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va ajatus's Blog – March 2017 Archive (6)

愛墾體驗帶動慕課札記·類比技能:神經語言學

NLP多感官技能如Reframing、Anchoring實際上是一種類比技術。數碼化使到資訊爆炸的同時,也使到人與信息接觸與交流過度。而超過了人可能的學習速度。陳雲的《五星級香港》137頁;Leonard & Swap的《深度智慧》260頁;蔣勛的《天地有大美》247頁,都講到學習或人生活可能接受的速度。一個笑話:外勞一個星期可以建一層樓,研究人員為何許久都讀不到一篇論文。或某某大學講師透過學生從網上材料剪剪貼貼而來的一大疊文字叫“研究成果”。



自設心錨Self-Anchoring是將你所能控制的刺激,與你所想要取得的情緒搭配起來的技術,我們都有許多無意識而且強制性的心錨引起我們自動的反應。譬如,優美的音樂使你回想起一個特別的晚上;紫丁香再次燃起你對某個人的情緒;或溫柔的擁抱立即引起安全與接受的感覺。音樂紫丁香、擁抱等每一件事就是一個心錨。能鉤起與這些事件相關的感覺或記憶。(班德勒與利比亞,E. H. : The Emotional…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rch 30, 2017 at 10:13am — No Comments

愛墾體驗帶動慕課札記·流暢感與冒險

流暢體驗未必全然是安全、舒適的。那麼,它與神經語言學所提到的塑造心錨,需要喜悅、安全與冷靜的記憶,是否有沖突呢?從事流暢體驗的當兒,可能是辛苦的、艱難的,可是,完成了那個過程後,心頭的心滿意足,卻是令人倍感冷靜而自信。



Ewert(1985)和Hall(1992)(見David Fennell: Ecotourism, 1999, pg.29)指出,參與冒險、探險觀光的人,“危險”、“風險”(Risk)是他們在做決定時的一大考慮點。Hall也補充說,對於追求冒險的休閑者及觀光客,活動本身比環境更具吸引力。當然這要回到挑戰與技能的平衡。




從探險旅人的冒險所產生的流暢感,以及其他另辟路徑的活動來看,我們可以理解流暢體驗還意味著甚麼,我為什麼要主張創意經濟是人類更高的發展層次?聽聽Quinn (1990, David Fennell,…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rch 25, 2017 at 5:49pm — No Comments

愛墾體驗經濟慕課札記·文字加工廠

有了中國的《百度》,美國的《維基》網上百科全書,或其他搜索網站,幫忙組織同一關鍵詞的內容文字,媒體上出現了一個新興的行業:文字加工廠。看看許多某某“整理”、“綜合”的東西,就是這些“來件包工”的“制成品”。有的,則東抄一個名詞,西摘一個概念,當起“零售商”來。這樣的生態,不一定全是人雲亦雲,但肯定人有我有;可惜我有人也有,沒什麼了不起。誰能創造“灼見”、“創意”,誰就可能脫穎而出。…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rch 25, 2017 at 5:45pm — No Comments

愛墾體驗帶動慕課札記·類比技術:腦海畫面

體驗與創意有何關系?契謝米亥的“最佳體驗”讓我們理解到甚麼事讓自己開心,增強興致與意願,進入最佳狀態。把那狀態建成一個程序,便能更好地改變自己,發揮創意。市場在轉變、員工在轉變,我們可能怎樣率先改變自己,而不是被迫胡亂改變、倉促改變,事倍功半,甚至被淘汰出局。那程序,有時不是因為缺乏資訊或知識,而是沒有組成“洞見”。



神經語言學創始人理查班德勒在《改變你的未來》(1996,臺灣世茂出版社,137頁)說:“多數人對理解的描述,是組織良好的,很簡潔的。它們就像一道很利落的數學公式,或是一首很棒的詩。他們把一堆資料蒸餾成非常簡單的陳述。…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rch 3, 2017 at 9:32pm — No Comments

愛墾文創經營慕課札記·藝術家資源整合平臺

當我們要從打遊擊的散兵遊勇轉成正規軍,需要面對的其實是組織的轉型及專業技術的累積與建立,以美國為例,除了表演團體、藝術家之外,周邊其實有許多的專業公司或組織,可以協助藝術家或團體解決演出的種種問題,如專業的藝術行銷公司、公關籌款公司、相關的藝術法律及財務咨詢,甚至還有義工培訓機構及各樣的專業工會,透過這樣的資源整合平臺,協助藝術家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完成作品,同時也架構消費者與藝術家之間的橋梁。在這部分,我們尚無法看到表演藝術在所謂產業上應有的結構,缺了很多的角。(臺北藝術發展協會秘書長黃金鳳,2004,《轉型有理,整裝上路:邁向新藝術產業》,見黃金鳳編,《表演藝術:啟動創意新商業》,14頁,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rch 1, 2017 at 6:04pm — No Comments

愛墾文創管理札記·契約關系風險較高

首先我們就來看看現階段的臺灣戲劇界,究竟有沒有產業化的可能性?談到產業,不可諱言地,我們得從供需關系與規模經濟的角度來省世。在供給面而言,目前的戲劇總數,包括傳統與現代,應有近千團,但能夠維持固定演出的,可能只有不到百團;而在這數十個團體裏頭,真正自足自給的,可能更不到十團。另外,值得註意的是,戲劇演出的成員組合多半維系在契約關系上,也就是說,從創意發想,到編劇、導演、演員、設計者、制作群,甚至經紀人或經紀公司,之間的合作關系是岸件計酬的,收入並不穩定,風險較高,亦較無保障。(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講師於善祿,2004,《思索戲劇界產業化的可能性》,見黃金鳳編,《表演藝術:啟動創意新商業》,3頁,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March 1, 2017 at 6:03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3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