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yatamā's Blog (178)

儲建明·認真讀人

今天讀到《讀者》2006年21期上兩篇作家作品,一篇是遲子健的《作家素描》,介紹了他所熟識的劉震雲、蘇童和畢淑敏三位作家的生活形象;一篇是馮驥才的《大度讀人》,幾百字的篇幅裏告訴我們“一個人就是一本書”和“讀別人,其實也是在讀自己”的真理。

讀完之後,沈默了好久,怎麼就覺得平添了許多的沈重和艱苦。

《作 家素描》的介紹使我們更直接地接觸到了三位作家的日常生活和自然個性,敘述之中相互間的幽默和親密表現出了真誠和平淡。尤其讀到介紹畢淑敏時那種普通和平 常時,作家說,“我覺得,那些裝束上很前衛、言談舉止很新潮的女性,其骨子裏往往卻是計較、瑣碎、世俗的;而裝束莊重、言語謙和的知識女性,其靈魂深處才 真正擁有對世俗生活的批判力量,對藝術探索的執著和標新立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好象同樣存在著這樣的人這樣的事這樣的環境。經常感受著一些人的謙和談…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April 4, 2016 at 6:41pm — No Comments

李含冰·把微笑送給自己

有一首歌唱道:“歲月在晨昏中悄悄流去,身上的傷痛需要擦洗,放慢一點奔波的腳步吧,要把微笑送給自己……”

把 微笑送給自己,就要為匆匆奔波的腳步減壓,我們曾為自己的一份平常生活而自卑,為自己沒有高貴的社會地位而自輕,在心靈的庫房裏堆滿沮喪和嘆息。其實,我 們已經為創造美好的人生盡了最大的努力,至於生活給我們多少回報,讓我們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那都是生活本身的事情,有時並不能完全由我們自己作決定、 我們可以贊美他人的成功,羨慕他人的富有,但絕不可以輕視自己的平凡。平凡也有平凡的價值,平凡不是什麼過錯。人生沒有一個固定的公式,每個人都可以找到 屬於自己的那份稱心答案。只要自己對自己滿意,那就是一種幸福和快樂。也許我們看不到他人的敬慕目光,但我們可以為自己鼓掌喝彩。

把微笑送給自…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March 29, 2016 at 7:07pm — No Comments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讀伊索寓言

比我們年輕的人,大概可以分作兩類。第一種是和我們年齡相差得極多的小輩;我們能夠容忍這種人,並且會喜歡而給予保護;我們可以對他們賣老,我們的年長只增添了我們的尊嚴。還有一種是比我們年輕得不多的後生,這種人只會惹我們的厭恨以至於嫉忌,他們已失掉尊敬長者的觀念,而我們的年齡又不夠引起他們對老弱者的憐憫;我們非但不能賣老,還要趕著他們學少,我們的年長反使我們吃虧。這兩種態度是到處看得見的。譬如一個近三十的女人,對於十八九歲女孩子的相貌,還肯說好,對於二十三四歲的少女們,就批判得不留情面了。所以小孩子總能討大人的喜歡,而大孩子跟小孩子之間就免不了時常沖突。一切人事上的關系,只要涉到年輩資格先後的,全證明了這個分析的正確。…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March 26, 2016 at 7:17pm — No Comments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吃飯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March 23, 2016 at 10:02pm — No Comments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說笑

自從幽默文學提倡以來,賣笑變成了文人的職業。幽默當然用笑來發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著幽默。劉繼莊《廣陽雜記》雲:“驢鳴似哭,馬嘶如笑。”而馬並不以幽默名家,大約因為臉太長的緣故。老實說,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於馬鳴蕭蕭,充不得什麽幽默。…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March 18, 2016 at 11:12pm — No Comments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魔鬼夜訪錢鐘書先生

“論理你跟我該彼此早認識了,”他說,揀了最近火盆的凳子坐下:“我就是魔鬼;你曾經受我的引誘和試探。”

