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unday

陳明發〈新加坡環球影城:沉浸式創意體驗〉

一家五口,加上两位女性“准家人”,最近同游了新加坡环球影城。

多数的体验项目入口处,都有一面大牌子善意提醒:

你的心脏还好吧?做过什么大手术吗?脊椎骨跟其他骨骼还牢靠吗?精神状态可稳当?血压会否突然失控?......

太多了,意思意思根据个人了解记述一点。总之,任何后果自负;先小人后君子,他们免责。


大儿子陪着老爸老妈兜了一圈,除了拍拍照片,看看纪念品,吃点冰淇淋,观赏街头的嘻哈、小黄人演出,好像就可以回家了。那免排队直通道的入门卷,要来干嘛?

虽说年初才在医院玩过一回“动脉造影”,医生说我的心脏还堪用,但年事毕竟不小了,凡事量力而为啊。

量力到什么程度呢?老二老三有伴,早消失于影城不懂那个园区,和他们之前的东京环球体验做比较或复习去了。

而我身边的妻儿二人,总不成就随我坐着。爆米花总会吃完的;就这样耽误下去吗?


不管了,只要不是那单单看一眼,膝盖都溶掉、下巴跌脱臼的云霄飞车,其他的都不妨试试吧。

“老的,行吗?” 这辈子好像还没看过老婆这么忧愁的眼神。

不就是一家出来玩了吗?有必要这么苦、这么不自信吗?

豁出去就回不了头!想都不想就进到《变形金刚》(Transformer)3D体验馆,坐上擎天柱(Optimus Prime)其中一个战友Evac(撤散)的过山车,带上 3D眼镜。冲啊~~~


其实也不是那么鲁莽的啦。我刚才在街道上打量过,这科技基地整座大楼的高度,远不及那全场最高处的冲天飞车,应该不会死人。

再说,过山车忽高忽地忽坠崖的轨道,设在黑暗的洞穴里,搞不清自己究竟悬挂在什么空间。眼不见为净,就不害怕了。

坦白说,我此生就是患上“惧高症”,才没胆做领导。

这回不甘寂寞随一众变形金刚,说是正义凛然去打击险恶集团、拯救地球,躲在暗处叫喧正合宜。很符合眼下一般网民的作业形态。


岂知,那无边无际的黑暗,全为了那立体的3D影音而设置。明知一切都是那要命的眼镜在作怪,可是那过山车在身历其境电影场景的秒变影像与震耳声响中,一会儿急速低空掠过危机四伏的都会建筑群;一会儿为了躲过敌方凶狠飞来的攻势,还没回过神来车子又钻进地铁隧道。

脑震荡了,记不得太多其他细节......。

只记得我们原来不只是一味逃难而已,而是要去捍卫“绝密的巢穴部队” (NEST)总部,大家于是随汽车人飞上了高空,在直耸云霄的摩天大楼群顶,陆续不让你有个机会喘口气,就神龙摆尾闪避毫无预警的突袭,而我们好像县在龙尾最末处。

以为安全了,一眨眼却坠机失控似地,从高楼天台直线往掉下。眼看要血肉模糊撞地面了,车子及时拉平、落地......到站了!

彻体沉浸的巨响与虚拟具象,结合上穿山车的剧烈冲力与震动,那体验可说是穿透了骨髓。


我们家还有一份额外的音效赠品。

和我们同车的三位印尼女生,那“呀呀呀呀”、“呀呀呀呀”的惊叫声,撕心裂肺的声量从一开车就没停过。不仅没沙哑,还一直保持着很一致的节拍。

有学人认为诗与韵律天生的关系,与颤栗经验有关;这么说来,变形金刚也不是那么冰冷、机械,还能催发诗性呢。


下得车来,我除了觉得有点累、有点晕外,一切安好,倒是老妻说:我的右脸好像没感觉了。坏事了!找个地方坐下看看。

过了一会儿,她居然说:我好了;走,看还有什么好玩的!

