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runga's Blog – February 2017 Archive (14)

約翰扎勒《公共輿論》(25)

說明在其他的議題和專家群體中這些事情是否真實是不可能的。當然我們可以容易地想象:專家群體將意識形態統一地強加給其成員,或者如果允許多樣性存在,專家群體如此極端地分化以至於理性討論不可能發生,或者專家群體沒有有力的傳統知識足以促使不同傾向的使用者能夠達成一致。

我堅持認為這些議題非常重要。它們是美國政治傳播體系發揮作用的核心,不僅影響公共輿論,而且影響政府行為。但是,像我所強調的,它們似乎不在當前的研究範圍之內。

為了對這些議題做一個初步的但有啟發的研究,現在我回到同性戀議題上。在這個議題上,我已經概括說明了專家意見對媒體報道的影響。現在我將簡要地考察專家意見是怎樣形成的。…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8, 2017 at 8:33pm — No Comments

約翰扎勒《公共輿論》(24)

總之,有理由相信,在新聞制作和報道的時候,新聞媒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包括政府官員在內的議題專家。為了總結這種依賴的本質,我認為,合法性是由主流專家的嚴肅思考決定的;一般情況下新聞媒體從所有合法觀點的角度進行新聞報道。這個觀點和本尼特(Bennett,1990)的假設很相似,只是這裏認為有影響的來源比本尼特認為的廣泛。

專家

如果正確的話,那麽可以認為前面的分析將選擇公眾接觸的觀點的責任放在了新聞來源上。像V*監*斃』*(Key,1961)所總結的:“將這個過程描述為行使很大主動權的過程與事實並不相符。”(p**394)他接著寫道:…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6, 2017 at 10:45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微信行為學(八)—— ·微信閱讀的意義

閱讀的真義,熊十力指出,是閱讀者以自己的生命體驗與作者的文字相互激蕩的思想過程,由此,閱讀得以融入閱讀者的生命,成為有生命力的閱讀。又根據懷特海的闡述,熊十力闡述的有生命力的閱讀,可使觀念成為生機勃發的觀念(vital ideas),而不再是惰性沈沈的觀念(inert ideas)。

  有生命的觀念,許茨提醒我們,就是對常識和日常生活保持敏感性的觀念。對生活保持敏感,觀念就是常青的,而不再是灰色的。阿倫特的示範是,思想,這一原本生機勃勃的過程,在膚淺的時代傾向於退化為惰性觀念——這些觀念停滯於在它們仍充滿生命力時獲得的內涵並僵化在這些內涵之中,從而成為觀念博物館的陳列品。阿倫特擅長於將新鮮經驗重新註入僵化的觀念從而覆活它們的生機,使它們返回思想過程。…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微信行为学(三)——人以群分

       最稀缺的資源是注意力。微信群成員轉發行為是他們品質的信息載體。於是,註注意力資源配置於眾多微信群的過程表現出一種傾向,概述為微信行為學的第三項原理:數量眾多的微信使用者在數量眾多且品質各異的微信群之間的流動,傾向於形成品質各異且相對穩定的許多網絡俱樂部。

  布坎南發表於1965年的“俱樂部理論”奠定了俱樂部物品的經濟分析基礎。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家謝林發表於1971年的“謝林仿真程序”奠定了現代社會心理學和政治心理學關於“人以群分”的經濟分析基礎。…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微信行為學(九)—— 常識淺談(上)

常識,據阿倫特《The Life of the Mind》闡釋,源自拉丁文“sensus communis”,姑且譯為“社群通感”。阿倫特曾師從伽達默爾。研究伽達默爾的學者指出,常識或社群通感,與“教化、判斷力、趣味”一起,構成伽達默爾闡述的人文主義的四項核心觀念(何衛平,2015,“伽達默爾的 sensus communis 芻論”,《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第51卷第1期;汪丁丁,2014,《新政治經濟學講義》第五講附錄一“關於常識的思想史考察”)。可是,潘恩《常識》開篇即說,強權借助時間,可使常識丟失(Thomas Paine,1776,《Common Sense》preface to the third edition)。潘恩之後兩百多年,科學昌明,相當於當日的帝國強權。強權借助時間,可使常識丟失,取而代之的是“科學主義”——即以科學為人生唯一指南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微信行為學(四)—— 微信廣告與理解自我

      2015年3月,我介紹了微信行為學的三項基本原理,概括而言就是:1)現代人最稀缺的是注意力,2)微信轉發的其實是轉發者的品質,3)人以群分。

  今晨想到的第四原理,其實是關於在微信群裏發放廣告的原理。此處需要解釋。社會交往技術發展到了“微信”,我的感受是,這種技術可以讓我們同時理解人性包含的兩個方面——個性與群性。廣告也應與時俱進,幫助我們理解自己。…

1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忙碌時代的閱讀和思考

經濟學家汪丁丁於2007年暑假期間在東北財經大學舉辦經濟學系列講座,以下是根據《忙碌時代的閱讀和思考》講座錄音所整理的筆記。筆記分為兩個部分,這是按照汪丁丁的講座安排所作的劃分:第一部分討論“忙碌時代”,揭示其產生原因和基本特點;第二部分討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如何“閱讀與思考”,提出了三種治學模式,對何種方式屬於最佳演講者沒有作出獨斷的解答,而是盡可能地為聽眾開闊視野,以引發聽眾的進一步思考。

一、忙碌時代

1.提要…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張五常:東北行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的,那大名鼎鼎的哈工大——九十周年校慶,邀請我到那裏講話,卻之不恭。我到過東北幾次,可沒有到過那麽「北」的哈爾濱,太太和我都想到那個以冰雕馳名的城市走走。另一方面,自己老了,希望多見一些年輕的同學。於是建議,如果在同一行程中能多到一兩間大學講話,我樂意。朋友奔走相告,結果是七天講了七場。哈爾濱講了哈工大、商業大學與工程大學;沈陽是一家商業機構;大連是那裏的理工大學、海事大學與東北財經大學。…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張五常:經濟不好樓市卻飆升,到底發生了什麽?

