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aty 蘋果's Blog (164)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印度建築文化之觸思 2

我看了那麼多印度中世紀廟宇之後,認為我國密簷塔的來源是它們的前身。現在的廟宇,大多建於八世紀之後,當然不可能是模仿的對象。但依據歷史發展的原則,在既有形式之前,一定有類似的建築。在南北朝時代,我國與印度的交往很多。撰寫於六世紀的《洛陽伽藍記》,記載了若干僧人往西土考察的故事。也記載過印度饅頭形的佛塔(窣屠婆)。我想中國塔既然可以自漢代的望樓取樣,這些往印度留學的僧人,看多了印度的方錐形廟,難免混淆,把它當作塔而抄襲過來。這種式樣的「張冠李戴」,在形式轉換期是很平常的。…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December 20, 2019 at 5:29p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印度建築文化之觸思 1

到印度去看看是我多年未實現的願望。在年輕的時候,到歐美旅行,幾次打算去印度,都因申請簽證被拒絕而不能達到目的,為此我一直耿耿於懷。前幾年印度政府的態度開始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成果所融化,有不少朋友陸續組團往訪,可惜我一直抽不出時間;這次勉強成行,雖然沒有完成全程而中途返國,大部分旅程又都在瀉肚,對我來的目的來說,已經相當滿意了。…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December 20, 2019 at 5:27p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日本人視藝術為社會公器

我深為感動,以所展文物看,這位企業家應屬於中小型者,並沒有收藏一級古物的能力,居然以其所好,闢室展覽,既不出賣,又不收費,可以反映日本人把藝術視為社會公器的態度。

日本企業界這樣熱中於藝術,確實是日本民族浪漫性格的反映,日本是不折不扣的藝術的民族。他們不分階級與貧富,人人都愛美的東西,甚至平凡的生活用具,環境中的點點滴滴,都有人費心機去美化一番,對於美術,他們更是抱著崇拜的心情。世界上恐怕只有日本人會花幾萬元買隻茶杯使用,也只有日本人的住家中有固定的懸掛字畫的位置、擺設陶瓷或插花的位置。日本人的愛好整潔,是國人所熟知的了。…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December 17, 2019 at 3:30p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海外的中國吃 2

這次來到巴黎,算算已離台北一週,很想吃點中國東西。同行的高先生不動聲色,不甚知道他是否想念中國菜,但是我提議,他立刻附議,並在旅館附近找到一家。進去坐定,發現服務人員都說一些中國話,心裏稍微落實些。然而拿出菜單來看,不禁又多一層疑慮了:因為完全沒有中國字。過去一些「痛苦」的經驗一一回到心頭,因此雖經服務生一一解釋,仍然半天下不了決定。到後來,我們商量決定了一個原則,就是吃點最普遍的東西,幾乎使他們沒有出乎中國菜習慣做法的機會。我們決定吃炒麵,喝酸辣湯,點過以後,台北廣東飯館裏牛肉炒麵的味道通過想像觸動了我的味覺,把我的口水都逼出來了。

 …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December 7, 2019 at 1:06a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海外的中國吃 1

過去若干年來,基於不同的因緣,常常到歐美各國去旅行。每次出國所共有的經驗,就是隨時想吃中國菜館。外國的食物亦各有風味,尤其的歐洲,各國均有其獨特的歷史,飲食為文化的表徵,不論在色、香、味各方面當然都有值得我們尊重的地方。然而以我們自己的肚子對飲食的反應來說,卻是貨真價實的民族主義者,不論外國菜多精緻,多講究,多美味可口,對於真正的中國人,偶爾一試可以,應付場面可以,甚至為時勢所迫,長年以洋食物果腹也可以,要使自己的肚子滿意,則非中國菜不可。

這種情形越上了年紀越嚴重。年輕的時候,背著個包里到處遊蕩,幾個月間嚼著各種古怪的食物,總覺得是對各國文化的一種親身的體驗,雖不十分可口,但興致勃勃,並不甚理會肚子的委屈。年紀大了,傳統的力量在體內復活,一切都是中國的好,對於外國飲食,只能勉強接受,幾天不吃中國菜,幾乎是不能忍受的。到了緊要的時候,不但不再挑剔甚麼館子,只要看到招牌上的兩個中國字,就毫不猶豫的撲上去了。…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December 7, 2019 at 1:04a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印度之行印象 4

五、難得的民主政治

這使我立刻想到印度近代史的發展了,印度的革命是經由非暴力的方式磨出來的。用綿羊的軟功驅走獅子,是很不容易的。二次大戰以後,印度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雖然歷經艱困,政府又無法帶領國民脫離貧困與飢餓,然而民主制度依然完好的存在,成為印度知識分子最感到驕傲的話題。…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December 7, 2019 at 12:52a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印度之行印象 2