我这才发现,自己不头晕了,却似乎累得有点沉,只好跟大儿子说,陪你妈妈坐侏罗纪河流探险船筏去。我再坐一会儿大概就好了。

暂时先讲到这里,职业病发作讲点题外话。活该你累。

环球影城把他们拥有智慧产权的电影故事资源,开发成一家老少可以酌量参与的创意体验活动,全世界去开发园区。

其实,我们也有许多民间体验的原产叙事,例如乐行童军(Rover Scout)的自然河流探险。有皇家童军所分享的野外活动记录可以佐证这点。

各行各业许多行家都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若能良好地结合各地具体的故事资源,设计成大家可以参与的体验项目,会是异常珍贵的“创意文旅”产品。

乡镇复兴也就不再是白说的,何需老是盯牢人家碗里那口饭。我奶奶生前说,锅里有了,各自的碗里才会有。

说远了,真累。
(24.03.2024 原創)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January 6, 2024 at 7:38pm

富邦:落實沙巴復邦的真義

陳明發《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上月5日在沙巴亞庇經歷了一次5.9級地震,及好幾回餘震;想起2009年在臺中弘光大學講課時,也遇上一次6級搖晃。

此次神山地震不幸死了18位爬山者/嚮導;但當地眾多原住民嚮導在地震後不顧個人安危,上山尋援其他失散的爬山者,有者因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因為許多爬山客來自國外,這件事引起西方媒體大力報導,讓我們覺得做馬來西亞人很值得驕傲。

因為神山是杜順族的聖地,事故發生後,很多媒體(包括馬來西亞本身)才開始想到:我們對杜順族很陌生啊。我因為寫過關於神山(又名中國寡婦山)的組詩,有家媒體也要我針對他們的傳說講點話。此次事故讓我感覺到,做個“沾光式”的“驕傲的國民”還不夠啊,我們對自己的鄉土了解多少?馬來西亞內容、文創工作者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原載 10.7.2015《愛墾網》

延續閱讀

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30》:山魔、樹妖與女鬼

King, Prince of Monaco visit Pahang animal Sanctuaries

關于南海詩性叙事學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November 21, 2022 at 11:25am

龔立人·傳媒、故事與說故事

當焦點放在傳媒的道德操守和言論自由時,我們也要問:傳媒傳遞甚麼內容?這兩組關注並不對立,但不儘相同。關注和參與傳媒的基督徒可以扮演甚麼角色?我認為我們先需要對當下社會文化有所掌握,以致基督徒對傳媒的批判不陷於道德主義和基督教節目製作不淪為樣板。先讓我從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對故事理解回答這問題。


故事與說故事

按班雅明在《說故事的人》一書理解,故事是一個口傳的經驗。說故事是一種人類相互交換經驗的過程。一方面,說故事者將他的經驗說出來;另一方面,當聆聽者將這故事覆述時,這故事已成為聆聽者的故事。說故事者和聽故事者是互動的。第二,說故事者是一個務實者。透過故事,說故事者公開地或秘密地帶出一些勸告,而非純為娛樂。這些故事扎根於人民生活中,並成為生活的智慧。故事所關心的不是故事中的人之命運,而是教訓。班雅明說,「故事敘事者是一位良好的顧問,但和諺語不同,他不是只為某些情況提供建議,而是和智者一樣,能為所有情況提供忠告,因為他有能力以整個生命作參考。(而且這個生命不只包含他自己的經驗,其中也有許多其他人的經驗。)」第三,藉著故事,聽故事的人找回人性的正常感情和事實的衡量尺度。然而,故事的特色不是一套原則和解釋,而是保留聆聽者自由詮釋的空間。故事的重點不在於細節的描述,所以,聆聽者更有可能轉述和豐富這故事。班雅明說,「故事保藏著濃縮的力量,而且即使是在誕生多時之後,仍保藏燦爛開放的能力。」第四,說故事者所說的故事,死亡皆是對其有效性之判決。班雅明說,「在那瀕死之人眼前,一生中的種種形象一一流轉而過,在他的表情姿態和眼神中,也突然展現出不可遺忘者,這使得臨死之人,即使他是個最可憐的惡棍,也對其本人的一生,具有任何生者都不能擁有的權威。這權威便是敘事之源。」死亡使故事變得有振撼力,也同時挑戰故事的虛無性,因為死亡讓人看清自己的一生。第五,回憶對故事很重要,因為故事不只是對聆聽者產生興趣,更因為聆聽者有責任重述這故事。重述就是製造一條傳統傳遞之鏈,但這傳遞之鏈不單追塑回憶,更引導新的討論。所以,故事不是只為交換意見,更是一個邁向明白的過程。