2016年10月16日,“覆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在上海舉行。著名經濟學家、新制度經濟學和現代產權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張五常出席並演講。

張五常認為,《勞動合同法》導致投資設廠回報率過低,令貨幣集中進入樓市,從而推高了房價。

張五常表示,房價上漲會導致居民的預期財富上升,就會導致開銷的增長,而一旦房價大幅下跌,就會使得居民消費出現困境,進而導致大蕭條。

張五常呼籲對新勞動法、反壟斷法進行修改,並且積極引進外資。在其看來,中國是大國,不能只有高科技產業,對於工業要更加重視。

以下為演講摘編:…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互聯與深思(1)

        深思意味著對一切生活方式的反思,包括對互聯網生活方式的反思。但是,互聯與深思不是相互獨立的,故而有必要討論互聯以何種方式妨礙並且以何種方式幫助深思。為此,這篇文章應從界定“深思”本身開篇。

   其實思就是深思而不是淺思。但它在漢語裏太常出現在“政治思想”口號裏以致無法表達深思之意,只得與“深”字聯用以達其本義。按照字的構造,“想”的原初形態是“相”呈現於“心”。甲骨文字有“相”,如目在樹上遠眺狀。甲骨文有思而無想。“思”的甲骨文形態是“囟”(腦)呈現於“心”。也因此,金岳霖(《知識論》)認為“思議”是比“想象”更抽象的階段,因為後者畢竟有“相”可依。

  …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微信時代的讀書捷徑

膚淺與獨裁

膚淺與獨裁真是一對孿生兄弟。獨裁對膚淺說,“因為你,所以才有我。”膚淺對獨裁說,“是呀,因為你,所以才有我。”王國維認為中國社會最劇烈的變革是商周之變,他的見解或許依然適用。但是,中國社會從有皇帝到沒有皇帝,這一變革的劇烈程度,隨著時光推移,越來越像是最劇烈的變革——沒有之一。“沒有皇帝的日子,”膚淺自言自語,“可怎麽過呀?”回顧清末民初中國社會的思想狀況和政治狀況,深思熟慮之士的各種提議,包括“君憲制”,沒有哪一個成功過。因為民心所向,皆偏激,不是向左(革命黨)就是向右(保皇黨)。民國以來的狀況,偏激的程度未嘗有絲毫好轉,不是向左(不斷革命),就是向右(紙醉金迷)。…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微信行為學(一)—— 注意力比信息更寶貴

行為學研究動物(包括人類)乃至植物的行為,基於實證研究方法,逐漸深入,心理學和認知科學,腦科學和基因排序。另一方面,也逐漸宏觀,群體行為,社會心理,物種與生態。行為學於是以行為的名義涵蓋一切研究領域。既然如此,當然可以有微信行為學。

我的微信行為觀察,最初印象是微信的便捷性。人口密集地區,手機普及率最高。微信的核心功能是轉發消息,最初,它佔用的是使用者的“垃圾時間”——即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從一個環節轉換到另一個環節時,在轉換過程中消耗的時間,通常稱為“等待”。如果沒有微信,如果必須等待下一事件發生,那麽,等待就稱為“無聊”。被無聊佔用的,是垃圾時間。…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汪丁丁:文物的權利

用這樣一個標題,讀者明白,是為了引起注意——文物的權利?有定義嗎?在這樣的詢問之下,我們就把註意力轉向此文的真正主題——未來人類有沒有分享今天人類的文物的權利?如何維護這一權利?誰能代表和維護這一權利?

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由“阿羅-德布魯”模型刻畫,可以被理解為這樣一種配置資源的過程:任何一項資源,在恰當的權利界定之下,向能夠實現它的最高價值的那些“時空點”自由流動。這一定義包含了一個有待定義的修飾詞“恰當的”——legitimate,合法的、合理的、正當的、正統的、正確的。我總是傾向於用“道德合法性”來翻譯“legitimacy”,以區分於“合法律性”(legality)。除了“道德基礎”問題,完全競爭市場經濟的上述定義還包含兩個有待澄清的術語。…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1:30pm — No Comments

約翰扎勒《公共輿論》(23)

我考察的民權框架下的報道基本上是但並不總是對同性戀者表示同情的。公民權利為主題的某些新聞報道涉及那些反對同性戀者權利的人。比如,演唱家安妮塔·布萊恩特(Anita Bryant)反對佛羅裏達州戴德縣宣布性取向基礎上的歧視為不合法的法令。我的研究表明大部分都可以納入以下三種類型中的某一類:

1 空軍中尉李奧納德·馬特洛維奇(Leonard Matlovich)訴訟案的報道。他試圖改變軍隊因他是同性戀者而將他開除的決定。幾天之內,三大網絡都給予這個報道極大的關註。

2 同性戀者權利的普通投票的報道。在APA投票之後,新聞媒體認為,開始於佛羅裏達州的戴德縣的普通投票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

3…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February 25, 2017 at 10:23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