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魯達·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第13首)

女人的身軀啊,潔白的山峰,潔白的腿,

你像一個世界,躺著委身於我。

我粗壯的農夫的身體開墾你

並使兒子從大地深處墜地。

 

我僅僅是個通道,鳥兒們從我身上飛出,

夜用它壓倒一切的力量淹沒了我。

為生存下去我鍛造你像鍛造一支武器,

像我弓上的箭,像我彈弓上的石。

 

最猛烈的時刻來了!而我愛你。

你的肌膚,你的毛髮,你的焦渴而堅實的乳房。

哦,那酒盅般的雙乳!哦,那動情的雙目。

哦,那玫瑰般的腹部!哦,你的喘氣,低沈而又悲傷!

 

我的女人的身軀啊,我要你永遠優美。

我的渴望,我的無邊的欲望,我那來回擺動的道路。

我那永恒的焦渴流淌的黑色河床

和我那隨之而來的疲倦,我的無限的疼痛。

 

沈睿 譯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0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Ra Zola on July 4, 2021 at 8:11pm

皇泯·又回到草原

又回到草原。
那是二十年前,紅鬃馬,已啃食了我嫩綠的年歲。
生命,被霜染白。
金黃色的夕光很漂亮,然而草也金黃,嚼不出水汪汪的韻味。
蹄印, 窩藏的回想, 再也揚不起風。

又回到草原。
那是巴盟烏拉特後期,並不遙遠的起伏線,是沙漠的脊背。
我們從沙峰下往上走,留不下腳印;我們從沙峰上往下遊,僅僅只是沙脊背上的幾顆汗珠。
沙被風卷走了,沙又被風卷來。我們卻不如沙,一粒小小的沙。
又回到草原。

那是一次自費旅行,草原上根本就看不到路,草原上只有草。
草便是路,隨你往哪個方向走,便是一條免費的通途。
如果迷失了腳印,就地生根,長成一株草,養育羊羔和馬匹,養育動物和人。


又回到草原。

那可是人生第一次遠遊,自由像雲,尋找自己的天空;自由像草,尋找自己的大地。
遠與近,沒有尺寸,惟有步履以輕鬆和疲勞度量距離。
巴盟。烏拉特。草。馬。沙漠。
二十年了,又回到草原,又回了草原麽?(人生檔案[六章之六])

皇泯,原名馮明德,現任《散文詩》雜誌社總編輯。

1958年出生於湖南益陽資水河畔一木匠世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首批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

1979年迄今在國內外報刊發表詩和散文詩1600餘首,入選30餘種選本。出版有散文詩集《四重奏》《散文詩日記》《一種過程》、長篇散文詩集《七隻笛孔洞穿的一支歌》《國歌》《國歌頌》DVD版、詩集《雙臂交叉》《三維空間》。《一種過程》獲中國散文詩90年“中國當代優秀散文詩作品集獎”。《國歌頌》入選中國作家協會重點扶持作品、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全國重點音像製品,獲首屆湖湘優秀出版物獎一等獎。

Comment by Ra Zola on June 29, 2021 at 4:21pm


馮明德《散文詩》如何應對網絡的衝擊?

網絡是雙刃劍,一方面對散文詩文體的普及,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對散文詩藝術品位的提升,又有著消極的危害作用。

《散文詩》要正視網絡,而不是鄙視網絡,要重視網絡,而不是輕視網絡。首先要了解、認識網絡,知根知底,其次要適應、運用網絡,取長補短。

《散文詩》要在將原有紙媒辦得更精更美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有效利用網絡的優勢,采取開網頁、建網站等形式,拓展《散文詩》更廣闊的市場。