對班雅明來說,故事是一種靈光(aura)的體驗。靈光是一種內在於和經驗貧乏前之經驗結構。他說,「要看見事物的靈光,就是當我們看著它時,有能力看著自己。」例如,當我們看著一幅畫而著迷時,而同時感覺我們也被這畫看著時,這就是靈光。這靈光經驗在說與聽故事的過程中發生了。

故事的失落

然而,班雅明悲觀地指出現代人對故事已不感興趣,代之興起的是小說和新聞。故事的失落不是因為故事不適應現代人的生活,而是因為由科技與經濟發展主導的社會使人失去對故事聆聽的能力和環境。故事的失落帶來一個怎麼樣的社會?按班雅明說,故事所代表對經驗價值的看重已失去了。不論是小說或是新聞,人不但不強調經驗的價值,更沒有經驗價值可以傳遞。新聞所看重是資訊,而不是經驗。新聞的價值在於那一刻。小說所表達是情節,而不是經驗。小說的重點在於結果,而不是故事能給人的教訓。查實,對經驗失落的遺憾也是對價值失落的遺憾。第二,故事的失落使人活在孤獨中,因為人不再參與故事的傳遞。小說不是來自口傳傳統,也不會與故事聚合。小說家是封閉在孤立境地之中,形成於孤獨個人的內心深處。不只如此,小說的孤獨是它與人民的生活脫離。班雅明說,「說故事的人慢慢走出活生生的話語,最終只侷限於文學之中。」小說的文字可以很美,但卻可以與生活結連。第三,故事是人人可以以不同形式參與,但當它被小說和新聞取代時,文學的敘事能力只掌握在少數人中。人的創造力和參與力因而被馴化。同樣,新聞報導的事件往往已被塞滿了解釋,而聆聽者可以有的自由詮釋空間卻很少。

說故事的基督徒

基督徒是說故事的人,因為我們以不同形式參與傳遞耶穌的故事。然而,說故事的基督徒不是重覆述說耶穌的故事,而是那釋放我們的視野,以致我們更有思考空間,並有信息可以傳遞的耶穌的故事。所以,說故事的基督徒不限於製作福音電影和福音節目的傳媒人,更會參與和製作所謂「俗世」電影和節目。事實上,福音電影和節目似乎將耶穌故事宣告了,但它可能與班雅明所說的靈光沒有關係,因為耶穌故事是小說多於故事。相反,那些沒有明顯耶穌故事的電影卻可能為我們帶來生命的振盪,不是因為他們是大製作,而是因為他們正在說故事。問題不是耶穌故事已不合時宜,而是耶穌故事已被正統教義和道德律所規範,失去它的活潑與解放力量,與人的日常生活和經驗價值脫離,以致不能乘載生命的多元性和悲劇。

在傳媒工作的說故事的基督徒的掙扎,不是因為開鏡(指電影)前要「拜神」,而是因為現代人對故事興趣的失落。當下報刊雜誌的質素已充分反映現代人的生活態度。雖是如此,但故事從沒有因此消失,因為人始終不可能沒有故事。事實上,人總會被有故事可說的電影和文章所動容。誰有能力製作和誰會堅持有這製作成為在傳媒工作的說故事的基督徒之核心課題。相反,以甚麼形式表達只是次要問題。我們可以為這些說故事的基督徒提供甚麼支援。更基本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說耶穌故事。(收藏自 龔立人部落格)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November 9, 2022 at 12:32pm

三毛·再看你一眼

一件衣服,也可以算是收藏嗎?

