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 庫's Blog (199)

陳力川譯·埃德加·莫蘭:教育的七個黑洞(6)

第六個黑洞是傳授人類的理解。理解不僅在不同宗教之間,不同文化之間是必要的,在我們之間也是必要的。令我非常驚訝的是,即使在同一個家庭當中,在父母和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互不理解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為什麼由於我前面談到的某些進程,自我欺騙,自我辯解,極端自我中心,發生爭論和家庭糾紛時缺乏理解力,這一切產生了一個惡性循環,一個人的憤怒引起另一個人的憤怒,而不是停止辱罵別人。如果不系統地、具體地進行理解教育,怎能期待人際關係哪怕些許改善呢?

 …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ugust 10, 2021 at 10:33am — No Comments

陳力川譯·埃德加·莫蘭:教育的七個黑洞(5)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July 10, 2021 at 12:30am — No Comments

陳力川譯·埃德加·莫蘭:教育的七個黑洞(4)

第三個黑洞是人的同一性。奇怪的是,我們的同一性完全被教育大綱所忽略。正如我對你們說過的,你們可以在生物學中了解一點兒生物人,在心理學中學到一點兒人的心理,等等。但你們知道人的真實存在是不能撕裂的。…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July 8, 2021 at 12:30am — No Comments

陳力川譯·埃德加·莫蘭:教育的七個黑洞(3)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July 5, 2021 at 12:30am — No Comments

陳力川譯·埃德加·莫蘭:教育的七個黑洞(2)

在文化方面,尤其是在僵化的社會,有一些觀念被當作不可辯駁的事實強加於人,這些觀念在人的童年就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銘刻…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July 4, 2021 at 12:30am — No Comments

陳力川譯·埃德加·莫蘭:教育的七個黑洞(1)

【埃德加·莫蘭(Edgar Morin)法國當代著名思想家、法國社會科學院名譽研究員、法國教育部顧問】



據我觀察,在知識的傳授中,有七個黑洞,也就是說七個基本問題,它們或被肢解,或不為人知。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皆如此。所以,我做的建議同樣適用於這三級教育,當然根據等級不同可以靈活掌握。…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July 1, 2021 at 12:30am — No Comments

何帆《變量3》:本土時代應對危機的三種能力(下)

文|楚汐

誠如比亞迪這樣,因外部壓力而倒逼出自身潛力的案例,在本書裏也是不勝枚舉。何帆老師借由這些真實生動的案例,意在告訴我們,喚醒本土力量,可借助於“變形金剛式”的創新思路,即激發—轉化—重啟,並由此總結出三大法則:

 

1,如果前面有兩條路可以選,選那條更難走的路;

2,如果遇到了新的勁敵,去武器架上找你最趁手的那件舊兵器;…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February 4, 2021 at 10:54am — No Comments

慕課:到了2021年,活得下去嗎?

“目前國內做得好的慕課,大多是老師講得好,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學生願意學,第三步是學生能學會,第四步是想學什麽都有可學的好課程,這是慕課發展的四重境界。”

“真正懂得心理學,你就會知道挑哪個顏色的衣服,能讓人第一眼就喜歡上你……”在南京大學慕課《心理學與生活》101秒的課程簡介微視頻中,南京大學副教授陳昌凱生動地介紹著這門曾摘得南京大學疫情期間慕課人氣桂冠的課程。還未開學,這門課程已有33,953名網友報名。…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January 25, 2021 at 4:19pm — No Comments

何帆《變量3》:本土時代應對危機的三種能力(上)

文|楚汐



2018年,經濟學者何帆在山東省安丘市石埠子鎮孟家旺村的兩顆銀杏樹前發了一個宏願:在未來30年,要每年寫一本書,記錄中國的變化。

他說,過去的歷史多是 “長河模式” 記錄體,顧名思義,描述一個相對漫長的(比如 3000 年)時間長河裏的歷史變遷;而他要做的則是在快速運轉的當下,以 “大樹模式” ,多維度地記錄每一年的社會全貌和歷史端倪。…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January 15, 2021 at 4:00pm — No Comments