新世紀以來,我們已與清華大學、龍源期刊網、博看網等網站合作,有效地利用了網絡資源,目前,又與《益陽在線》合作,將開辟更為全面的網絡陣地。


《散文詩》歷經二十六年的艱苦奮鬥,成為了全國期刊界一個獨具特色的品牌。在湖南省提出“文化強省”戰略後,《散文詩》作為湖南省的一個品牌,將堅持走純文學精品化之路。

在進一步辦好《散文詩》上、下半月版的同時,拓展陣地,召開重點扶持優秀中青年散文詩人,尋求散文詩突破的“全國散文詩筆會”,頒發弘揚散文詩藝術獎勵散文詩人的“中國·散文詩大獎”,主辦發現新人推出精品力作的全國散文詩征文大賽,建設面向全國的集編輯、出版、發行、培訓、陳列於一體的“散文詩藝術中心”。
(2013-1-14 |作者:馬曉鳴 |來自: 益陽在線)

編註:馮明德(皇泯)主編的《散文詩》,自1987創刊至2013的26年間,總發行量逾1700萬冊,成為中國發行量最大的詩歌刊物。

Comment by Ra Zola on June 27, 2021 at 8:26pm

皇泯散文詩:白玉,開了一個歌廳

白玉,開了一個歌廳。

有人來唱歌的時候,端茶倒水、調整音響……飛來飛去,像一串微笑的音符。客人笑了,她也笑了。

 

白玉是先生離開後,開的歌廳。

沒有人來唱歌的時候,她就唱“我想有一個家,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唱到動情處,把她自己也唱進歌裏去了。那一個個帶點憂郁的音符,就像一隻隻淋濕了翅膀的小鳥,尋找陽光。

 

白玉開的歌廳叫澎湖灣。

澎湖灣,成了白玉和她的同學們聚會時停泊回憶的港灣。三十二年前打的水漂,三十二年後還漣漪在澎湖灣……(《人生檔案》六章之一)



皇泯,原名馮明德,現任中國《散文詩》雜誌社總編輯。

1958年出生於湖南益陽資水河畔一木匠世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首批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

1979年迄今在國內外報刊發表詩和散文詩1600餘首,入選30餘種選本。出版有散文詩集《四重奏》《散文詩日記》《一種過程》、長篇散文詩集《七只笛孔洞穿的一支歌》《國歌》《國歌頌》DVD版、詩集《雙臂交叉》《三維空間》。《一種過程》獲中國散文詩90年“中國當代優秀散文詩作品集獎”。《國歌頌》入選中國作家協會重點扶持作品、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全國重點音像製品,獲首屆湖湘優秀出版物獎一等獎。

Comment by Ra Zola on June 19, 2021 at 3:26pm


中國散文詩:構建自己的藝術王國《姜黎明 篇》

我一直極不情願地對散文詩作如此描述:詞語的相識與相碰,浮於表層的思想與矯情,對生命與生存的漠然。其實,生活的現實逼迫我們拒絕表面化的東西,要深入事物或事情內涵以及本質。

我認為,只有以一種低姿態,並且用悲憫的情懷與理性的思考,相互糅合的方式去關注,你才能發現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東西。

抒情是散文詩的主要職能。淺白抒情無力承當生活的沈重和生命的脆弱,以及現代人的困惑、迷惘和傷痛! 我主張抒情的制約。洗刷掉塗抹在散文詩上的粉飾和花哨。讓感情沈潛、蟄伏。讓散文詩回歸文學本體。詩寫得越淡,作品就有更多的弦外之音,味道反而越濃,控制情感,才是真性情。真情在制約之中。在言語之外。

Comment by Ra Zola on June 15, 2021 at 9:58pm


中國散文詩:構建自己的藝術王國《盛景華》

在諸多畫種里,水粉畫兼具水彩和油畫的某些特點,它有水彩的明快,也有油莉的厚重。正因為如此,它有被邊緣化的趨勢。而在文學領域里,散文詩兼有詩和散文的許多特點,它有散文的寬度,也有詩的精度,從這些特點上看,它在文學中的地位與水粉畫,在美術中的地位多有相同之處,它立足於詩和散文這兩種文學體裁的接壤之處。極容易被邊緣化。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在散文詩創作中就當努力地避免。在題材的廣度和創作的自由度上向散文學習,在語言的錘煉和形式的精美之處又要在詩歌里借鑒。充分發揮其既有散文的廣度,又具詩歌之精美的優勢。