“不過,你是個實心眼兒的好人!”他說時泛出同情的微笑,“你不會認識我,雖然你上過我的當。你受我引誘時,你只知道我是可愛的女人、可親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你沒有看出是我。只有拒絕我引誘的人,像耶穌基督,才知道我是誰。今天呢,我們也算有緣。有人家做齋事,打醮祭鬼,請我去坐首席,應酬了半個晚上,多喝了幾杯酒,醉眼迷離,想回到我的黑暗的寓處,不料錯走進了你的屋子。內地的電燈實在太糟了!你房裏竟黑洞洞跟敝處地獄一樣!不過還比我那兒冷;我那兒一天到晚生著硫磺火,你這裏當然做不到--聽說碳價又漲了。”…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March 14, 2016 at 10:00pm — No Comments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窗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開了。春天從窗外進來,人在屋子裏坐不住,就從門裏出去。不過屋子外的春天太賤了!到處是陽光,不像射破屋裏陰深的那樣明亮;到處是給太陽曬得懶洋洋的風,不像攪動屋裏沈悶的那樣有生氣。就是鳥語,也似乎瑣碎而單薄,需要屋裏的寂靜來做襯托。我們因此明白,春天是該鑲嵌在窗子裏看的,好比畫配了框子。…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March 12, 2016 at 9:16am — No Comments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一個偏見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March 2, 2016 at 2:12pm — No Comments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談教訓

嫌臟所以表示愛潔,因此清潔成癖的人寧可不洗澡,而不願借用旁人的浴具。穢潔之分結果變成了他人和自己的分別。自以為幹凈的人,總嫌別人齷齪,甚至覺得自己就是骯臟,還比清潔的旁人好受,往往一身臭汗、滿口腥味,還不肯借用旁人使過的牙刷和手巾。當然,除非肯把情人出讓的人,也決不甘以手巾牙刷公諸朋友。這樣看來,我們並非愛潔,不過是自愛。“潔身自好”那句成語,頗含有深刻的心理觀察。老實說,世界上是非善惡邪正等等分別,有時候也不過是人我的差異,正和身體上的穢潔一樣。所以,假使自己要充好人,總先把世界上人說得都是壞蛋;自己要充道學,先正顏厲色,說旁人如何不道學或假道學。說到此地,我們不由自主地想到《聊齋》裏女鬼答復狐貍精的話:“你說我不是人,你就算得人麽?”

我常奇怪,天下何以有這許多人,自告奮勇來做人類的義務導師,天天發表文章,教訓人類。“人這畜生”(That animal called…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February 29, 2016 at 9:49pm — No Comments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釋文盲

在非文學書中找到有文章意味的妙句,正像整理舊衣服,忽然在夾袋裏發現了用剩的鈔票和角子;雖然是份內的東西,確有一種意外的喜悅。譬如三年前的秋天,偶爾翻翻哈德門(Nicolai Hartmann)的大作《倫理學》,看見一節奇文,略謂有一種人,不知好壞,不辨善惡,仿佛色盲者的不分青紅皂白,可以說是害著價值盲的病(Wertblindheit)。當時就覺得這個比喻的巧妙新鮮,想不到今天會引到它。借系統偉大的哲學家(並且是德國人),來做小品隨筆的開篇,當然有點大材小用,好比用高射炮來打蚊子。不過小題目若不大做,有誰來理會呢?小店、小學校開張,也想法要請當地首長參加典禮,小書出版,也要求大名人題簽,正是同樣的道理。…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February 28, 2016 at 6:33pm — No Comments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論文人

文人是可嘉獎的,因為他虛心,知道上進,並不拿身分,並不安本分。真的,文人對於自己,有時比旁人對於他還看得輕賤;他只恨自己是個文人,並且不惜費話、費力、費時、費紙來證明他不願意做文人,不滿意做文人。在這個年頭兒,這還算不得識時物的俊傑麽?…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February 26, 2016 at 10:19pm — No Comments

故事中的經濟史(18)企業主-開拓者與股份公司力

在柏林一家小劇場裏,舞臺使用了一種新式的用電力發光的玻璃球-電燈泡;後臺一位被汗水濕透白襯衣的先生,正在用冰塊試圖冷卻提供照明電力的機器。這個人就是埃米爾·拉特瑙。他想成立一家公司,把天才的美國人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的發明投放到歐洲市場上去。

