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LOP's Blog – February 2018 Archive (15)

《藝術創造論》第3章·藝術眼光 下

三 不是道德眼光



藝術眼光也不是道德眼光。道德有新舊之分,舊道德中那些割股療親、夫死盡節之類行為固然因為刺痛了藝術眼光對具體生命狀態的敏感而早已與藝術無緣,新道德否定這一切,卻也因為成了一種籠而統之的新概念而離開了具體生命,同樣與藝術眼光擦肩而過。藝術眼光並不關心道德本身,而是關心在各種道德規范下蠕動的生靈。它因生靈,才返觀道德。

這也是藝術學既不成為歷史學、政治學奴仆,也不成為倫理學奴仆的立場。

更重要的是,人世間最重大的生命悲歡,任何道德規范都管轄不了,也解釋不了。…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8 at 9:15pm — No Comments

《藝術創造論》第3章·藝術眼光 中

二 不是政治眼光



政治眼光也有善、惡之分,但不管哪一種,都不是藝術眼光。

契訶夫筆下有兩個童仆:9歲的男孩萬卡和13歲的女孩瓦爾卡,他們分別出現在短篇小說《萬卡》和《渴睡》中。評論家一再告訴我們,契訶夫十分憎惡舊俄的童仆制度,因此塑造了這些形象來進行政治批判。萬卡在偷偷地給爺爺寫信,訴說非人的遭遇,要求爺爺把自己領回去。他顯然不會寄信,但他以為爺爺能收到,就高興地睡著了。瓦爾卡連寫信的時間也沒有,干不完的活剝奪了她睡覺的權利,終於在渴睡的迷狂中扼死了那個成天吵鬧不休的嬰兒。這兩個孩子的現實處境和不遠前景都非常悲慘。…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8 at 9:15pm — No Comments

《藝術創造論》第3章·藝術眼光 上

藝術要通過創造,把人類生態變成直覺審美形式,這件事的格局很大。

人類生態其大無比,直覺形式則具體可感,兩者間距離迢迢,要完成中間的創造必須經過一層層嚴格的選擇。選擇的結果,人類的生態仍是人類的生態,不因經過選擇而縮小;直覺形式仍然是直覺形式,不因經過選擇而空洞。此間煩難,可想而知。

有些詩人、畫家、音樂家,憑著自己的天賦把此間煩難輕捷消解,這是人類藝術史上的奇跡,常常使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溫習“人心之通天”的至高境界。

但是,我們即將從事的那些篇幅巨大的情節性藝術如戲劇、電影、電視劇,創造過程長,創造工序多,就不能完全依賴奇跡了,而應該對整個創造活動進行解析研判,然后一步步權衡選擇。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處處疏漏不得。…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8 at 9:15pm — No Comments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2章·藝術本性 下

二 一種純粹而孤立的創造



最隱蔽、最深幽的小地方,展開的卻是一種純粹而孤立的創造。在人類的一切創造活動中,唯有藝術的創造最為純粹。

美學家蘇珊·朗格在《藝術問題》一書中詳盡討論了這種特性。她認為,藝術創造和物質產品的創新有本質的區別。物質產品離不開特定的材料、形狀、功能、名稱,因此無論如何算不上純粹意義的創造;而藝術則要構建一種原來並不存在的虛像。它即使與現實相關,也是一種主觀經驗和情感生活的表現,因此是一種真正的創造。…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8 at 9:12pm — No Comments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2章·藝術本性 上

一 培根的定義

這是一部適用於藝術創作實踐的簡要教程。但一開始,還應該是從藝術的定義說起。

大學者弗蘭西斯·培根曾用拉丁文為藝術下過一個定義:

Ars est homo additus naturae

(藝術是人與自然相乘)

這個定義看似簡陋,但幾百年來,一直被藝術家們看成是“一個不朽的培根公式”。…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8 at 9:12pm — No Comments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4章·人生意識 2

一 人生況味



現代藝術家一方面努力把作品中的人和事納入人生的軌道;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他們又從這些人事中超越而出,樂於在總體上品嘗一下人生況味。

不再是分頭表現某個人命運悲慘,某件事結局淒苦,不再是遠遠地欣賞英雄豪氣或兒女柔情,不再是謹慎地劃分人性的光明面和黑暗面。在現代藝術家看來,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履歷中都會與這些不同的滋味相遇,它們全都來自人生。人生的險峻在此,人生的美好也在此,人生的無常在此,人生的魅力也在此。正因為人人都有可能遭遇,因此這是藝術家把欣賞者拉入共同體驗的聰明手段。…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8 at 9:00pm — No Comments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4章·人生意識 1

對於情節性的作品來說,“人類生態”的具體形式,就是一個一個的人生。

人生,這個最普通不過的概念之所以要在藝術創造論中鄭重推出,是因為大多數藝術家雖然不能不表現人生,卻總是只把它放在背景地位或次要地位上,造成普遍的本末倒置。

有人會說:這無非是在重申藝術要表現人。是的,但又不盡然。我們在這里不是一般地談論人,而是在強調人生。…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8 at 9:00pm — No Comments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藝術創造論》第1章·新版自序