不,應該不算收藏。它,是我的寶貝之一。

我的女友巴洛瑪,在西班牙文中,她名字的意思,就是“鴿子”。

巴洛瑪是我去撒哈拉沙漠時第一個認識的女朋友,也是後來加納利群島上的鄰居。她的先生夏依米,是荷西與我結婚時的見證人。

大漠裏的日子,回想起來是那麽的遙遠又遼闊,好似那些趕羊女子嘹亮的呼叫聲還在耳邊,怎麽十多年就這麽過去了。

當時,留在沙漠的西班牙人,幾乎全是狂愛那片大地的。在那種沒有水、沒有電、沒有瓦斯、沒有食物的地方,總有一種東西,使我們在那如此缺乏的物質條件下,依舊在精神上生活得有如一個貴族。

巴洛瑪說過,她死也不離開沙漠,死也不走,死也不走。結果我們都走了,為著一場戰爭。

離開了非洲之後,沒有再回去過,而命運,在我們遠離了那塊土地以後,也沒有再厚待我們。三年的遠離,死了荷西。多年的遠離,瞎了巴洛瑪。

這個故事,被收錄進已經出版的一本書,叫做《傾城》裏去。在那本書裏,有一篇《夏日煙愁》寫的就是巴洛瑪和她家人的故事。

在巴洛瑪快瞎之前,她丈夫失業已經很久了。她,天天用鉤針織衣服,打發那快要急瘋了的心亂。有一天,她說要給我鉤一件夏天的白衣服,我並不想一件新衣服,可是為著她的心情,我想,給她織織衣服也好,就答應了她。

巴洛瑪是突然瞎的,視神經沒有問題,出了大問題的是她因為家裏存款眼看就要用光而到處找不到事做的焦憂。

在那之前,她拚命的替我趕工鉤衣服,弄到深夜也不肯睡。有一天前襟鉤好了,她叫我去比一比尺寸,我對她說:“不要太趕,我不急穿。”她微微一笑,輕輕的說:“哦,不,我要趕快趕快,來,轉過身來,讓我再看你一眼!”我說:“你有得看我了,怎麽講這種奇怪的話呢?”巴洛瑪怪怪的笑著,也不理會我。

這件照片中的衣服,三、四天就鉤好了,我帶著這件衣服回臺灣來度假。等到再回加納利島上去時,鄰居奔告我,說巴洛瑪瞎了,同時雙腿也麻痹了,被丈夫帶回西班牙本土屬於巴洛瑪的故鄉去。那以後的故事,在《夏日煙愁》裏都寫過了,是一篇悲傷的散文,我喜歡文中的那個村落和人物,可是我不喜歡我心愛的女友瞎了。

後來,寄了幾次錢去,他們音訊少。一年來一封信,寫的總是失業和那不肯再看東西的一雙眼睛。

我珍愛著這件衣服,勝於那只公元前十四世紀的腓尼基人的寶瓶。在心的天平上,有什麽東西,能夠比情來得更重呢?