Comment by Ra Zola on June 11, 2021 at 9:44pm


中國散文詩:構建自己的藝術王國 《郭野曦 篇》

在散文詩創作上,我一直在尋找一種屬於自己的敘述方式,平淡、節制、不動聲色,像月亮潑出的一地水光,寧靜安詳,連周圍的空氣和花香也沒有驚動。也一直探尋屬於自己的抒情方式,用清新、自然、明快的語言。烘托出一種亮麗空靈的氛圍和意境,使讀者獲得一種從無奈的閱讀疲倦中解放出來的審美快感。作為一種精美的語言藝術,散文詩的簡潔、空靈和意象之美,要自然呈現和流露,要更多地滲透一些對生活的啟迪和探索,以及對生命的感悟和體驗,給讀者留下一些回味的餘地、想像的空間。使語言的內涵和外延,更具張力和彈性。有時刻意地雕琢,難免留下一些斧鑿的痕跡和敗筆。

Comment by Ra Zola on June 9, 2021 at 8:40pm


中國散文詩·構建自己的藝術王國《馮明德 篇》

目前,中國散文詩創作進人了一種尋求突破的階段。自進人新世紀以來,網絡媒體興起,大量的散文詩作品湧現於網上,並傳達給我們一個重要的信息,散文詩藝術生命的土壤無處不在。

但是,這些網上作品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對於真正意義上的散文詩創作,實力派散文詩人,尤其是中青年詩人們,總是在不斷地探索中,求新、求變,以達到一種自身的或文本的突破。

([筆會實況]中國第七屆全國散文詩研討會紀要,見《散文詩》2007 第12期

Comment by 就是冷門 on April 24, 2014 at 7:10pm

人體彩繪藝術理念~人體彩繪,又稱紋身彩繪,即在光滑的皮膚上,用植物顏料繪出一件美麗的華服,具有特殊的美感。一般來說人體彩繪不傷害皮膚,也不怕水洗,無疼痛感,色彩鮮艷,圖案多變。

彩繪的過程也簡單易行。人體藝術是人身體的外在之美,可觀可賞。當人的思想達到一定的境界的時候那種欣賞可稱之為藝術,人體藝術不只是單單的把身體裸露在外面,這種單單的裸露是不被納入藝術當中的。

而真正稱之為人體藝術的是一種超越,曾被人們一直認可的戒煙牙膏的代表作也可稱之為一種藝術。

人體彩繪的雛形是源於土著人身上的圖案,最早的人體彩繪是原始人在身上用鯨墨畫出的圖騰,作為護身標誌;而中國的國粹京劇裏的人物的面譜也可以說是最早的人體彩繪之一。

為了祈禱平安、幸福,古印第安人發明了文身術;出於同樣的目的,古代非洲、中東等地的人們用各種顏料將自己的身體塗抹得五顏六色。就有了最好人體彩繪的雛形。

隨後出現了流行至今的“紋身”,圖案除了圖騰圖形外,多半是魚紋、十字紋、三角紋和鋸齒紋,基本上屬幾何圖 形。

1891年,美國發明了電動文身機,還配制了統一圖案,風靡一時。英國上流社會和日本也都流行過這種特殊的“化妝”。

人體彩繪作為一個新聞事件引起中國人的關註是2000年5月份的事情。一名年輕貌美的模特被枯枝、枯草包圍著安坐在舞臺中央,臉上及裸露的胸脯上用紅、白兩色勾勒出炫目的圖案,這是發生在江城武漢的一幕。

(Photo Credit: Body Painting by Andrew Th. http://500px.com/carsposi)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