家動員、社會宣傳、弘揚主旋律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且還是國家文化建設、文化創新與文化形象國際傳播的主要動力,更是國民經濟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簡而言之,新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中國的文化史。



關於新中國文化產業史的研究,目前學術界成果不多且較為分散。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改
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如范周…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17pm — No Comments

韓晗·拓新·立新·創新: 新中國文化產業七十年(1)

[摘要]在“中國化”路徑之下,文化產業的概念需要進行重新定義,才具有符合中國國情的可闡釋性。與新中國同步的新中國文化產業史可以分為奠基期、繁榮期與引領期三個歷史時期。在奠基期實現了由點到面、從多地到全國、從星星之火到體系完備的質變,具有開拓性的歷史意義,並完成了新制度與新導向的確立。而在繁榮期,文化產業則逐漸確立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激活了民營經濟的力量並融入、開拓並培育了國際市場。在引領期,中國文化產業逐步建立了文化和科技融合與文旅融合創新體系,文化產業日漸成為拉動…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May 18, 2020 at 2:13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