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ce Link's Blog – January 2023 Archive (6)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6)

第三節 台灣的地方理論實證研究



台灣學者在地方感的研究取向多元,其中一部分是從文化儀式活動去看人們認同地方的方式。梁恩嘉、黃琇玫、黃進福分別以竹山鎮、大廍、小琉球的地方文化元素或象徵, 如地方信仰、宗教慶典、特色習俗、儀式活動等來觀察地方認同的議題。 黃琇玫(2003)在《地方文化活動與地方認同》中的研究對象——社寮地區是純樸農 村,居民大多世居在此,地方團體活動頻繁,且宗族組織發達,近幾年來因地方政府積極舉辦地方文藝季、基金會辦社區活動,及廟宇紫南宮的宗教慶典等,點燃居民參與地 方的熱情,研究者設計問卷、經由統計數據得到驗證,認為地方文化活動的舉辦有助於 增加地方認同。…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8,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5)

(三) 全球性地方感之形成



地方感這個概念,在人文主義(humanism)與現象學(phenomenology)的脈絡下, 強調人對於所處環境和地方的主觀,即主體感受,就社會科學的視角觀之,人的感覺、 情緒、慾望和意念等,正是人文地理比較少處理的部份,因此,在空間的社會分析裡,借取地方感的概念,具有彌補與平衡的作用,也可以將人的意義與價值重新放在中心。而現象學正是對於實證主義的教條法則的反動,於強調意義,所以現象學關於地方感的 研究,詞藻都十分優美且富想像力,故地理學家紛紛嘗試地方感連結至全球性之理論。



 1.…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7,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4)

他批評之前的「地方」概念,過度重視歷史、與社會的脈絡,以及一個人一生歷時性的脈絡,都在尋求對現代社會作某種單一的、占主導地位的制度性闡釋,但這些關注 都不足以作為理論的基礎,也因此,地方感經常被視為自由漂浮的現象,既不會受到歷 史特殊權力關係所影響,也不會受到那些受社會、經濟限制的行動和思想所影響。



普瑞德(Allan Pred) 在他的論文〈地方是歷史偶然過程〉 (Place as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Process,1984) 中,批判地方「不過是人類活動的僵滯布景…….是個惰性的、 為人所經驗的場景」(Pred, 1984;279)。普瑞德主張,必須強調改變和過程的地方概念, 地方因此從未「完成」,而總是處於「流變」…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6,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3)

3. 克利遜.諾伯舒玆──場所精神(Genius Loci)



著名的建築現象學家克利遜.諾伯舒玆(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26-2000),與瑞夫一樣深受海德格的影響,代表作為《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1979)。他的基本立場是:建築是賦予人一個「存在的立足點」的方式。因此,探究重點在於建築精神上的意涵,而非實用的層面。場所有其精神,而建築就是場所精神的形象化、具體化,建築師的任務在於創造有意義的場 所,幫助人定居。 諾伯舒玆指出場所的界定,他認為場所不僅是抽象的區位而已,包含了物質的本質、…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5, 2023 at 6:30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2)

另外他在《空間與地方》中,談到可見性(visibility)與地方的關係時,認為: 「我們可以說,受人深愛的地方不一定要我們或別人眼見為憑。地方可以用各種方法來突顯:和其他地方的抗爭與衝突,視覺上的醒目,以及藝術、建築、儀式和典禮的感動力量。人類的地方經由戲劇化而顯得栩栩如生。地方認同的形成, 是透過個人與群體生活之期望、需要與功能性韻律的戲劇化而達成的。」(Tuan, 7 R. J. Johnston 主編,柴彥威等譯,《人文地理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頁 511-512。 8 筆者採用:R. J. Johnston 主編,柴彥威等譯,《人文地理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頁 737-738。 18 1977: 178)



段義孚強調:經由人的住居,以及某地經常性活動的涉入、親密性及記憶的積累過程,、意象、觀念及符號等等意義的的給予、充滿意義的「真實的」經驗或動人事件,…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4,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1)

第二節 地方與地方感理論



八零年代之後,對於「地方」及「地方感」的關注,在「新人文主義地理學」中, 居於核心。受現象學及存在主義等重要思潮影響,新人文主義地理學者以各種不同的關懷來描述「地方」 (place)。 本研究先就「 地方」此一概念之探討做簡要回顧,整理地方感相關之文獻,以了解不同學者主張之理論著重,及其與本人研究對話之可能。



一、人文地理學中的地方研究



 「地方」一向是本世紀人文地理學的核心,但各家說法與著重點略有不同。茲就三…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January 23, 2023 at 6:0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