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的詩 2006《煤》

很久很久以前,我是一株大樹
只因為妳曾坐在軀幹上
迎着風飄長髮,即興唸幾節詩
我便愛上了妳

當我死去、倒下
我的枝幹和花果
世世代代隨地殼輪迴
一層層深卷岩土

高温巨壓無休止地日鍛夜烤
我喪失最後一絲空氣
一抹人世間的顏色
還一直掛着妳

依然發願腐殖成煤
有一天燃亮妳的燈
陪妳唸詩

(30.7.2006)


(Photo Appreciation: Julia Dream by Yaroslava Popova
http://vk.com/id88407564)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631

Albums: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Favorite of 1 person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January 17, 2024 at 8:32pm


陳明發·詩性文旅

文旅,除了要考量:文化在那裡;還要考量:詩性在那裡。

在各種消費體驗高度同質化的時代,要使原來屬於原生態、地方特色的文化資源釋放能量,還需要詩性的——也就是創意地、審美的——周全詮釋與精彩表達。

舉歷史領域來説,歷史發現的新材料、深度叙事,大部分時候是學術圈的事,一般人不會有興致去閱讀那些文獻的。

文史工作者的敘說,則比較接地氣些。

而透過媒體如文學、圖像或影視等形式,則更讓人樂於接受。

現在社媒時代的短視頻應用程序,無疑讓很多過去看似很嚴肅的東西變得平易近人。

當然,這些絕大部分是用户非專業生產的內容,素質肯定参差不齊。

是故,若要把所分享的叙事體驗提昇到IP的階段,詩性開發有關文史敘事,是必下的苦工。

否則,只有流量,沒有儲量;只有數量,沒有能量,恐怕就談不上“文化生産了”。(17.1.2024)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December 29, 2023 at 2:53pm


短句養老

2019年讀睡曾經推過一期銀髮川柳,這種近似於大白話又不乏自黑樂觀精神的短詩非常受讀者喜歡。後來了解到,日本公益社團法人全國養老協會辦公室每年都會組織這種短詩大賽,每年都會産生很多這樣優秀的作品,按照各種主題結集成冊,在書店被大量銷售。

更早時候因工作需要我曾去日本考察他們的養老事業,先後去過長野縣、東京三鷹市、千葉縣、柏市等地方的養老機構參觀。日本的老齡化之名不虛傳,只有親身體驗過才會知道。

我們在長野縣拜訪的一家照護機構,他們的市場總監就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而機構內工作的許多護理工作人員,也基本都是五十歲左右的老阿姨。我注意到,即使在一些需要完全照護的機構裡面,他們的牆上,也總會貼滿老人們冩下的一些有趣的詩句。
在長野,完全日式的機構設計,推開一間和室的門,窗外就是碧綠的稻田,或是高聳入雲的長野的青山。看到這些稻田或者青山,忍不住就會想起日本歷史上的那些俳人和他們的俳句。

看着那些被當地人尊位神山的連綿山脈,你或許會想到種田山頭火的那句:“行不盡,行不盡,一路青山”。

而晚年回到故鄉長野縣的小林一茶則會説:“西山啊,哪朵雲霞乘了我”;又或者“春風啊,雖然草長得深,還是故鄉啊”;以及最經典的:“在櫻花盛開的異鄉樹下,沒有人是異鄉客”。

我來的季節正是酷夏,早就沒有櫻花,但在那些青山白雲下面,我也仿佛不那麼把這裡看做異鄉了。

川柳是發端於俳句的一種更爲自由的詩歌形式。周作人早在二十年代就給國人介紹過川柳。在他冩的《日本的“狂句”》一文中,可以找到關於川柳的介紹:

川柳的形式與俳句一樣,但用字更爲自由,也沒有"季題"等的限制。內容上,當初兩者都注重恢諧味及文字的戲弄,唯"蕉風"的句傾向於閒寂趣味,成爲"高蹈派"的小詩,川柳也由遊戲文章變爲諷刺詩,或者可以稱爲風俗詩。

川柳最早是俳句的附着物,總是附在俳句的後面,因此也叫“前句附”,後來這種“五七五”音節的詩句獨立發展,被稱爲"俳風狂句",因其祖師綠亭川柳的名字又被稱爲"柳風狂句",現在則直稱"川柳"了。

綠亭川柳生在十八世紀後半,原來也是芭蕉派下的俳人。川柳認識到這種小詩的獨立價值,開始辦雜誌專門冩這類小詩,蔚然成風,於是成爲川柳詩體的祖師爺。

我們看現在這些老人冩的川柳詩,或者冩夫妻生活,或者冩個人的養生與護理,或者冩面對新生事物比如智能數碼設備的種種不適,甚至還有各種“不服老”的表達,其實並沒有脫離早期川柳想要表達的那些領域。時代變化了,新生事物不斷出現,但人們的情感反應並沒有怎樣的變化。只不過“銀髮川柳”,更專注於老年人的生活罷了,是屬於老年人冩老年人的一種自我消遣。

對於川柳的特點,周作人有過這樣的描述:

好的川柳,其妙處全在確實地抓住情景的要點,毫不客氣而又很有含蓄的投擲出去,使讀者感到一種小的針刺,又正如吃到一點芥末,辣得眼淚出來,卻剎時過去了,並不像青椒那樣的黏纏。

川柳揭穿人情之機微,根本上並沒有什麼惡意,我們看了那裡所冩的世相,不禁點頭微笑,但一面因了這些人情弱點,或者反覺得人間之更爲可愛,所以他的諷刺,乃是樂天家的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而並不是厭世者的詛咒。