請看看清楚,這一針又一針密密緊緊的綿線,裏面鉤進了多少一個婦人對我的友愛和心。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13, 2022 at 12:47am


家明·剛知道的故事


大約在兩百三十多年前的公元1775年4月18日的夜晚,一匹輕騎在北美馳騁。騎士一路上避過英軍的哨站,把英軍將在深夜渡河襲擊民兵的情報帶給各鎮的民兵。結果民兵因有時間佈局,在萊星頓(Lexinton)鎮擊敗了英軍,從而點燃了美國獨立戰爭。八年後戰爭結束,由華盛頓帶領的民兵團取得全面勝利。美國宣布獨立,由華盛頓擔任總統, 騎士當然也就成為了美國國家英雄。這騎士就是保羅-瑞文(Paul Revere),戰後保羅退役,重操冶金和銀版雕刻的老本行。

保羅-瑞文有一個女兒瑪麗亞,嫁給了一個美國創業家而移居海外。剛好海外建了教堂,保羅於是打造了一口大青銅鐘送給女兒當嫁妝。那口鐘高81厘米,直徑也有89厘米;安裝在教堂以後,瑪麗亞規定每天晚上準八點,要敲鐘五分鐘。那是因為當時社會秩序很壞,酗酒、賭博、械鬥、打劫常發生,故政府頒了戒嚴令;所以敲鐘是提醒大家快回家,宵禁時候到了。如果我告訴大家那口可能是在美國境外僅有的大鐘目前是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的常設展覽品,大家猜到了故事的淵源了吧?瑪麗亞小姐的夫家就是約瑟-馬里士他(Joseph Balestier)先生。

馬里士他先生於1834 年左右在現在的馬里士他路靠河的地方向殖民地政府買了一千畝地來開辟甘蔗園。他也在1836年被委任為第一屆新加坡的美國領事。可惜由於天災、蟲蟻、勞工、虎患和稅務等因素,甘蔗園經營失敗,馬里士他宣告破產。在妻兒雙雙病逝後,馬里士他先生於1852年悻然回美國終老。不過大鐘仍然每晚八點準時敲五分鐘,一直敲到1874年才停止。


早在六百多年前的元朝,有一個叫汪大淵的旅行家,在他的遊記《島夷志略》裏提到在東南亞有一個叫“龍牙門”的地方。 龍牙門夾在兩座名為“單馬錫”山之間,地勢險要,氣候熱,四五月多雨,土地不宜耕種,居民“俗好劫掠”。來往的若是空的商船,島民一律放行,但當船滿回航的時候,“賊舟二三百只必然來”。所以商船都要武裝,“駕箭棚、張布幕、利器械以防之”。看來周潤發在“加勒比海盜”裏飾演的大海盜,不會是空穴來風。不過說新加坡的地形有如“龍牙”,則的確要極大的想像空間了。

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學者,總有好多頭銜,例如就有這麽一個叫華萊士的“英國博物學家、探險家、地理學家、人類學家與生物學家”。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1854年來到一個當時“最為茂盛、巨大,充滿各種蕨類、攀藤植物的山區”。除了植物外,山區裏也有極為豐富的動物、昆蟲等,在短短幾個月就“收集到超過七百種甲蟲,百多種蝴蝶”。華萊士也發現了現在以他命名的“華萊士線”,這線繞過民丹勞島以東,婆羅洲延伸到巴厘島,恰是東南亞和澳洲動植物種的分界。華萊士也把他發現的“物種形成和變異的自然選擇性”理論和證據於1858年寄給了達爾文,促使達爾文發布了轟動生物界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天演論》(進化論)。那個山區,就是只有區區163.63米的武吉智馬山了。

以上只是三則剛知道的小故事,想知道萊佛士爵士和拿坡侖又有什麽瓜葛呢?那就要請聽下回分解了!(更多家明佳作請點擊 http://km-work.blogspot.my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October 8, 2022 at 9:30pm

黃美冰·日常歌唱與文化認同:馬來西亞華人敘事探究

【摘要】當音樂響起, 人們聆聽或歌唱, 在樂聲中實踐或體驗着他(或她)對國家、族群和文化的認同。日常歌唱實踐如何影響人的行動、如何賦予行動之意義、如何形構代際差異正是本文聚焦的研究主題。作爲一項民族誌的敘事體冩作, 本文欲通過詳細描繪馬來西亞華人日常歌唱的代際差異, 來探索日常歌唱與群體文化認同模式的相關關繫;在意識、情感與認知的闡釋框架裡, 尋思同現有的文化認同理論的契合與突破。