拉特瑙在過去曾組建過自己的公司,但遭到了失敗;他已經感覺到,一個單個的企業,是無法利用工業時代的最新發明的,它需要錢和合作夥伴。為了籌集利用電力所需要的資金,他於1883年投資五百萬馬克自籌資金建立了一家股份公司:德國愛迪生實用電力公司。公司支付了高額費用獲得了愛迪生發明獨家使用權。…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February 23, 2016 at 10:32pm — No Comments

故事中的經濟史(17)帝國主義不斷擴張的瘋狂

1899年的一個晚上,塞西爾·羅茲望著非洲的星空嘆了一口氣:"擴張就是一切-這些星星,這無邊的天際,是我們永遠也無法達到的如果我能夠,我將征服這些星球!"英國政治家羅茲,這時正在為英國征服南部非洲,開始是使用外交手段,然後是用日益加劇的暴力。羅茲是一個新時代的重要代表人物,這個時代開始於1875年,這就是帝國主義時代。擴張就是一切-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口號。歐洲列強已經把世界大部分地區瓜分完畢,特別是英國,然後是法國積極參加了這場爭奪,當然還有荷蘭、德國、意大利和比利時。西班牙和葡萄牙還在控制著過去殖民地的殘余部分。帝國主義首次領導了一個真正的全球經濟。即使最偏遠的角落,現在也置於國際分工之下。從世界各地向歐洲運來了"殖民地產品":茶葉、咖啡、可可、橡膠、稀有水果。…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February 22, 2016 at 6:49pm — No Comments

故事中的經濟史(16)銀行家路特希爾德家族的興起

英國新興的工業城市,吸引了歐洲各地有抱負的年輕人,其中有一個來自德國法蘭克福的年輕人納坦·路特希爾德,很短時間內,他成為英國最富有和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這段成功的歷史是從法蘭克福猶太人胡同裏開始的。納坦的父親邁爾·阿姆謝爾·路特希爾德,曾在漢諾威猶太奧彭海姆銀行工作,學習了銀行業務。進入上層社會後,他被引薦給黑森的威廉親王,因為深得親王喜愛,他開始在親王處供職。從1785年開始,威廉親王作為封疆伯爵統治黑森,封疆伯爵把他的財產管理事務,交給了邁爾·阿姆謝爾?路特希爾德。

不久就表明,親王的這個選擇是極其正確的。在隨後的政治動蕩中,封疆伯爵失去了自己的統治,逃亡布拉格;但他的財產卻還留在法蘭克福猶太胡同的路特希爾德的家中。…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February 21, 2016 at 11:26am — No Comments

故事中的經濟史(15)經濟危機戰爭、通脹和失業

一個企業家是否計算失誤還是正確,取決於他自己,但不僅僅是這樣。所有企業家把期望和投資連在一起考慮,在經濟中就會出現起伏不定,人們稱其為景氣周期。景氣一詞是指各種經濟數據的綜合,我們也可以說是整體經濟形勢。在景氣高潮,即繁榮或者BOOM中,所有企業家都贏利很好,新的勞動崗位誕生。它的反面就是衰退,企業家不再賺錢,只好解聘工人。悲觀主義在整個經濟中散布開來。不知什麽時候,期望值又發生變化,企業家又開始投資,這個周期又從頭開始運轉。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發生在20世紀,我們今天稱它為"世界經濟危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後果,使經濟實力遭到了持久的破壞,原有的歐洲經濟秩序基礎、自由商品交易和金本位貨幣體系不復存在。戰後的德國發生了世界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貨幣貶值(通貨膨脹)。馬克貶值的速度極快,工廠主必須每天早上發給工人工資,以便他們在上班前趕緊去購買食品--因為到了晚上,所發的工資就只剩下一半的價值。…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February 15, 2016 at 10:46pm — No Comments

故事中的經濟史(14)極限經濟如何持續發展

世界經濟的發展並非沒有極限:石油和地球上其他自然資源是有限的,而人類只有這一個地球。[.}如果把地球破壞了,把資源用盡了,那人類自己也就走到了盡頭。世界經濟的未來,從根本上就取決於人類是否學會應對這個問題。