二、骯髒的白衣



印度人也喜歡白色:白色是他們的憧憬。他們的男人穿白色的衣服。在那樣骯髒的環境中,過著最起碼的物質生活,可以想像穿白衣的人們,並沒有西方式的「純潔」的意念。白色是一個包容一切的色調,無情的顯現出現實生活中所有的汙染,穿白衣的印度人因此予人以特別不愛乾淨的感覺,使原就有民族自大感的中國人特別覺得難以忍受。…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December 7, 2019 at 12:51a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印度之行印象 1

一、全是烏鴉

早上在加爾各答的機場旅館裏醒來,晨曦透過不嚴密的窗帘,帶來幾聲沙啞的鳥啼。昨夜入關時,移民官員因禮物太少而表示的憤怒嘴臉仍然揮之不去,打開窗帘,三隻黑色的大鳥恰巧自我眼前飛過,落在前面一株不知名的闊葉樹上。我怵然而驚,這不會是烏鴉吧!那會帶來不祥的烏鴉,我只是在圖片上見過,怎會在一大早出現在我眼前呢?這不會是上蒼對我的警示吧!

那是烏鴉。當振翼而飛的時候,它永遠是一個黑影子。棲在枝上,卻有輕靈瀟灑的外形。那一只長長的「烏鴉嘴」,聲音沙啞得令人難以相信,老是忙著咬啄。它僅有的光采是深灰色的頸子上的輕微光澤。

 …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December 7, 2019 at 12:48a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印度之行印象 3

四、在街上散步的孔雀

中國人談到印度,常引為笑談的,是他們竟讓牛隻在馬路上遊蕩,並隨處排泄。不錯,在印度教中,牛是神聖的,所以不能殺戮,並且予以適當的尊重,這可以說明傳統對現代化造成障礙,但是意義並不在於此。印度人發明不殺生的哲學,發明人與萬物因輪迴之故,實乃平等的理論。他們雖未必嚴格執行,然而在印度的空氣中仍浮蕩著這種氣氛。牛隻在道路上遊蕩,不過是這種哲學在生活上的具體反應而已。

這次短短的旅行中,我因故脫隊早返,曾乘小車駛過一段長五小時的車路,自賈普到阿哥拉是印度金三角的一邊,屬於最富庶的區域,沿途農作物生產已可機械化作業,有無涯際的綠油油的麥田。然而在沿途道路上仍然時見動物遊蕩。…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December 7, 2019 at 12:30a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大原美術館收藏西洋畫原蹟

在這次匆忙的旅行中,路過瀨戶內海的一個小鎮倉敷,聞其鎮古樸幽雅,保存良好,有我們鹿港的氣質,乃去訪問了幾個小時。果然不錯。該鎮之古建築區乃沿一小河而建,長約一公里許,是明治時期的古市街,河邊以石砌岸,非常整齊,兩岸植柳,綠蔭扶疏,錦鯉游於其中。建築物為依當時資料修復,因保養良好,灰色方塊白縫,看上去好像是新建。這些店面建築均照傳統的功能開店,以供觀光客餐飲以及購買紀念品之需要。由於古雅的氣氛於今已不多見,所以遊客如織。

在這小鎮的諸多展示館中,最大的一處稱為大原美術館。對於喜歡美術的觀光客,這裏才是多花些時間的地方。門票六百元日幣,任大家排隊買票。…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July 30, 2019 at 9:01p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企業家與文化

在攝氏二十四度的八月,到日本古都奈良去訪問,多少是有點殺風景的,即使是奈良公園中的馴鹿群,興福寺相當於宋代建造的五重塔的輕靈的輪廓,也無法使訪客的心情完全進入忘我的境地。

我來奈良是為了看中共歷史博物館所展出的「中國古代科技展」,做為我們規畫中國科學展示的參考。這是我第二次看到中共的古代科技展。第一次是在美國,看他們科技博物館辦的世界巡迴展,名稱是七千年的中國科學。兩個展示主辦單位不同,名稱相近,內容幾乎是一致的。這一點使我感到失望。比如兩個展示中都有一具所謂張衡的地動儀的復原模型。一個大型的罐子,八個方向有八條龍,龍頭向下,地上則有八隻蟾蜍,張著嘴,等待地震來時,自龍口裏接下那顆珠子。我想,如果那真是當年張衡的發明,也只是一個很幼稚的發明,並沒有甚麼科學的價值。我認為類似的復原是大有問題的。…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July 21, 2019 at 7:26a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大倉集古館的石刻