論文的實証分析分別比較了馬來西亞老年、中年、青年、少兒四代華人群體的日常歌唱行爲、身份認同的代際差異,其主要發現是:

(1)少兒單純、被動的意識與情感使其日常歌唱呈現被動、被組織、培養、富教育意義的灌澆式特點, 同時“便捷式的”繼承“我們”的文化身份, 將少兒的日常歌唱與文化認同置入一個“危險期”、“填空期”;

(2)活絡的意識與情感使得中青年的日常歌唱與文化認同處於一個“自由期”、“過渡期”, 在種種動向裡不斷運動着, 不斷建構與重構各種自我, 實踐着日常歌唱的自主追求;

(3)老年人尋求歸屬的意識與情感則置其於相對“安全期”與“完滿期”, 幾近完成的身份與認同呈現着不易變動的認同與情感,以及懷舊的歌唱喜好。同時, 研究還發現,教育可能作爲中間機制, 連接日常歌唱與國家、族群與文化的認同。

論文敘事的基本軸線是:將日常歌唱與文化認同模式歸結爲互構關繫, 即日常歌唱的代際差異與文化認同的代際差異經由意識、情感與認知機製的相互作用。通過日常歌唱行爲,社會結構中的文化認同模式得以嵌入馬來西亞世代華人的集體記憶之中, 記憶又喚醒或強化他們不同程度的對國家、族群和文化的歸屬感;反之, 不同維度的認同屬性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其日常歌唱。

在方法上, 本文通過對馬來西亞世代華人的日常歌唱與文化認同的田野資料作“敘事探究”。敘事強調經驗的變化性, 探究則強調在日常生活中去叩問、追問所表現的理論建構方麵的積極與主動。

其間穿插的由參與觀察、文本分析等提供的質性資料都以敘事探究的方式作鋪展,並在敘事論述的結論裡,對既有的及建構的理論作出回應。敘事提供一個能夠更詳細地觀看瑣細日常的視角與載體, 揭示人之爲人的經驗——本文也試圖確立:敘事探究是呈現日常生活和理解連續日常經驗的最好的方式。
(下略)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June 29, 2022 at 11:34am

東漢擊鼓說唱俑

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東漢崖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此俑頭上戴幘,兩肩高聳,著褲赤足,左臂環抱一扁鼓,右手舉槌欲擊,張口嘻笑,神態詼諧,動作誇張,活現一俳優正在說唱。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June 11, 2022 at 3:24pm

劉思文:南海詩的特色流變及文化意蘊——至中晚唐,貫休的《南海晚望》不僅書寫了南海遼闊兇險的自然風光,還描摹了海上舟楫如鯽的繁忙景象,並歌頌了統治者以德治南海之策,全面賦詠了南海自然環境與生產生活形態,堪稱南海詩之傑構。可見,“南海詩”作為一個專門的題材門類應不早於唐中期。唐末之後,出現一系列以南海及其沿線地區人類活動為主題的詩作,它們已成為一類專門的題詠詩。唐代以後的南海詩題材表現、詩體運用、書寫角度等可能更豐富,但大體都在先唐南海詩所開拓的範圍內。因此,從漢至唐奠定了南海詩創作的基礎。

伴隨造船與航海技術的成熟,宋元時期商船遠航能力不斷增強,形成了從南海經東海向黃海、渤海延伸的海上交通線。朝廷為增加財政稅收,鼓勵發展海上貿易,進一步完善了市舶管理制度,改稱提舉市舶司,增設明州、泉州市舶司,南海貿易進入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南海詩創作較漢唐有了明顯進步。詩壇開啟了關注中國大陸與南海及其周邊國家間交流的寫作傳統,南海詩成為歌頌國家強大的文學範本。

