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rétique's Blog – June 2017 Archive (31)

葉靈鳳·再談杜鵑鳥

對於杜鵑鳥產卵在別種鳥巢中寄養的怪習慣,我們的大詩人杜甫也早已提到過了。杜甫是四川人,四川又是杜鵑最多和杜鵑傳說發源的地方,難怪詩人觀察得特別真切。他在有名的五古《杜鵑》詩裡說:

 

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雲安有杜鵑……杜鵑暮春至,哀哀叫其間……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仍為□其子,禮若奉至尊……

 …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une 3, 2017 at 9:46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杜鵑鳥的疑案

杜鵑可說是我國一種有名的鳥,有許多關於它有趣的和動人的傳說。僅是它的啼聲已經提供了古今詩人無數歌詠的資料。據說猩紅色的杜鵑花,就是由於杜鵑鳥苦啼不休、嘴裡滴出來的血染紅變成的。

許多書上都描寫杜鵑在春天所發出的哀怨啼聲。望帝、杜字、子規,都是它的別名,向來傳說這種鳥是古代一位皇帝的精靈所化,啼聲淒惻,差不多成為中國文藝作品中寄托哀怨鄉恩閨怨一類情緒的象徵。而在實際上,真正聽過杜鵑啼聲的人已經不多,至於親眼見過杜鵑和知道它生活習慣的人則更少。

杜鵑雖是一隻有名的鳥,但是什麼鳥才算是「杜鵑」,不要說一般人,就是許多鳥類學家也不很弄得清楚。…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une 3, 2017 at 9:45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南方的李

從前外江人初來香港,抱怨在香港吃不到好的桃子,如上海龍華的水蜜桃,松江的黃桃,以及南京的蟠桃。現在當然不會再有這種情形了。因為過去香港市上每年所能見到的只是一種尖嘴的小桃,本地人稱為鷹嘴桃,其實不過是俗說的毛桃,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但如說到李子,嶺南的李,就決不輸過江南以及北方出產的,且不說著名的南華李,就是上市較早的青竹李,味道就已經不惡了。…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une 3, 2017 at 9:44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可炒可拆的香港蟹

形模雖入婦人笑,風味可解壯士顏;

寒蒲束縛十六輩,己覺酒興生江山。

 

這是黃山谷《謝何十三送蟹》絕句兩首之一。我不知「形模雖人婦人笑」的出典何在,但望文生義,覺得頗與本地人「炒蝦拆蟹」一語的用意非常巧合。至於「寒蒲束縛十六輩」,那乾脆就是「扮蟹」了。「扮蟹」最為本地人所忌,尤其是撈家。因為「扮蟹」者,用繩子縛起來捉將官裡去之謂也。…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une 3, 2017 at 9:43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魚豬與豬魚

前面我曾提到本地人稱箭豬為魚豬,不明白它的原因,昨天翻閱屈大均的《廣東新語》,才知道廣東相信箭豬是由一種魚變的,所以稱為魚豬。《新語》卷二十一《獸語》云:

 

箭豬,即封豕也,封者大也。封豕初本泡魚。泡魚大如鬥,身有棘刺,故化為豪豬。豪在項脊間,尺許如著,白本星端,人逐之則激豪以射人。婦女以金銀鑲之為簪,能止頭癢,除白屑。其豪如蒿然,亦曰蒿豬。

 

《廣東新語》是一部可讀的談論嶺南風土的著作,雖亦不免有荒唐不經和怪誕的記載,但格物說理,總在努力接近人情和自然。即如說箭豬是泡魚變化的,雖不可信,但海裡有一種魚頗似箭豬,則是事實。…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une 3, 2017 at 9:43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蛇王林看殺蛇

人類多數是怕蛇的。民俗學家說這是一種生物的遺傳,因為在原始時代,蛇是人類最難對付的敵人之一。可是外國的宗教家卻說,人類怕蛇,是因為蛇引誘了人的始祖亞當夏娃犯罪,上帝便詛咒它,使人類終身與蛇為敵。我以為不論是生物學的原因也好,宗教學的原因也好,廣東人對於人類怕蛇的心理,總算作了最有力的祛除。他們不僅不怕蛇,而且毫不客氣的將它吃進肚子裡去。就在香港也是這樣,只要天氣一冷,街上就可以見到「秋風起矣,三蛇肥矣」的廣告。因此,我奉勸怕蛇的外江佬,不妨乘這機會,到上環蘇杭街的蛇王林一行(就在中央戲院斜對面的那條橫街上),看看店裡夥計們殺蛇取膽的那種熟練手法,簡直比撲蒼蠅還要容易,大可以給怕蛇的人出一口烏氣。…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une 3, 2017 at 9:42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夏天的毒蛇