自松岡美術館出來,想順便到附近的大倉集古館看一下。大倉集古館是很有名的私人古文物收藏機構,很久就想去瞻仰一番而找不到機會,難得此行有點空閒,就不打算錯過了。

剛巧天公不作美,竟下起雨來了。我們趕緊搭上一輛計程車,請他帶路,一時忘記日本計程車的本領是有限的。這位司機先生不知大倉集古館在何處,但知道有一家大倉旅社,就向那個方向前進。由於語言不通,就把該館的地址拿給他看,上面寫著區、丁、目等,他老兄顯然茫然不知如何走法。甚至連大倉旅社的大門也找不到。轉了半天,依我推想他找不到的,就請他停車在一座教師會館之類的建築前面,冒雨進出詢問。警衛室的人員很客氣,但看了地址仍然無法指出方向。難得他熱心幫忙,打了電話給大倉集古館,又搬出那一帶的地圖,才弄清楚地點。我們按照地圖,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計程車帶我們繞了一圈,距離並沒有縮短。索性買了把雨傘,踏著雨滴去尋雅了。…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June 27, 2019 at 11:55a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松岡美術館的古陶瓷

東京的門牌系統,在臺灣的中國人是很熟悉的。那就是先有區,再有丁目,再有號碼。若干年前,我第一次到東京,住進旅館就拿出一份友人的地址,請櫃臺的服務人員告訴我怎麼可以聯絡。他們說除非有電話號碼,在東京找一個陌生的住址是很困難的。東京的門牌好像只有郵政局當地的郵務員熟悉。他建議我最快的聯絡辦法是打電報。這辦法果然有效,我的朋友當晚就接到電報,第二天就打電話到旅館來了。(當時我的朋友尚在唸書,家裏並沒有電話。)

以後雖去東京多次,訪問參觀多半在事前安排好,或有朋友帶領,沒有遇到過找地址的問題。這次去東京,機票的安排困難,不得不多逗留一天,因此行程稍鬆散些。為充分利用機會,決定自行訪問幾處與中國文化有關的民間文教機構,雅興有了,就不得不面對「尋訪」的問題了。…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May 12, 2019 at 9:56p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靜嘉堂的木刻版書(下)

靜嘉堂的文庫是一座外觀平實的三、四層建築,大約是書庫的面貌吧!進口處亦很不顯眼,門是緊閉著的。按門鈴數次,才有一位女士出來詢問來由。我遞上名片,由同行的日本朋友解釋,終於得到管理人員的許可,容我們入內。

室內陰暗,是深色木板鑲裝的西式建築,一邊有壁爐,上懸創辦人的畫像。面積不大,應是明治時代的遺物。因係西式地板,我們要脫了鞋才能進去,靜嘉堂文庫為「重要文化財」,室內不准抽煙。我搞不懂是指這座房子為文化財,還是指庫內的藏書?請教那位朋友,他搖頭笑笑,根本不知道文化財為何物。

我們被引進一間明亮的大房間,有兩個大窗戶面對院落,很像當年的書房。裏面有二、三人踞案研讀。我們進門後,先要登記,然後填寫單子,要求取書查閱。這個手續似乎與中央圖書館的珍本書取閱方式相類,只是日本人在形式上顯得更加謹慎小心而已。…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16, 2019 at 8:17p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靜嘉堂的木刻版書(上)

這次去靜嘉堂文庫則是很偶然的。知道它的存在乃因翻閱讀書目錄時,發現它有相當數量的中國古版書。我並不是讀古書的人,但近年對古典風水有興趣,不時注意這方面的古書,曾在它的目錄中發現有兩部明代中葉前的木刻版風水書,因此「靜嘉堂」這個名字就一直記在我的腦子裏,後來在翻閱中國古代美術的著作時,有兩個精美的唐三彩器,下面註明屬於靜嘉堂文庫。這當然加深了我的印象。

前些時候我曾打聽取得那兩本古風水書複印本的可能性。由於與日本的學術界毫無淵源,隨便打聽一下,並沒有甚麼結果。因此使我感嘆做點研究是很困難的。這次去日本另有公務,雖然抱著渺茫的一點希望,並沒有訪問靜嘉堂的計畫。只是在聊天時,一位日本朋友問我公餘有無其他的打算,我不經意的說,如果可能,很想去靜嘉堂找兩本書,他大為驚訝,我為甚麼知道這樣一個偏僻的所在?…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16, 2019 at 8:16p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東京訪古:漆了黑色的孔廟(下)