首先,從詩作所涉範圍來說,宋元時期的南海詩全面反映了南海航道拓展、中外交流深入和經貿往來頻繁的實況,以及南海貿易帶來的經濟效益。

 

宋元時期,海上交通的改善,促進了區域人員流動。南海港口作為了解城市文化的窗口,其觀海、祭海名勝成為來往詩人吟詠的對象。蘇軾《浴日亭》“坐看旸谷浮金暈,遙想錢塘湧雪山”(53)、楊萬里《南海東廟浴日亭》“日從若木梢頭轉,潮到占城國裏回”(54)、方信儒《浴日亭》“亭倚蓬萊幾許高,下臨無地有驚濤”(55)對廣州珠江口的古浴日亭海景進行了描述。而蘇軾《伏波將軍廟碑銘》“自此而南洗汝胸,撫循民夷必清通”(56)、楊萬里《題南海東廟》“南來若不到東廟,西京未睹建章宮”(57)、方信儒《南海廟》“宮闕參差海上開,吐吞波浪起風雷”(58)則主要介紹了海外貿易重要史跡南海神廟的景況。除此之外,宋元詩還關注了海南古瓊臺、廣州古越王臺等觀海名勝風景地。宋代丁謂《海》“客槎如可泛,咫尺是星河”(59)和李光《瓊臺》“玉臺孤聳出塵寰,碧瓦朱甍縹緲間”(60)反映出詩人對海洋的好奇。元代許有壬《登越臺》書寫了古越臺視角下的磅礴海景:“黑風鯨浪立,紅氣蜃樓開。”(61)呂誠《番禺漫興》則描寫了港口船舶穿梭的場面:“百年此地衣冠盡,五月南風舶艑來。”(62)

 

進入宋元後,中國大陸與南海周邊國家間的交流日益深入,這主要表現在使臣往來不絕、言語傳譯增多、西方宗教傳入、民俗融合共存四個方面。反映使臣往來的詩,如宋代王禹偁《送館中王正言使交趾》、陳剛中《交趾偽少保國相丁公文以詩餞行因次韻》、元代王沂《送傅與礪佐使安南》等表達了對出使海外朋友的祝願。描寫言語傳譯的詩,如宋代余靖《題庾嶺三亭詩》“城中紹祚千年聖,海外占風九譯人”(63)、唐庚《送客之五羊》“圓折明珠浦,旁行異域書”(64)、元代王尚志《暹國回使歌》“卉裳使者錢塘客,能以朔譯通南訛”(65)闡述了傳譯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書寫宗教傳入的詩,如宋代郭祥正《同潁叔修撰登蕃塔》“禮佛諸蕃異,焚香與漢同”(66)、陸遊《占城棕竹拄杖》“參雲氣壓葛陂龍,跨海來扶笠澤翁”(67)、元代楊學文《送海南僧》“寺鄰天竺國,鐘落海蠻船”(68)等,記錄了西方宗教傳播情況。表現民俗融合的詩,如宋代方信儒《蕃人冢》介紹阿拉伯人在廣州建蕃冢:“目斷蒼茫三萬裏,千金雖在此生休。”(69)劉克莊《即事十首·其一》“居人空巷出,去賽海神祠”、《其二》“東廟小兒隊,南風大賈舟”(70)、元代貢奎《次王士容經歷賦廣東二十二韻》“整締冬亦爾,乘驕俗依然”(71)等,展現了外商入華隨俗的文化融合。(二、宋元時期:多元交流與大國氣象)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June 7, 2022 at 6:16pm

節錄自〈推薦序 ◊ 羅芳伯歷史小說〉/湯錦台

歷史小說比一般文學小說肩負著更大的使命。正如歷史之父希羅多德所說:「『歷史』為探問、探究和追根究柢的所得,是一個嚴肅的探真過程。」而歷史小說要達到動人又服人的境地,首先必須有歷史的信和真,有小說的達及美,還要有作者的雅與善。

