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017 Blog Posts (364)

梁文道·一個擬仿物很無聊地死了——忘記布希亞

拜託,可別再以為後現代主義是種很時髦的東西了,它被宣佈完蛋過很多很多次了。今天再說後現代主義,我們應該帶著懷舊的心態。所謂「懷舊」,按照剛去世的「後現代巫師」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說法,不是懷念一些我們失去了的美好事物,而是懷念一些根本從來就不存在的東西。例如每一座迪士尼樂園裏的景點「南方小鎮」,那種漂亮和諧溫暖的小社區,你以為它們真的曾經在歷史上出現過嗎?不,根本沒有,它們只不過是一種「擬仿」,一種沒有原始正本的擬仿。懷舊後現代主義,你會發現它最有意思的地方正是它好像從來都不存在。幾乎每一個被人公認是後現代思想家的大師,都想和這個不榮譽的稱號劃清界線。德希達、德勒茲、傅柯甚至李歐塔,全都否認自己是「後現代主義者」。就連「最後現代」的布希亞都說:「大家該去問問『後現代』和『後現代主義』這些字眼可有任何意義,至少我覺得沒有」。…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December 9, 2017 at 9:44am — No Comments

顏亮一·歷史地景在當代城市中的意義

從都市發展的角度來看,歷史地景[1]對城市的意義及重要性,總是隨著時空的脈絡而有所不同的。那麼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時空脈絡下,歷史地景對城市有何重要性呢?它對城市的發展又有什麼可能的貢獻呢?這兩者正是本文所要探究的問題。

首先,本文認為歷史地景在當代城市中最重要的意義乃是作為觀光與旅遊發展的工具。二次大戰以後,歐美諸國的社會與都市一方面快速地進行現代化的工程,另一方面在其中生活的中產階級卻不斷地在找尋前現代的旅遊景點。何以如此呢?…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December 8, 2017 at 11:30am — No Comments

顏亮一·文化地景概念初探

1. 何謂文化地景



自從1992年的世界遺產公約(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中正試認定文化地景(cultural landscape)是屬於文化資產的一類,並列為保護的對象後,文化地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成為都市規劃、建築、景觀建築及人文地理學等空間學門所關注的研究主題。

然而不同學術領域甚或同領中不同的學者在使用這個措詞時往往指稱的是不同的內涵。換句話說,儘管文化地景在學術論述中常可見到,但是文化地景的涵義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這個情況其實不是台灣學界獨有的,而是國際學術界共同的現象。由於文化地景的定義如此分歧,因此也造成了研究者之間溝通對話的困擾。…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December 8, 2017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劉亞秋:從集體記憶到個體記憶 (4)

(三) 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的共謀關系



我們可以從布迪厄的解放社會學那裏得到啟示:個體記憶與集體記憶之間的關聯可能是共謀的。

在布迪厄等看來,社會學的解放性和慈悲性在於,“使那種未被闡述、倍受壓抑的話語昭然若揭……協助被訪者發現和表述他們生活中所存在的慘痛的悲劇或日常的不幸背後所潛藏的規律,幫助他們擺脫這些外在現實的禁錮和襲擾,驅散外在現實對他們的內在占有,克服以‘異已’的怪獸面目出現的外在現實對人們自身存在之中的創造力的剝奪”(布迪厄、華康德,1998:263-278)。…

Continue

Added by Marketing Link on December 5, 2017 at 4:3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