自從一萬年前經濟起始時期開始,所謂的進步,或者是人類利用了新的自然領域,或者是改善對現有的領域更好的利用。經濟學家尼古拉斯?喬治庫?羅根(1906-1994),在20世紀70年代初以十分明確的方式指出了經濟的自然界限:人類為了活下去需要能源為了飲食和取暖。這個能源儲存在自然界,在動物、植物以及從山上流下的水中。我們在利用能源,辦法是我們吃動物和植物,用它們的毛和植物纖維做成服裝。…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February 5, 2016 at 6:33pm — No Comments

故事中的經濟史(13 世界經濟秩序-馬歇爾與布雷頓森林

美國將軍喬治·C·馬歇爾(1880-1959),當時是美國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的顧問,後來成了美國國務卿。他提出了一份歐洲復興計劃,後來冠以他的名字(馬歇爾計劃)。基本思想是:美國是惟一在戰爭中沒有遭受嚴重損失的國家,為了避免歐洲在經濟上長期依賴美國,美國應向歐洲盟國以及戰敗國提供財政援助。1948年,美國根據這個復興計劃向所有歐洲國家提供援助,共向歐洲運送了價值130億美元的物資。

早在1944年,戰爭還在進行期間,盟國就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一個很小的療養地布雷頓森林開會,決定在世界範圍內建立新的貨幣秩序。世界經濟再也不能由於一些國家不履行支付義務和擺脫國際分工而受到威脅了。所以會議決定,所有國家貨幣都應與美元保有一個固定的匯率。美國政府許諾,任何時候都可用美元兌換黃金。為了管理這個體系,建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即國際貨幣基金(IMF)。…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February 1, 2016 at 3:52pm — No Comments

故事中的經濟史(12)無形的手-斯密與《國富論》

法國的啟蒙運動為經濟尋找一種服從理智法則的總體規劃,而蘇格蘭則在發展自己的啟蒙學派。他們不想有什麽規劃,而是想尋找可以多少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遵循的簡單規律。蘇格蘭啟蒙運動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哲學家戴維?休姆與倫理哲學家和經濟學家亞當·斯密(1723——1790)。斯密發表了兩部主要作品:《道德情操論》和《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國富論》)。後一部作品於1776年發表,標誌著現代經濟學的開始。…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January 23, 2016 at 6:15pm — No Comments

故事中的經濟史(11)循環-從醫生到經濟學家

法國的國王路易十四的曾孫路易十五有兩個妾:迪巴裏夫人和蓬巴杜夫人。後者有一名自己的私人醫生,名叫弗朗索瓦?魁奈。他的學識很淵博,後來成為歐洲第一思想家,我們完全有理由稱他為經濟領域的學者,即今天的經濟學家。

在凡爾賽宮廷中,魁奈接觸到一種嶄新的和誘人的觀察世界的方式方法,即啟蒙運動。啟蒙運動,旨在啟發人們要使用自己的理智,只相信自己所能看到和可以證明的東西。1687年英國數學家伊薩克?牛頓發表了他的《自然哲學》,力學機器開發出來了,自然界失去了它的神秘,啟蒙運動對教會的原則提出挑戰,越來越多的人不再任人擺布自己的思維。…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January 21, 2016 at 10:13am — No Comments

故事中的經濟史(10)投機-郁金香故事源遠流長

1602年,荷蘭人在商船參與事務中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革。一批商人組建了一個裝備商船的協會,他們把這個共同的機構稱為東印度公司。政府則賦予這個公司獨家經營權(壟斷),專門負責荷蘭前往印度的航運事務。組建這個公司所需要的資金,共約650萬荷蘭盾,由六個荷蘭城市承擔,並進入了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交易。通過發行股份(即股票),東印度貿易的風險不再由荷蘭國家,而是由商人和投機者承擔。交易所把資金的供求結合了起來,而且是用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因為風險由所有參與者共同承擔。交易所和股票的發明,又使開拓新的業務成為可能。股票的價格,即行情,根據我們今天的觀點,上下波動是很厲害的。在1604年,當公司的第一批商船開往印度洋時,股票的價格就比票面上漲了三分之一。在最高峰時期,即東印度公司成立100周年時,它的股票上升了1000倍。…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January 14, 2016 at 9:12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