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求运,我求韵。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32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iPLOP on July 19, 2021 at 9:49am


陳丹燕·路上的物質與精神:書


此生,我的第一次長途旅行是去日本,在1990年春天。到了長崎後,某一天,站在舊港口的山坡上,眺望港灣中泊著的大小船隻。那一日陽光燦爛,港外的東中國海,帶著淺淺的藍色,以及紗一般的水汽。我心中《蝴蝶夫人》的曲調沖天而起,突然很想再仔細讀讀普契尼在《晴朗的一天》裏到底寫了什麼。然後,我也突然想再讀讀歷史書上如何描寫“黑船來襲”事件。

從那次以後,多年來,我總是帶著幾本小說書去做長途旅 行。

在都柏林時帶喬伊斯的書,在維也納時帶茨威格的書,在巴黎讀巴爾扎克的書,去慕尼黑前找出托馬斯·曼的中篇小說帶上,在聖彼得堡讀托爾斯泰的小說,在鐮倉則可以重溫夏目漱石和三島由紀夫。最好的,是在圓覺寺的樹林旁再讀夏目漱石的《明暗》,這寺院正是夏目年輕時代療養肺結核時靜養的寺院,黃昏時分,天光漸暗,寺院園子裏的燈幽浮般地升起,也看不清書頁上的字,所以將《明暗》放在腿上,默默四望。在古老的鐮倉寺院中,至今仍能感受到夏目漱石遺留下來的氣息,那種對漸漸消失的武士精神的追憶:克己,精神至上的潔癖和對死的禪意。我第一次讀《明暗》時,恰好是年輕時代一個上海渥熱的夏天,厚厚一本黑面子的書,插在我家書架的最高一層,與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集和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放在一起。如今那個書架,那間有西窗的小屋子,都已蕩然無存。

我帶去旅行的那些書,大都還是二十年前後的舊版本,版權頁上的書價大多只有幾元人民幣,或者幾十塊台幣。如今看來,真是驚人地便宜。時代喧囂巨變,在遙遠的異鄉重讀多年前讀過的小說,這種時間和空間上奇異的重逢樂趣,真讓人忍不住追逐。我想,這是八十年代的中文系學生的某種嗜好。那些書我在少年時代已經讀過,如今,在故事發生的城市,用一個中年人的心境重讀,好像經歷穿越時空的旅行。

因此,漸漸地,我更喜歡在一處地方多住幾天,讓自己無所事事起來。在那樣的上午,夾著一本書和一盒便當,找個書中描寫過的地方,去靜心讀讀書。

我的少年時代,世道禁錮,個人毫無希望,倒是保護了一顆可以靜心讀書、無限幻想的心。在陌生的城市裏好好讀一本書,好像就回到少年時代那樣地無欲無求,又充滿了幻想和好 奇。

閱讀是如今僅存的幾項古老的享受之一,帶著古老時代的奢侈氣息。享受這樣的樂趣,需要有閑暇;有自幼建立起來的閱讀習慣——不為功利,只事消遣;更要手邊就有經得住反覆閱讀的小說。大多數的小說經不住一個人在二十年後再讀,經不住一個人將它帶到故事的發生地細讀,更經不住一個同是作家的人這樣讀了又讀;帶一本書去故事發生的那個城市,冬天下大雪的晚上,坐在喬伊斯橋對面的酒館屋檐下讀《死者》,萬籟俱寂的中午,一地白晃晃的陽光,握著《城堡》找到黃金小巷對面的小飯館,坐下來,聞到牛肉湯的香料氣味,這是在都柏林和布拉格重讀的書。樸素無華的60克新聞紙早早就發黃了,心無旁騖的裝幀讓它不得不靠自己散發的精神芬芳吸引知音,計劃經濟時代的書籍就是這樣地鄭重與呆板,以及自尊。

中年以後,我的旅行常常身心分開行事,就好像狄更斯《雙城記》的著名結構那樣,最終才在一個拱形結構的頂端合二為 一。

那時,我面前的城市突然顯現出一種只有小說中才能存在的氣氛,好像整個城市和那裏的日常生活,陌生的人們,房屋,樹木,寫著陌生姓氏的鐵皮信箱,一切都沐浴在造物主慈悲的目光中,變得充滿隱喻和意義,解釋人生各種的箴言如雲朵與氣味般浮現於街頭巷尾,或者突然飛離窗洞的白色的大鳥。這個城市,就這樣永遠留在了我的心中。

