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 im Speicher's Blog – March 2017 Archive (7)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36)

第十二章·好萊塢的建立(四)



斯特勞亨的命運是有象徵意義的,它說明好萊塢開始破壞和抹殺藝術家的個性和人格。像斯特勞亨這樣一類的導演——或者是象格裡菲斯這樣一類的導演——從此以後就成了製片人任意宰割的犧牲品。雷內·克萊爾認為:從斯特勞亨在攝制《女皇凱萊》一片中間被歐文·薩爾堡趕出製片廠那天起,就意味著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也就是說好萊塢從此真正建立起來了。…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26, 2017 at 8:10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34)

第十二章·好萊塢的建立(二)

好萊塢在成為國際上的強大勢力以後,它攝制的題材也變成國際化了。在它最賣座的無聲片中,以美國為背景的為數很少。在這些影片中,只有詹姆斯·克魯茲導演的那部極著名的《篷車》直接取材於美國歷史,是一部歌頌開拓西部地區者的史詩。

西部片由於托馬斯·英斯和W.S.哈特的功勞,曾提高到藝術的水平,但此時的西部片,除了象約翰·福特的《鐵騎》這樣極例外的影片以外,又變成了一種廉價影片的同義語,由一些專門迎合平民觀眾的導演和無名的演員粗製濫造地攝製出來。美國電影這種「失去本國特性」的傾向成了極其普遍的趨勢。亨利·金雖然還能按照托馬斯·英斯和格裡菲斯的傳統,導演了一部完美的、描寫美國地方生活的影片《孝子大衛》…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22, 2017 at 8:14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35)

第十二章·好萊塢的建立(三)



莫里茨·斯蒂勒帶著葛麗泰·嘉寶來到美國。但他在好萊塢專門為從德國來的演員波拉·尼格麗和強寧斯導演影片。他導演的《帝國旅館》和《罪惡之街》這兩部影片,無論在藝術上或商業上來說,都不是很成功的作品。在導演了一部由波拉·尼格麗扮演一個法國女人愛上一個德國俘虜的影片《鐵絲網》以後,不得意的斯蒂勒就離開美國,回到自己的祖國,不久就在瑞典故世。

與斯蒂勒相反,嘉寶在美國卻大走紅運。這位著名的女悲劇演員,確實是好萊塢一棵搖錢樹,同時也給好萊塢的攝影棚帶來了藝術。…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22, 2017 at 8:13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33)

第十二章·好萊塢的建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十年中間,對於美國電影而言,乃是一個征服全世界的興盛時期。外國影片在美國兩萬家電影院的上映節目中已經完全消滅。在世界各國,美國影片佔著上映節目60~90%的優勢,每年約有兩億美元被用來生產800多部影片。電影方面的投資超過15億美元,這樣大的資金使電影事業在美國成了一種大規模的工業,在資本上可以與製造汽車、罐頭、鋼鐵、石油、紙煙這些美國最大的工業相比擬。

派拉蒙、勞烏、福斯、米高梅、環球這些大製片公司,支配著影片的生產以及全世界影片的上映和發行。它們和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如柯恩·洛埃伯銀行、通用汽車公司、杜邦·德·奈莫爾、摩根、洛克菲勒等密切地結合在一起。…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8, 2017 at 3:18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31)

第十一章·法國和世界的先鋒派電影 (三)

影片《幕間節目》最突出的是輕鬆愉快的即興式的描寫,作者對死亡的蔑視是通過滑稽的葬禮和追逐場面來表達的。但成為超現實主義者的達達主義者卻不是這樣,他們提出了下面這樣一個問題,即:自殺是不是一條出路?他們對這問題如此急於求得解答,以至有一個達達主義者竟吞服了安眠藥。在《幕間節目》中,皮卡比亞開玩笑似的向布爾林瞄準的假卡賓槍,到了《一條安達魯狗》中就變成了演員皮埃爾·巴契夫手中用來殘酷地打死自己的魔術手槍。前一影片是一出輕鬆愉快的滑稽劇,很像學生的起哄;而後一影片則是一種令人不安的發瘋似的絕望,一種無政府主義的騷亂,它同時向列寧和達賴喇嘛求救,對金錢與勞動、宗教與理智、西方世界與文化,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律加以詛咒。…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8, 2017 at 3:17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32)

第十一章·法國和世界的先鋒派電影 (四)

對「室內劇」和攝影場技巧感到厭倦的卡爾·梅育曾計劃攝制一部既沒有演員也沒有故事情節的影片《柏林》,想用一些戶外拍來的鏡頭剪輯起來,表現德國首都的一天的生活。羅特曼在攝影師卡爾·弗洛恩德的協助之下,實現了這個計劃。他在《柏林——一個大都會的交響樂》中,特別緻力於創造一種運動對位法,並且把視覺上的各種主題象管絃樂似的結合在一起。…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8, 2017 at 3:16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30)

第十一章·法國和世界的先鋒派電影 (二)

《幕間節目》第一部分把三四個主題巧妙地和很有節奏地糅合在一起,它是在巴黎香謝麗捨劇院臨時佈置的一個小攝影場裡,利用一幅巴黎的全景畫,一些圓柱形的煙囪和一位舞女優美動人的緩慢舞蹈來演出的。片中短暫地出現幾個達達主義者的娛樂鏡頭,如曼·雷伊和畫家杜向在下棋,皮卡比亞和音樂家埃立克·薩蒂在搬運一尊大炮。然後是瑞典舞蹈團的明星讓·布爾林滑稽地穿著蒂羅爾地方獵人的服裝,出現在劇場的屋頂上面。皮卡比亞在開槍把他的人物打死以後,就把劇情引到出殯和追逐場面。…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8, 2017 at 3:16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