「大成殿」是五開間單檐歇山頂,屋頂比例相當舒展,正脊兩端有非常特殊的鴟尾。灰綠色的屋瓦,黑色的柱梁,灰色花崗石的正庭鋪面,整個感覺是溫和而又嚴肅的。大殿前沒有月臺,又沒有前廊,所以顯得臺基不夠寬大。在造形的意味上與我國明清以來的孔廟確實有相當大的距離,與本省孔廟的繁瑣裝飾來比較,距離更遙遠了。…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16, 2019 at 7:51p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東京訪古:漆了黑色的孔廟(上)

東京對我好像是一個很熟悉的城市了,因為我曾經在那裏停留過多次。然而我所知道的東京,仍然是觀光客所知道的東京。一個龐大的國際性都市,有一千多萬人在裏面過著各式各樣的生活,而數百年的發展史,留下來的無數的時代的痕跡,對一個外來的過客,即使要了解一鱗半爪也是不容易的。所以這次偶然聽到東京有一座孔廟,我居然不曾去拜訪過,並沒有感到非常驚訝,只覺得有點慚愧而已。

一位日本朋友帶領我自新宿的旅社搭火車到秋葉原方向,他們的公司裏去辦事。在前一站停站的時候,我看到河川的對面山坡上是一片蓊鬱的樹木,樹叢中有些灰灰的廟宇的屋頂。他告訴我,這是孔廟。真慚愧,來東京這麼多次,為甚麼沒有想到他們也應該有座孔廟?我大感興趣,一連問了他幾個問題,他一無所知。這只是一座孔廟而已,有甚麼好興奮的?他一生沒有進去過。然而為我的興趣所感染,同意安排利用午飯的時間,到孔廟一遊。我欣然道謝。…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16, 2019 at 7:51p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巴黎的街頭畫家(下)

若干年前我初次到巴黎旅遊時,特別選拉丁區的小旅館住下,希望看到些畫家的街頭活動。我當然失望了,因為我對拉丁區有錯誤的看法。靠拉丁區一面的塞納河岸,聖母院外觀最為美麗動人,照說應該有很多畫家去畫才對。其實不然。沿著河岸石欄,有很多木製的箱子,固定在欄上,並上了鎖。我初次看到是在晚間,以為那是藝術家的畫具箱。第二天去看,發現每一個箱子相當於一個攤位,打開來,撐起棚子,就是賣觀光品的小店。其販賣品中多的是印製品與廉價的古董畫頁,自然也有些寫生畫,但已完全變質了。至於當年這裏是不是街頭畫家的集結地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類街頭畫家是我這次訪巴黎才看到的。…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16, 2019 at 7:43p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巴黎的街頭畫家(上)

一天晚上約了些朋友到頂好市場一帶去吃飯,發現在那座三角形的小廣場擠滿了人群,原來大家圍觀的是所謂街頭畫家的攤子。

對於街頭畫家,我知道的實在不多,但是在國外旅行卻也常常看到。街頭畫家大概都是落魄的畫家。在通都大邑中,有各種階層的藝術家為各階層的人士服務。博物館級的美術家,功成名就,下筆萬金,過著帝王式的生活。畫廊級的美術家,有相當的中產階級的市場,繪畫就是產品,也能享受到富裕社會的種種利便。然而又有些畫家,尚徘徊在畫廊之外,或懷才不遇,或學而無成,或自願經受貧窮生活的煎熬,就成為社會上的浪子,過著所謂波希米亞人的生活。…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April 16, 2019 at 7:42p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歌德與席勒

主人發現我對歌德有興趣,就提議到受歌德影響最大的威瑪去。威瑪,是我早知名的城市,但我知道的只是希特勒德國以前的威瑪共和,以及我的本行。在二十世紀初,現代建築大師葛羅培在這裏設立了第一座包浩斯建築學院,為世界的設計界開創了新頁。歌德與威瑪的關係我卻一無所知。 

原來歌德在二十六歲就到了威瑪,出任當時公爵的部長,受到信任,後來就以威瑪為家了。他在這裏鬧戀愛、生孩子、交朋友、寫文章、做學問,留下了不少的事蹟。四十歲左右,他結交了席勒,當時他以自己的影響力,硬把沒沒無聞的席勒介紹給附近的耶納大學做兼任教授。他們以後若干年間,直到席勒去世,互相討論文學、藝術、戲劇的理論,來往的信件,幾乎無日無之,後來裝訂成四大冊,乃德國文學史的一段佳話。歌德的生性是浪漫的;他在去威瑪前就寫了《少年維特的煩惱》。而在認識席勒後,就傾向於古典主義,直到席勒去世,他才恢復浪漫作風。…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March 4, 2019 at 10:12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