與自然留在我心中的方式不同,城市是以小說般的人物,刻畫,富有深意的故事和數學般精巧的結構,在現實與虛構中搖擺不定的感知留在我心中,成為我精神的一部分的。

在我的旅途上,自然與上帝在一起,那時我是萬物中的一個生物,而城市則與小說在一起,那時我是結構中的一個環節。

在一家上海郊外的舊貨鋪裏,我見到過一塊舊匾,上面刻著這行燙金的大字,“雪夜擁袈讀禁書”。飛揚的柳體,有著無限的清秀和遼遠,以及縱情神遊的自由。那是從前江南讀書人閱讀的趣味,我是變了的。不過保留了一點點不那麼好對付的口 味。

有時一去萬里,真是只為找到一張安靜的書桌。(原載:愛墾網)

Comment by iPLOP on July 16, 2021 at 9:58pm


奧登《散步》


當我要散佈一件醜聞,

或者向路另一頭的某人
歸還工具,出借書籍,
我選擇此路,從這裡走到那裡。
之後返回,即使
與來時的腳印相遇,
那路看上去卻全然若新
我打算做的現在已經做成。
但我避開它,當我作為
一個散步者散步只為散步;
其中所涉及的重複
提出了它自身不可解答的疑處。
什麼樣的天使或惡魔
命令我恰好停止在那一刻?
假如再向前走一公里
又會發生什麼?
不,當靈魂里的騷動
或者積雨雲約請一次漫步,
我挑選的路線轉彎抹角
在它出發的地方結束。
這蜿蜒足跡,帶我回家,
我不必向後轉,
也不必回答
究竟要走多遠,
卻讓行為成為規範,
以滿足某種道德需求,
因為,當我重返家門
我早已經把羅盤裝進盒子。
心,害怕離開她的外殼。
一如在我的私人住宅
和隨便哪條公共道路之間
都要求有一百碼的距離,
當它也被增加,就使得
直線成“T”,圓形為“Q”。
讓我無論晴天雨天
都稱這兩樣散步全然屬已。
一條無人旅經的鄉間小徑,
那裡的印痕並不合我的鞋,
它十分像我所愛的人留下,
而且,在尋找著我。


作者簡介

奧登,1907年生於約克郡。1922年開始寫詩。1925年入牛津大學攻讀文學。30年代他以第一部《詩集》成為英國新詩的代表;被稱為“奧登派”或“奧登一代”的詩人,又是英國左翼青年作家的領袖。1936年出版代表作詩集《看吧,陌生人》。1937年赴馬德里支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發表長詩《西班牙》。次年訪問中國。與衣修午德合著《戰地行》。1946年加入美國籍。後期作品帶有濃重的宗教色彩,主要詩作有《阿喀琉斯之盾》、《向克萊奧女神致敬》、《在屋內》、《無牆的城市》。奧登被認為是繼葉芝和艾略特之後英國的重要詩人。晚年常在紐約和奧地利鄉居。1953年獲博林根詩歌獎,1967年獲全國文學勳章。 1973年9月29日病逝於維也納。

Comment by iPLOP on June 21, 2021 at 11:53am


沈宏非·電腦點菜無趣透了

“電腦點菜”,是臺北一家中餐廳推出的新鮮玩藝。這玩藝玩起來是這樣的:客人按菜譜點菜,服務生將編碼指令輸入手上的一具PDA,交換給櫃臺上的PC,再由PC將有關數據傳輸到廚房裏的印表機印出。據說,此舉不僅加快了點菜速度,且深受顧客歡迎。

數字化生存的倡導者,又得到了一個大好佐證。不過在我看來,這無非是餐飲業在日趨慘烈的競爭下,企圖以電腦化包裝來殺出一條血路的努力。與其說這是數字化生存,倒不如讀作“為求生存而數字化”。正如飛行已經將“旅行”異化為“運輸”,對於速度的追求, 代價可能是對食客獨享的一種微妙樂趣之剝奪。這樂趣就是等待,它不僅是餐館(麥當勞以及具有相似速度者除外)得以存在的關鍵理由,而且也是在家吃飯與外出吃飯的重大區別之一。(沈宏非《吃吃在等》)

Comment by iPLOP on June 5, 2021 at 10:06am


馬蒂摩爾《秘密花園》

一個星期前,卡羅琳打電話過來,說山頂上有人種了水仙,執意要我去看看。此刻我正在途中,勉勉強強地趕著那兩個小時的路程。

通往山頂的路上不但颳著風,而且還被霧封鎖著,我小心翼翼,慢慢地將車開到了卡羅琳的家裏。

“我是一步也不肯走了!”我宣佈,“我留在這兒吃飯.只等霧一散開,馬上打道回府。”“可是我需要你幫忙。將我捎到車庫裏,讓我把車開出來好嗎?”卡羅琳說,“至少這些我們做得到吧?”