本書原名為《藝術創造工程》,是一份課堂講稿,完成於18年前,1987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1990年后又在臺灣允晨文化公司先后出過兩版。

一直有很多讀者來信希望在大陸重版此書,但我總覺得理論著作不比文學作品,容易過時,自己又抽不出時間修改,沒有答應。但是,后來有一件事讓我改變了想法。那是2002年10月1日北京放長假的時候,中國現代文學館希望我在長假期的第一天為市民演講。由於通知匆忙,我無法準備,臨時憑記憶講了此書第五章《未知和兩難》中的部分內容。這個演講在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欄目播出,后來根據觀眾要求而重播的次數,破了這個欄目的記錄。…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8 at 9:00pm — No Comments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4章·人生意識 5

《一齣夢的戲劇》有利於我們認識整體性探索的努力,不妨略作分析。它的情節主線是這樣的:…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8 at 9:00pm — No Comments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4章·人生意識 3

二 人生命題



在人生問題上,現代藝術家所跨越的步子,遠不止上面這樣的例子。上面這樣的例子,也能容易見之於優秀的傳統藝術家;他們更大膽的追求在於:把一系列很難人生化的課題也一一人生化了。

也就是說,現代藝術家的人生意識,對一系列非人生化的理念、歷史、自然,以至政治、軍事、經濟等等,全都作出人生化的處理。

最有說服力的例子也許是兩個橫隔二千多年的同名劇本的比較。

公元前四百余年的古希臘作家索福克勒斯創作過一個著名悲劇《安提戈涅》…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8 at 9:00pm — No Comments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第4章·人生意識 4

《簡史》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這一行程的多層次含義。第一層,自然意義上的逆流而上;第二層,人生意義上的逆流而上,即人們因誘發了惡而走向獸性人生;第三層,歷史意義上的逆流而上,即人類的集體倒退造成了歷史的倒退。

在這些層次中,最有藝術感染力的還是第二層次,因為有了它,自然才有了人性,歷史才有了感性。

當藝術家對人生作了總體概括,並把它與自然和歷史相對應的時候,人生也就擺脫淺表層次而趨向了哲理化。對現代藝術家來說,人生意識與哲理追求是相依為命的。

就此,我們必須專門來談談哲理的問題了。…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8 at 9:00pm — No Comments

唐山·食指懟余秀華,這就能拯救白話詩嗎

“看過余秀華的一個視頻,她理想的下午就是喝喝咖啡、看看書、聊聊天、打打炮,一個詩人,對人類的命運、對祖國的未來考慮都不考慮,想都不想;從農村出來的詩人,把農民生活的痛苦,以及對小康生活的向往,提都不提,統統忘得一乾二凈,這不可怕嗎?評論界把她捧紅是什麽意思?評論界的嚴肅呢?我很擔心。今天嚴肅地談這個問題,是強調對歷史負責。不對歷史負責,就會被歷史嘲弄,成為歷史的笑話。”

《在北師大課堂講詩》(譚五昌著,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發布會只是2018年北京圖書交易會中數百場活動中的一場,卻因著名詩人食指“炮轟”余秀華,引發熱議。…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8 at 8:06pm — No Comments

齊澤克:性,契約,與風度 (下)

最後,但同樣重要的是,這樣的契約,應該有法律效力嗎?如果沒有的話,那用什麽來阻止殘忍的男人簽署、然後違反它呢?如果有的話,你能想象違反它可能導致怎樣的司法噩夢嗎?這不是說,我們應該為凱瑟琳·德納芙等人簽署的那封法語信背書,那封信批評了#MeToo的“清教主義”的“過度”,並為傳統形式的殷勤和勾引辯護。問題不在於,#MeToo過了頭,有時近乎於獵巫行動,也不在於我們需要更多的節制和理解,問題在於#MeToo解決問題的方式。它低估了性互動的復雜性,從而不僅模糊了粗野的不當行為、與構成犯罪的暴力之間的界限,也給極端的心理暴力(這樣的暴力在形式上是不可見的)帶上了禮貌和尊重的面具。 …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4, 2018 at 8:05pm — No Comments

齊澤克:性,契約,與風度 (上)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2, 2018 at 10:23pm — No Comments

雅克·朗西埃:詩與工人

曹丹紅 譯

馬拉美的政治觀也體現在其中,與聖西門有關工業宗教的偉大夢想非常接近,然而又完全相反。共和黨人騷亂在巴黎風起雲湧之時,1832年的一個星期天,在梅尼爾蒙當(Ménilmontant)建立共同體的“使徒們”向每個星期天來拜訪他們的工人們表演了一場壯觀的儀式:新宗教聖殿建造工程的奠基儀式。伴隨著對“工作王”的新聖歌,巴黎資產階級或工人階級的使徒們帶著十字鎬和推土車排著隊,神情肅穆地將選定作為聖殿地基的土坑裏的泥土運走。這是對“新書”的完美詮釋,這本書不再是寫於紙上的變化無常的詞語和空洞的宣言,而是直接寫於對身體的組織安排中,這身體就地將思想變成了現實。弄清楚馬拉美是否知道這個烏托邦式的星期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兩首散文詩中給出了準確的回應。被《沖突》…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2, 2018 at 10:17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