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有多熱's Blog – March 2017 Archive (7)

曾慶雨·論《金瓶梅》多維敘事視角設置的功能特征及其意義(上)

摘 要:整部《金瓶梅》在處理紛繁覆雜的人情世故內容,縱橫上下的社會各個層面勾連,都能結構得絲絲入扣,鋪陳得井井有條,以至於雖有一些對其他作品抄襲“鑲嵌”其中的情節,也不能夠亂其宗旨,擾其主線。這與笑笑生采用對比互襯,多維度視域設置,以及敘述視點轉換移動的敘事思維構成,有著極為緊密的關系。正是采用了“熱”與“冷”的視域設置上的交替與對比,並運用熱中含冷,冷中有熱,冷熱互襯的敘事方略,產生了閱讀視點焦距的多次重合,成就了閱讀視野的開闊,成功塑造了立體可感的眾多文學人物形象,才有了生動感人的小說故事的流傳。一部說不盡的《金瓶梅》,笑笑生敘事技巧的成功經驗,已然是後來中國章回小說巔峰時代行將出現的一個先兆。



作者簡介:曾慶雨(1961-),女,四川成都人,雲南民族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和研究。

 …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March 22, 2017 at 8:11pm — No Comments

曾慶雨:論《金瓶梅》多維敘事視角設置的功能特征及其意義(下)

其二,依照“熱”的視域設置,笑笑生在很多對財與色的情節鋪敘與人物行為描寫中,大多是以第一敘事主體為主的講述方式來進行。諸如,王婆為西門慶勾搭潘金蓮定下的“挨光”計策(第三回);以及更多涉及到官場上的行賄交易情節的描寫等,諸如西門慶賄賂相府為己脫罪一節(第十八回)。尤其是以“偷窺”、“偷情”一類的高熱視點掃描,來寫情色之欲的難以控制和易於利用。並以此為支點,輻射到對整個故事內容的編排,情節線索的推進,人物心性及個性的刻畫等諸多方面,可謂是慧心獨具的一種敘事方式。關於這一方面,已有學者做出如此論述:“《金瓶梅》中的偷窺與竊聽描寫與偷情故事一樣具有敘述策略,不僅具有文學意義,而且具有文化意蘊。”[9]p149…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March 22, 2017 at 8:10pm — No Comments

格非:讀《金瓶梅》是一種“秘密的喜悅”

● 記者張瑩琦

每隔兩三年,格非都要將《金瓶梅》拿出來重讀一遍。20多年來,光筆記就整理了100多遍。格非說,《金瓶梅》是這樣一部作品,它等著讀者成長,只有你成熟了,才能跟書裏的某些東西完成對話。



格非第一次與《金瓶梅》相遇是在1987年。適逢《金瓶梅》刪節版“內部發行”,學校通知,有研究需要的教師可以提交購書申請。23歲的他當時還是華東師大中文系寫作教研室的助教,抱著不妨一試的態度打了報告,沒想到獲得批準。由於此書過於“珍貴”,拿到手後,格非並沒有坐下來好好閱讀,而是忙著四處向人炫耀。一群人興奮的目光投過來,兩個月後,書失竊了。…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March 22, 2017 at 8:09pm — No Comments

成伯清:社會意象與社會治理(下)

等級控制也是我們由來已久的傳統了。中國特權政治的基礎,是身份倫理(status…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March 5, 2017 at 11:31pm — No Comments

成伯清:社會意象與社會治理(中)

二、中國目前的社會意象

 中國目前盛行的社會意象,無疑是相當混雜的。社會意象最常體現在話語之中。現今中國至少存在著三套與社會意象有關的話語,一是官方的,一是民間的,一是學術的。官方話語固然體現了主流意識形態,但本身也處在“與時俱進”的重塑過程之中。民間話語既有世代相傳的慣常想象,也有當下體驗凝聚而成的常識感覺。學術話語則集中了學者基於抽象學理的探究而傳播開來的觀點和看法,其中不乏舶來的理念。…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March 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成伯清:社會意象與社會治理(上)

【內容提要】社會意象是社會成員理解和期待自身社會存在的方式,既是事實性的,也是規範性的。實現社會治理的現代化,必須形成和構建與之相應的現代社會意象。目前中國盛行的意象,無論是社會叢林型的,還是編戶齊民型或階級沖突型,抑或是差序格局型的,多有不適應現代社會運行的複雜機制之處。本文在探討了當代中國社會意象的關鍵問題之後,圍繞著現代社會治理的願景,提出建構適合中國價值的現代社會意象的核心理念維度,即以權利制約權力、以功能替代等級、以道義整合利益,並認為社會生活內在正當性的建設乃當務之急。 



一、社會意象的視角…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March 3, 2017 at 9:30pm — No Comments

弗蘭克《追尋生命的意義》(38)

18 再賦予人性的精神醫學 (Psychiatry Re-humanized)



良久以來(事實上已有半世紀之久了)。精神醫學試圖以機械作用的觀點來解析人類心靈,因而對心理疾病的冶療,也光是從技術上著眼。我相信這場夢已經過去了,現在地平線上隱約可見的,已是人性化的精神醫學,不再是心理學化的醫術了。



一位醫師如果仍然認為,自己的角色主要是一個技術員 (technician),那麽他應該坦白承認他所看到的病人只不過是一部機器,而無法看到疾病後面的人。



一個人並非許多事物中的一件事物,事物是互相牽連決定的,而人最終是自我決定的。…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March 1, 2017 at 11:0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