何帆:改變?太奢侈了(5)

六、年輕人要想清楚3個問題



我剛剛提到說,越來越多的人會明白,靠奮鬥改變命運這種信念是經濟高速增長時才有的奢侈。

比如人工智能是未來大趨勢,人工智能有好的一面,也會讓人產生失業的擔憂:人們擔心新技術會拉大財富鴻溝,帶來階層固化問題。

我認為,階層固化問題不應該被過度解讀。因為從人類社會大歷史角度看,也很少有能夠從底層直接蹦到最高層的。…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May 31, 2019 at 5:03pm — No Comments

趨勢在小鎭教育裏

2018年《時間的朋友》知識跨年演講,羅胖特別推薦了一本書:何帆老師寫的《變量》,提出了“小趨勢”這個概念——影響趨勢的趨勢,帶來改變的改變。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社會快速發展,未來社會的變化也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發展息息相關。

作者提到了五個變量:大國博弈、技術賦能、新舊融合、自下而上、重建社群。分別用一章內容和親身觀察的案例來解釋這五個變量。引用書中的一些帶給我啟發的案例來聊聊我眼中的“小趨勢”。

 …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pril 18, 2019 at 9:57pm — No Comments

何帆:改變?太奢侈了(4)

五、敢問路在何方?



草莽英雄們可以對此熟視無睹,但年輕人要想出路。

舊的事物會被清除,新的事物也會落伍,你需要去尋找的是能夠帶來“反轉”的“新新事物”。

舉個例子,在高科技領域裏,廣州有個無人機公司叫極飛,邀請我去看他們無人機的應用,說去的地方有點遠。我想廣州的公司,遠能遠到哪裏去呢?無非韶關。結果一下子把我帶到了新疆。…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pril 12, 2019 at 9:32pm — No Comments

何帆:改變?太奢侈了(3)

2.中國真正優勢:應用技術領先

 

發展核心技術當然很重要,但不能忽視我們真正的優勢——發展應用技術。

勞動力成本在上升,原材料價格在上升,環保的壓力越來越大,現在越來越難以把成本降低。如果沒有辦法繼續把成本降低之後,中國的企業還有什麽創新的優勢呢?我們在2018年至少看到兩個小趨勢,中國的兩個紅利。…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pril 12, 2019 at 9:31pm — No Comments

何帆:改變?太奢侈了(2)

慢變量就是這樣一種一旦打開就無法合上的趨勢。有了電,就有了家用電器,婦女的家務勞動才大幅減少,才能夠大幅進去勞動力市場;有了電,就有了電梯,有了電梯,才能蓋摩天大樓,人們才能更加密集地居住在城市裏;城市化會帶來公共衛生設施的改善,公共衛生設施的改善又大幅延長了人口的預期壽命。

這就是慢變量的威力。

 

戈登教授的思路給了我們啟發。如果你觀察過去30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只要去看三個最重要的推動力就行:工業化、城市化和技術創新。中國過去只有第一產業,也就是農業。工業化帶動了第二產業,城市化帶動了第三產業,而技術創新改變了所有產業的面貌。…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pril 12, 2019 at 9:28pm — No Comments

何帆:改變?太奢侈了(1)

筆記君說:很難再有像以後的30年這樣令人激動人心的歲月了。

如果說2018年企業已經感受到經濟寒冬,但這僅僅是上半場。

2019年是一個新的開端。

 

過去的一年,人們感受到中國經濟遇到的各種沖擊:中美貿易摩擦、經濟增長回落、股市下跌。他們會感到焦慮和擔憂。舊路標已經消失,新秩序尚未出現。…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pril 12, 2019 at 9:22pm — No Comments

特色小鎮的社群活力(下)