夏天是蛇類活動的季節,尤其是在夜晚。因此一到夏季,報上就時常有居民在睡夢中被蛇咬傷的新聞。這是因為多數的蛇都是怕光在白晝不活動的,可是一到黑夜,它們就四出覓食。蛇的主要食料是老鼠和青蛙,它們為了追捕老鼠,時常從外面爬人人家,人在睡夢中給蛇驚醒了,不免慌張起來;蛇為了自衛起見,就在這樣紛擾之中咬一口逃走,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時常會在夏夜給蛇咬傷的原因。

夏季走入人家的蛇,多數是飯鏟頭。這是港產的毒蛇之一,是屬於眼鏡蛇科的,它們受了刺激或是興奮起來,就表現眼鏡蛇的特徵,將兩腮鼓出,那樣子就像一隻盛飯的大湯匙,所以俗稱為飯鏟頭。它全身是黑色,烏油油的發光,所以又稱為烏肉蛇。這種蛇在香港很多,所幸它非經十分挑撥,輕易不肯咬人,同時也不很長大,最長的不過四尺。…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une 3, 2017 at 9:4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毒蛇的鑒別

香港境內出產的蛇,已經著錄者,共有二十九種。其中有六種是毒蛇。這裡面包括三種水蛇,都是無毒的淡水蛇,它們的形狀與陸地的蛇並沒有什麼分別。另外海裡有兩種鹹水蛇,則是有毒的,被稱為海蛇。海蛇的特徵是尾部扁平,略作鰭狀,它們的毒,可以比得上眼鏡蛇。但是非經十二分的挑撥,它們是不咬人的。

二十九種陸地蛇類之中,竟有六種是有毒的,這等於在香港所出產或所遇到的蛇之中,每五條即有一條是毒蛇了。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香港所出產的蛇,最常見的共有三種,它們都是沒有毒的,其中如過樹榕和水律,它們以老鼠為主要食料,消滅老鼠的效能比貓還要高,可說對於人類是有益的。…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une 3, 2017 at 9:4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朝生暮死的蜉蝣

初夏的傍晚,從敞開的窗口時常會飛進一種小蜻蜓似的飛蟲,它的身體翅膀頭角幾乎完全同蜻蜓一樣,全身褐黃色,所不同者只是尾尖拖著三根長長的細須、這種被外國人稱為「五月之蠅」的小生物,就是我們古人著作中一再提到的蜉蝣。

《詩經·曹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採衣服。」《淮南子》:「蠶食而不飲,二十二日而化;蟬飲而不食,三十日而蛻;蜉蝣不食不飲,三日而死。」又說:「鶴壽千歲,以極其遊,蜉蝣朝生而暮死,盡其樂,蓋其旦暮為期,遠不過三日爾。」…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une 3, 2017 at 9:39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香港的蝴蝶

蝴蝶是香港的名產之一。香港的蝴蝶在世界自然科學史上所佔的地位,也許比香港商業在世界商業史上所佔的地位更為重要。

據有名的寇沙氏的《香港與東南中國的蝴蝶》(英文本)一書的目錄所載,香港出產的蝴蝶,已經著錄的已有一百四十二種之多。為了使讀者明獠這個數字在蝴蝶種類上所佔的比數的龐大,我們不妨將英倫三島所出產的蝴蝶數字來對比一下。據說,英倫三島所出產的蝴蝶,全部僅有六十八種,其中還有十一種是由歐洲大陸飛往別地暫時過境停留的。以香港面積之小,卻有一百四十二種,這確是可以值得誇耀的。…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une 3, 2017 at 9:38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琵琶魚——魔鬼魚

琵琶魚,因了它的雙鰭特別發達,看起來好像一隻展開雙翅的大鷹,因此古稱鷂魚。漁人則稱它們為(魚甫)魚,俗稱琵琶魚。又因了它的大小和身上的特點不同,本地漁人對它又有許多古怪的俗稱,如花點、黃(魚甫)、長鷹、黑肉長鷹和紅嘴鷹等等。

這是熱帶海中出產的一種怪魚。小的僅有一兩尺闊,但大的卻可以闊至四五丈。西印度群島海中出產一種大琵琶魚,西人稱為「魔鬼魚」。每一條可以重至四噸,它們能挺直了雙鰭,憑空跳出水面,然後再「拍」的一聲落下來,用它們那幾噸重幾丈闊扁成一片的身體打著海面,發出大炮一樣的砰然巨響,使人聽了驚心動魄。難怪從前的漁人見了它便害怕,稱它們為魔鬼魚。…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une 3, 2017 at 9:37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