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 Plus's Blog (283)

Julia「後事實」與「後真相」的時代來臨,我們還能相信什麼?

日前英國《牛津辭典》選出2016年年度英語代表字為「post-truth」-「後真相」;而德語協會(Gesellschaft für deutsche Sprache)則是選出他們的2016年德文年度字:「後事實」(postfaktisch)。後真相,或者是後真實,它們的意思並非代表這件事情沒有真實或是真相,而是人們不再重視事件的真實性。



每個人都指稱他人說謊,堅持認為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卻完全沒有顧及自己論點前後矛盾、或者完全不願意接受和自己立場相反的人所提出的理論與意見。



這樣的情況為什麼會隨著時間不斷加劇,最後甚至導致2016年發生一件又一件震驚國際社會的新聞呢?當我們的思考被情緒和不理性帶著走,後果是什麼?所以2016年的政壇和國際社會上,才會發生那麼多讓眾人跌破眼鏡的新聞發生。



菲律賓總統選舉、緊接著英國公投脫歐、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由川普獲勝,事前深信不會發生的事情都發生了,而且是發生在全世界的每一個地方或是角落,無一倖免。…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28, 2018 at 3:00pm — No Comments

雷頤:歷史的“靈感”——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下)

隨後的三個星期,他一步都沒有離開房間,已完全如癡如醉,吃飯時也不停地寫譜,經常淚流滿面,浸濕手稿,最終完成了全部創作。演了獲得巨大成功,面對眾人祝賀,他只是謙卑地低聲說道:“不過,我更相信是神幫助了我。”他並且宣布,演出這部作品自己永遠不收一分錢,所有的收入都捐給病人和身陷囹圄之人,“因為我自己曾是一個病人,是依靠這部作品治愈的;我也曾身陷囹圄,是它解救了我”。以後每年春天他都要親自指揮《彌賽亞》的演出,直到老年雙目失明也不例外,並且信守諾言,收入全部捐出。“他在世間取得的勝利愈偉大,他在上帝面前表現得愈恭敬。”《彌賽亞》實際成為韓德爾的靈修聖品,此後他又源源不斷譜出多部聖樂。這時,他的創作已經不是為了世俗的成功,而是為了內心的信仰。信仰,使他超越了自我。…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28, 2018 at 12:07pm — No Comments

雷頤:歷史的“靈感”——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中)

不過,命運有時也會殘酷把人捉弄,讓人只成為“一夜之間的天才”。

1792年4月25日,大革命中的法國向普魯士和奧地利宣戰的消息傳到斯特拉斯堡。這座與德國鄰近具有戰略意義的小城立刻沸騰起來,到處是激動的人群在演講、喊口號,要求報名參軍。而負責鼓動市民的市長感到還缺一些雄壯的歌曲,便請他認識的一位喜歡音樂的年輕工兵上尉魯熱是否願意為明天出征討伐敵人的“萊茵軍”譜寫一首戰歌。魯熱為到處彌漫的愛國熱情感染,爽快答應下來。…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28, 2018 at 11:48am — No Comments

雷頤:歷史的“靈感”——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上)

出生於1881年的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不僅在小說、詩歌創作方面聲名卓著,在人物傳記、歷史特寫方面更是名震遐邇,《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就是他的十二篇歷史特寫集。此書於1928年出版時雖然僅收五篇,但立即就遍及所有學校,印數很快就高達25萬冊,並被譯成多種文字。由於茨威格是猶太人,希特勒上台後茨威格的所有著作都被列為禁書,此書自不例外。茨威格本人也於1934年受納粹迫害流亡國外,這位充滿博愛精神的大師眼見戰火紛飛,人類彼此互相殘殺,最終對人類前途悲觀失望,於1942年與妻子在巴西雙雙自殺身亡。就在他去世不久,就有出版社在1943年將此書再版,並由五篇增補至十二篇,以後仍不斷再版,至今在世界仍擁有大量讀者。逾一個“甲子”仍暢銷不衰,足見此書魅力之強大。…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28, 2018 at 11:48am — No Comments

杜慶春:二〇一五年中國電影的井噴與混沌(上)

一個時間點,離得遠些,我們才能知道它在某個進程裏的位置。或許十年之後再看中國電影在二〇一五年發生的一些狀況,我們會發現有很多信號原來如此強烈,而當時並沒有太當一回事;很多當時自以為是的熱鬧討論,其實倒不過是過眼雲煙。

當我們對一個時間點評頭論足的時候,其實是認為中國電影的生產和消費似乎有個坐標系可以參考。當然,這裏還包含著一個更大的假設,就是我們能夠為“某個進程”找出一個演進的脈絡。其實,只不過是我們選擇了一個歷史發展的動力模式,並以之對未來抱有強烈的自我預期。即使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我們找出了今天的一個潛在的脈絡,也仍然和今天梳理出過去發生的事情的內在邏輯一樣,都在於我們希望明天會更好。…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28, 2018 at 11:34am — No Comments

杜慶春:二〇一五年中國電影的井噴與混沌(下)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28, 2018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杜慶春:二〇一五年中國電影的井噴與混沌(中)

中國電影在當下電影消費的供需關系中,供給嚴重滯後於消費需求,電影的內容生產處於類型突圍、倫理松動、想象力突破的幾個關鍵要素的挑戰和機遇並存的時期。下面,我試圖提示幾個看似混亂相處,其實包涵著多元性前行的基本信號。





一、文化更替與敘事傳統…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28, 2018 at 11:28am — No Comments

戴錦華:中國社會文化面臨整體坍塌(下)

第五代歸來:特質已經喪失我對他們不再有期待(《歸來》)

北青報:今年第五代導演都有作品,但張藝謀的《歸來》,當時你對它有個非常激烈的批評,認為它就是個“爛片”,跌出了下限。現在還這麽認為嗎?…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28, 2018 at 11:22am — No Comments

戴錦華:中國社會文化面臨整體坍塌(上)

從幾個層面來看:《黃金時代》的形式和設定,先在地要求人們了解蕭紅、蕭紅的時代,她所書寫的時代,而且必須多少了解此後大半個世紀裏講述、評判蕭紅的歷史——文學史、也是冷戰、後冷戰史。



“成功”電影:非價值的、純感官的表述(《小時代》/《後會無期》《心花路放》/《親愛的》)



北青報:對比國慶檔同期上映的另外兩部影片《心花路放》《親愛的》的大賣,你覺得這折射出一種什麽樣的文化生態?