何帆在新書《變量》裡也提到了阿那亞,還有其他類似阿那亞的社區,他說不同的社群,給人的感覺很不一樣,在阿那亞你看不到廣場舞,因為大家不喜歡也就不讓跳了,可是其他社區主要業主是老年人,他們不僅跳還要簽到去跳。



這是何帆提到的五個小趨勢裡的其中一個——「重建社群」。




重建社群的背後其實是想要重建信任,以及對親近關係的一種期待。




你已經看到,他們都有重建社群的願望。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種與人交流和溝通的願望,只是這種願望被壓抑太久,我們好像已經忘記了。(1)…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pril 12, 2019 at 8:59pm — No Comments

特色小鎮的社群活力(上)

原题:在阿那亞,看見社群的活力|《變量》裡的小趨勢



我們必須建立一種社群生活,才能更好地發現自我。 – 何帆



「阿那亞」是一個房地產項目,座落在離北京最近的海邊,第一次聽到阿那亞,是在混沌大學的課上,創始人馬寅介紹他如何運營。




能到混沌大學上課的講者,都不是泛泛之輩,阿那亞裡的房子原本實在太偏僻,根本就賣不出去。




但現在光是社區裡的民宿,一天就要3000元人民幣,整個區域的服務類收入高達五億,房地產銷量賣了70%。…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pril 12, 2019 at 8:56pm — No Comments

魏 華·論杜威美學中的“一個經驗”(AN EXPERIENCE)(5)

藝術在杜威那裏被理解為一種經驗的張力,而不是一個實體,一個物質對象。我們欣賞一件藝術品,並不是欣賞其物質形式,而是通過作品這個中介體驗到藝術家的一個經驗,體驗到藝術家為之陶醉的巔峰體驗。同時,日常經驗也具有審美意義,日常經驗也可以發展到一定的高度。需要注意的是,杜威並不是想將藝術等同於生活,而是要恢復兩者的聯系。因為在優秀的藝術作品中的一個經驗可以成為生活中經驗的範本。因此,他認為,藝術哲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恢復作為藝術品的經驗的精致與強烈的形式,與普遍承認的構成經驗的日常事件、活動,以及苦難之間的連續性。”[22]…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pril 11, 2019 at 3:13pm — No Comments

魏 華·論杜威美學中的“一個經驗”(AN EXPERIENCE)(4)

另一方面,審美欣賞也不是被動地接受。感知(perception)並不等於認知(recognition),認知往往服務於審美之外的其他目的。比如我們在街上認出某人,往往不是為了欣賞而是為了向他打招呼。當我們遇到一個不認識的人時,知覺便取代了單純的認知。單純的認知總是滿足於為對象加上合適的標簽,由於其太容易實現,因而很難激起有機體的興奮。審美感知與認識則不同,它是有機體與對象之間持續的相互作用,是一種創造行為。“為了進行感知,觀看者必須創造他自己的經驗。並且,他的創造必須包括與那種原初的創造者所經受的經驗類似的關係。”[18] 也就是說,為了形成一個經驗,欣賞者也必須像藝術家那樣進行整體成分的調整。 





四、“一個經驗”美學思想的意義…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pril 11, 2019 at 2:21pm — No Comments

郭道成·中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美育觀

陶行知未來得及系統地研究美學理論,但在他的教育實踐中,一直提倡用“美”來育人,即是美育。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先進之處,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之處。

陶行知的美育思想特點之一是認為美育既是手段更是目的。當今在教育改革中,人們都在呼喚美育,提倡“以美育人”,就是通過美育促進德、智、體的全面發展。但這僅僅把美育當作手段或工具而已,而陶行知的美育思想還提倡“以美立人”,要“創造真、善、美的活人”(引自《陶行知教育文選》298頁),這說明美育既是手段也是最終目的,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展,就是創造真善美人格的具體要求。



                                                                                   …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January 20, 2019 at 2:44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