“離這兒多遠?”我謹慎地問。

“3分鐘左右,”她回答我,“我來開車吧!我已經習慣了。”

10分鐘以後還沒有到。我焦急地望著她:“我想你剛才說3分鐘就可以到。”

她咧嘴笑了:“我們繞了點彎路。”


我們已經回到了山路上,頂著像厚厚面紗似的濃霧。值得這麼做嗎?我想。到達一座小小的石築的教堂後,我們穿過它旁邊的一個小停車場,沿著一條小道繼續行進,霧氣散去了一些,透出灰白而帶著濕氣的陽光。

這是一條鋪滿了厚厚的老松針的小道。茂密的常青樹罩在我們上空,右邊是一片很陡的斜坡。漸漸地,這地方的平和寧靜撫慰了我的情緒。突然,在轉過一個彎後,我吃驚得喘不過氣來。


就在我的眼前,就在這座山頂上,就在這一片溝壑和樹林灌木間,有好幾英畝的水仙花;各色各樣的黃花怒放著,從象牙般的淺黃到檸檬般的深黃,漫山遍野地鋪蓋著,像一塊美麗的地毯,一塊燃燒著的地毯。

是不是太陽傾倒了?如小溪般將金子漏在山坡下?在這令人迷醉的黃色的正中間,是一片紫色的風信子,如瀑布傾瀉其中一條小徑穿越花海,小徑兩旁是成排的珊瑚色的郁金香。仿佛這一切還不夠美麗的,倏忽有一兩只籃鳥掠過花叢,或在花叢間嬉戲。她們那粉紅色的胸脯和寶藍色的翅膀,就像閃動著的寶石。

一大堆的疑問湧上我的腦海:是誰創造了這麼美麗的景色和這樣一座完美的花園?為什麼?為什麼在這樣的地方?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地帶?這座花園是怎麼建成的?


走進花園的中心,有一棟小屋,我們看見了一行字:



我知道您要什麼,這兒是給您的回答

第一個回答是:

一位婦女——兩隻手,兩隻腳和一點點想法。

第二個回答是:一點點時間。

第三個回答是:開始於1858年。



回家的途中,我沈默不語。我震撼於剛剛所見的一切,幾乎無法說話。“她改變了世界。”最後,我說道,“她幾乎在40年前就開始了,這些年裏每天只做一點點。因為她每天一點點不停的努力,這個世界便永遠地變美麗了。想象一下,如果我以前早有一個理想,早就開始努力,只需要在過去每年裏每天做一點點,那我現在可以達到怎樣的一個目標呢?”

女兒卡羅琳在我身旁看著,笑了:“明天就開始吧。當然,今天開始最好不過”

                                                                                                (Source:The Spruce)

Comment by iPLOP on May 26, 2021 at 5:32pm


Nietzsche: How to read well

“Let us proclaim it, as if among ourselves, in so low a tone that all the world fails to hear it and us! Above all, however, let us say it slowly…. This preface comes late, but not too late: what, after all, do five or six years matter? Such a book, and such a problem, are in no hurry; besides, we are friends of the lento, I and my book. I have not been a philologist in vain—perhaps I am one yet: a teacher of slow reading. I even come to write slowly. At present it is not only my habit, but even my taste—a perverted taste, maybe—to write nothing but what will drive to despair every one who is “in a hurry.” For philology is that venerable art which exacts from its followers one thing above all—to step to one side, to leave themselves spare moments, to grow silent, to become slow—the leisurely art of the goldsmith applied to language: an art which must carry out slow, fine work, and attains nothing if not lento. For this very reason philology is now more desirable than ever before; for this very reason it is the highest attraction and incitement in an age of “work”: that is to say, of haste, of unseemly and immoderate hurry-skurry, which is intent upon “getting things done” at once, even every book, whether old or new. Philology itself, perhaps, will not “get things done” so hurriedly: it teaches how to read well: i.e. slowly, profoundly, attentively, prudently, with inner thoughts, with the mental doors ajar, with delicate fingers and eyes.”  —Friedrich Nietzsche, The Dawn of Day. (trans. John McFarland Kennedy / Source: https://timesflowstemmed.com/

                   (Members of a Wellington, New Zealand, club gather weekly to read slowly / https://www.wsj.com/