戴錦華:這兩部的有趣,在於剛好一悲一喜——中國電影市場上有傳統的兩種通俗的形態:喜鬧劇,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喜劇,和苦情戲。…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28, 2018 at 11:21am — No Comments

譚旭東《重構文學場》4 網絡媒介及其文化闡釋 (5)

第二節·網絡媒介與文學的身份危機

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國成為電視大國。進入新世紀後,中國又成為了世界上的網絡大國。2008年7月24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MC)發布了《第2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網民數量達2.53億,首次大幅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網民中接人寬帶比例為84.7%,寬帶網民數已達到2.14億人,寬帶網民規模為世界第一;我國CN域名注冊量也以1218.8萬個超過德國.de域名,成為全球第一大國家頂級域名。報告宣稱,三項重大突破已顯示出中國的互聯網大國規模。…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14, 2018 at 6:23pm — No Comments

譚旭東《重構文學場》4 網絡媒介及其文化闡釋 (4)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14, 2018 at 6:20pm — No Comments

譚旭東《重構文學場》4 網絡媒介及其文化闡釋 (3)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14, 2018 at 6:20pm — No Comments

譚旭東《重構文學場》4 網絡媒介及其文化闡釋 (2)

一、極具影響力的網絡文化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有有益於人類發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類利益的一面。網絡作為信息社會的技術新生兒,也毫不例外地具有這種科技產品的雙面特征。網絡文化對成長中的少年兒童的積極影響是可以看到的。網絡的自由性、平等性催生了兒童的現代觀念,網絡的豐富性拓寬了兒童的求知途徑,網絡的超時空性擴大了兒童的交往面,網絡還為兒童創造了脫穎而出的機會。但網絡對青少年成長的負面效應也是有目共睹的,如黃色信息、危險的網戀、網絡犯罪、網絡遊戲癮等問題的出現,就讓社會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而擔憂。…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14, 2018 at 6:19pm — No Comments

譚旭東《重構文學場》4 網絡媒介及其文化闡釋 (1)

第一節·網絡媒介及網絡文化的內涵



電話、電視和網絡等電子媒介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人的思維和行為,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大衛·萊昂在〈後現代性〉一書第二版前言中,有這麽一段開頭:即使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後現代氣息,但現實終歸還是現實。此時,我們蜷縮在一塊原木前頭,借著燭光寫這篇前言。這倒不是出於浪漫。一場反常的冰雹風暴摧垮了安大略湖東部和魁北克一帶的樹木和電線桿,給現代便利設備帶來災難性的影響。沒有電,沒有電話,沒有互聯網,也沒有收音機或者電視,因為地方臺、有線網絡和轉播站也都被吹倒了。然後,吊詭的是,我們這兒的境遇在其他地方早就是一個新聞事件了。那是一種後現代的扭曲:自己周邊發生了什麽,別人比我們更清楚。…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14, 2018 at 6:19pm — No Comments

譚旭東《重構文學場》3 電視文化的圖像革命(4)

四、圖像革命的再思考…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14, 2018 at 6:12pm — No Comments

譚旭東《重構文學場》3 電視文化的圖像革命(3)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14, 2018 at 6:12pm — No Comments

譚旭東《重構文學場》3 電視文化的圖像革命(2)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14, 2018 at 6:10pm — No Comments

譚旭東《重構文學場》3 電視文化的圖像革命(1)

電子媒介的影響巨大,其所催生的電子文化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而深刻的。電子媒介產生後,信息的傳播方式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麥克盧漢所提出的“地球村”的概念,就說明了電子媒介時代,傳播速度的迅捷促使了地球空間實質上的變小,人們足不出戶就能第一時間知曉地球很遠的地方發生的事情,而且能夠和遠隔萬里的人自如地交談溝通。今天的電子媒介和電子文化的社會現實也確實證實了麥克盧漢的文化預言。正如張法教授所說的,“電子媒介產生以來,與視聽形象相關的三種重要的電子媒介,即電影、電視、電腦,一方面對全球美學、哲學、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又成為美學、哲學、文化的歷史變化的一種表征”。無疑,從某種程度上說,當代“日常生活審美化”和“審美日常生活化”都是與電子媒介緊密相關的,電子媒介文化不但是當代審美文化的重要部分,而且還是其主導者和型塑者。以下就電視文化的圖像革命做一些思考與闡述。…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14, 2018 at 6:10pm — No Comments

譚旭東《重構文學場》2 電視文化的實質分析 (下)

二、消費文化…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14, 2018 at 6:06pm — No Comments

譚旭東《重構文學場》2 電視文化的實質分析 (上)

要認識電子媒介及其導引的文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有必要先認識電視和電視文化的實質。美國學者戴安娜·克蘭認為:“電視構成了一種文化活動場所,這個文化活動場所在建構現實和闡釋重大事件和社會變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麽,電視和電視文化的實質是什麽,它對童年概念和兒童的影響究竟有哪些方面呢?這是我們必須思考並盡力找到答案的問題。…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February 14, 2018 at 6:06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