節錄自〈推薦序 ◊ 歷史事實與社會真實〉/張維安

《羅芳伯傳奇》的價值在於展開歷史在當代社會所具有的意義,重新敘說想像中的歷史故事,無疑地是在發掘歷史對當代的啟發,甚至以小說中的理想對照當代社會的不理想,這是本書創作的重要意義。

節錄自〈後記 ◊ 歷史場景:羅芳伯和他們的那個時代〉/黃丙喜

記憶的我負責說故事。故事從記憶中直接擷取並即時上傳。我們講故事的時候並不是我們在講,是我們的記憶在說故事,我們從經驗中儲存下來的故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康納曼(Daniel Kahneman)(見:羅芳伯歷史小說)

Comment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May 10, 2022 at 11:51pm

古卓嵐·人即故事,重讀班雅明《說故事的人》

抽空人性,何來意義?

「歷史學家總要想方設法解釋他所描述的事件,他無論如何不能僅僅袒示事件,以此為世界進程的模式而善罷干休。」這是班雅明對現、當代歷史主義的一大批判。線性史觀,把隨意堆砌出來的事件碎片套進單一的因果關係邏輯,是歷史學家慣常的做法。他們強調實證主義,講究參考文獻、古物的真確性,務求解釋一個客觀、絕對、具科學效力的歷史觀。班雅明對歷史學家的指控,重點不在歷史學家渴望解釋歷史這個意圖本身,而在於他們不承認這種意圖,他們不承認自己的歷史論述存在著主體性,不承認論述離不開呈現(representation)與詮釋,執著於一個沒有取代性的歷史定論。

「歷史地描繪過去並不意味著『按它本來的樣子』去認識它,而是意味著捕獲一種記憶,意味著當記憶在危險的關頭閃現出來時將其把握。」班雅明並不執著歷史的完整形貌,重視的是「捕獲記憶」。記憶現起的剎那,必然與生命當下面對的處境扣連,又必然與置身環境的其他人、事物相關。因此,歷史的意義並不在於把它作為一個遠距離的他者去研究、解釋,而是現在式的,為了生活處境而服務。因此,書寫歷史,使用歷史,必然滲入人的主體性,所以口傳故事是班雅明眼中理想的歷史形態。

口傳故事是交流經驗的能力,故班雅明指出了兩大類擁有故事的人:「遠行人」、「螫居一鄉的人」。前者是以空間的角度來看,有朋自遠方來,想必會累積多姿多采的經驗,或是多地文化,或是遊歷世界的心得,總之會從他們的憶述當中讓人大開「耳」界;後者是以時間的角度來看,在固定地域中落地生根,跨越世代,這片土地上總會有過一兩部世代相傳的故事、人物事蹟,或者是民間傳說,最起碼,上百年所養成習俗的風土人情會成為外來人聽起津津樂道的故事。所以班雅明說:「偉大的講故事者總是扎根於民眾」。班雅明又比較「消息報道」與「講故事」的差異:「講故事……把世態人情沉浸於講故事者的生活,以求把這些內容從他身上釋放出來。」假如口傳故事是歷史的理型,那麼,歷史必須富於生活感, 充滿人情味,能接通歷史傳遞者 (說故事的人)與接收者 (聽故事的人)的關係。如何理解班雅明說「講故事人不把故事當作自己親身經歷」,但他們的「蹤影依附於故事」?這兩句話再次證成論述主體性的存在,就算部分故事是道聽塗說,講者也不置身於故事當中,可是,更重要的是,一則故事/二手報道的呈現卻充滿講者的視角、價值觀,從他如何切入故事、他的剪裁、他強調的情節,到他最終想透過故事傳達的訊息,一一受講者主宰,「恰如陶工的手跡遺留在陶土器皿上」,講者的世界觀亦烙印於故事當中。

延續閱讀:管彥波《海緣世界:兩宋時期的域外民族誌研究》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