Comment by iPLOP on May 24, 2021 at 4:13pm


人人加速,快快煮熟

當每一個人都選擇快速時,快速的好處就消失殆盡,這只能促使我們唯有變得更快。最終,我們只剩下在速度基礎上的軍備競賽,而軍備競賽的後果我們十分清楚:陷入同歸於盡的嚴重僵局。
(卡蘿·奧諾德《放慢生活腳步》)

Comment by iPLOP on May 22, 2021 at 1:51pm


洪子誠·慢讀對專業讀者的要求

相較於普通讀者,慢讀更是對專業讀者的要求。當然,普通讀者與專業讀者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對於文學研究者來說,閱讀的有效性首先來自感受力,但也是閱讀經驗艱苦累積的推動。

一個人長期閱讀會自然形成前面所稱的記憶庫。由於文學與特定政治、社會、經濟、哲學等相連,記憶庫里這方面相關的外緣性知識儲備不可或缺。


但文學也有自身的經驗、模式、成規的歷史,一部作品與其他作品在主題、情節、語言上的關係,作品細節背後的原型、模式、成規,以及如何從事物表象看出象征意涵,凡此種種,需要調動記憶的辨認能力和聯想能力。

因此,有效的閱讀者不僅要有歷史文化視野,也要對文學各文類的特質、它們的演變脈絡、它們帶有原點或準則性的經典文本形態,具有超越普通讀者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達到這一目標沒有速成的路好走。從這個意義上說,慢讀——作為一種方式,作為一種閱讀能力——將是一輩子的事情。
(洪子誠《談談慢讀傳統》)(2019-01-16 / 來源:人民日報)

                                                                               (Source:The Aureus Press)

延續閱讀 》

陳明發·放慢腳步

新加坡《慢讀》運動

陳明發《時間病患》

聚焦與聯想:慢閱讀革命

陳明發·慢而美 深而透

慢與記憶,快與遺忘

沙巴教育小鎮

讓想法在大腦中沈澱

Comment by iPLOP on May 19, 2021 at 10:19am


工作是樂趣,不是生活的支配

我們當中的許多人,享受著工作帶來的樂趣—把工作視為一種智力的挑戰、體能的消耗、一種社交活動,以及身份地位的體現。但如果讓工作支配我們的生活則是愚蠢的。生活中還有太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們投入時間,比如,朋友、家庭、愛好和休息等。(奧諾德《放慢腳步》[35])

Comment by iPLOP on May 4, 2021 at 2:36pm


與時間和好的關係


(編按:輕鬆人生才嚐得到生活中的種種美好,包括日常食物的美味與故事,與自身内在的互動才可能定時與及時展開。感情生活才談得上豐饒。)

當自己同時間的關係呈現出健康的趨向時,渴望加快速度的念頭消失了,或至少消減了。當你有更多的空餘時間,讓自己慢下來或重新充電時,你就不會太緊張,整個身心都能得到調整,總體說來你會更平和淡定。

對采纳弹性工作制的雇主来说,這種平和淡定得到了回報:員工工作效率提高了,思維放慢了。當员工再度來上班時,都感覺精神飽滿。他/她已经把家裏安排得井井有條的:房子清理乾凈了,食品也購買了,衣服洗乾凈了,孩子們也愉快,

不上班的時候,他们不光休息、調養,還思考問題。在大腦裏醞釀工作,所以再回到辦公室的時候,常常能做出更審慎的、更好的決定,而不總是對所有的事情現場才做出反應(奧諾德《放慢腳步》【39】)

Comment by iPLOP on April 27, 2021 at 9:43pm

喬治·桑塔亞納(George Santayana,1863-1952)箴言

表現不能只是著眼於事物的外在關係,如果滿足於外在關係構成的“表現”,那麽一切事物就都具有表現力,但這樣的表現往往是千篇一律的、空泛的、不可捉摸的。表現必須有心靈之內在的、深層的思想、理解、想象參與。一切東西的表現力是隨著觀察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之強弱而增減的。

人只是這個宇宙的過客(guest),而不是主宰(master)


現代人性的變動不居,造就了我們對自由理想的無法理解和把握,暗含了一種對人在世界上的各種關係的看法的總和。無論是神的還是自然的終極環境,一旦進入現代人的人性變動中,就會變得混亂無序,使得人類科學無法做到徹底探明;

若是有什麽政治傾向點燃我胸中怒火的話,那正是工業自由主義將所有文明貶低為某一廉價而單調模式的傾向。


理性的生活即是衝動生活與反思生活的融會,是生命衝動經有效反思改造而成,整個人類發展史便是此種融會在社會、宗教、藝術、科學諸領域,展開的一出道德戲劇。

自然是理想的完美家園,而情感則是詩歌、神話與思辨的永恒沃土。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