所以你可以看到,爲什麼這些日本老人冩的川柳都是這樣可愛了吧。這都“是樂天家的一種玩世不恭”。因爲川柳是有着這樣健康的情緒宣洩的價值,也就不怪日本養老事業部門常常要搞這樣的詩歌大賽了,這實在是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有益。

中國的老齡化已經到來,我們的老年生活,有沒有可能也有冩詩消遣的這個選項呢?(來首詩才睡覺)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December 19, 2023 at 6:37pm


陳明發·從“意識流”談起

“意識流”理論易懂難精。

除了伍爾夫的著作,閱讀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説吧,記憶:自傳追述》也帶給我很大的樂趣。此書部分地採納了意識流。

意識流最有名的小説之一《尤利西斯》,買了許久一直沒好好讀,很對不起喬伊思。另一部意識流大書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我偷工減料地在一些選集中,當散文篇章讀過一小部分,説起來很不成樣子。

但在哲學方面。柏格森(192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對我影響很大,因爲他,我上溯維柯(“詩性智慧”歷史發展觀),下訪克里斯蒂瓦(“詩性語言”革命),思想起來心裡比較踏實些。

“意識流”得益於19世紀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的學説,但後來被歸入“意識流”的文學家,明顯也採納了20世紀佛洛伊德、榮格、拉康諸子的學説。

對中國意識流文學作品我不熟悉,我近年相對喜歡的小説家如李佩甫(《無邊無際的早晨》等)、馮苓植(《與死共舞—“鞭桿”的故事》等)的創作。二人把意識流與微魔幻主義做了令人期許的混融。

我個人的心智之旅,許多年來依靠着存在主義先驅海德格爾的哲學,近年有柏格森諸子加持,期待文創路上有新領悟。再讀李佩甫和馮苓植等中文作家的努力結果,詩性實踐在漢字文創中無疑是可能的。(19.12.2023)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December 17, 2023 at 10:25pm


中國求是哲學的詩性追問

愛墾評註:
中國哲學“實事”求“是”的實踐要求,因爲居於對個別事件、境遇的“史”、“時”、“勢”的認知與追問,爲詩性智慧提供了存在空間。複性多元的“史”、“時”、“勢”認知,是詩性追問/直觀的結果。
(見:徐克謙·中國哲學之“是”與“實、事、史、時、勢” )


摘 要 :
哲學的根本任務就是求“是”。中國哲學的一大特色,就是善於在“實”“事”“史”“時”
“勢”中來求“是”。“實”“事”“史”“時”“勢”,構成了中國哲學對“是”進行理解和闡釋的整體語境。從“實 ”“事 ”“史 ”“時 ”“勢 ”來求“是”, 體現了中國哲學富於實踐性、人文性、辯證性的特色。

從最一般的意義上可以說 , 哲學就是求“是”的學問[ 1 ]40244。這個“是”, 在西方哲學本體論傳統中 , 也就是所謂“存在” (英文 Being,德文 Sein) 。在中國哲學中 , 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實事求是 ”的“是 ”[ 2 ]3232359

人們所認識到的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有其“是”。假如一個東西什麽都不“是”(連“東西 ”都不“是 ”) , 那它對人來說就不是“存在”。在自然科學領域 , 人們探求各種知識和理論 , 就是要弄清各種事物及其運動規律、相互關係等等,究竟“是”以及何以“是 ”什麽。在社會科學、人文學科領域 , 人的精神信仰、道德行為、社會體制、政治法律、經濟制度、禮儀習俗等等 , 同樣也都有“是 ”與不“是 ”的問題 , 或曰“是非”問題。

人們的一切爭論 , 歸根結底都是在討論某個東西、某件事情或某種理論究竟“是 ”或不“是 ”(是或非 )。而哲學就是要從根本上
探究一切自然 、社會和精神現象,之所以“是 ”其所“是 ”之理由 , 或者說就是要探討或證明一切的“是 ”之所以“是 ”的終極依據。

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哲學,執著於“是”這個概念本身 , 從語言和邏輯上來推演這個“是”,這就等於是把萬事萬物之“是”,或所謂“存在 ”(Being),看作是一個可以脫離具體的萬事萬物而存在的抽象的實體 ( entity) , 是萬事萬物和一切現象的先天的本質。他們把這叫做“本體 ”, 並專門對之進行研究 , 遂形成了西方哲學獨特的形而上學本體論傳統。

而中國哲學卻與此大不相同。中國古代哲學 (主要指以先秦兩漢諸子為代表的原生態的中國哲學 ),並不曾把“是”本身看作是個抽象獨立的實體 ( entity)或“本體”( noumenon),認為在一切所“是”的具體事物和事件之外,還有一個獨立抽象的“是”的想法 , 在中國古代哲人看來恐怕會是奇怪的和不可思議的。

然而 , 中國哲學並非不求“是”, 求“是”仍然是中國哲學的根本的和重要的內容。只是中國哲學家認為“是”不可能離開所是的具體事物或事件,及其相互關係而獨立存在。離開了所是所非的對象及其所處的背景環境來抽象孤立地談論“是”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特點 ,就是不孤立地、形而上學地探究這個“是”, 而總是在一定的場景和具體事件中去辯證地探究“是”與不“是 ”。

《釋名 ·釋言語 》說 :“是 : 嗜也 , 嗜樂之也。非 , 排也 , 人所惡排去也。” [ 3 ]1132114這說明“是非” 總是具體的人的“是非”, 離不開人的主觀的“嗜樂”與“惡”。可見“是”從根本上來說是人的理解和闡釋 , 離開了人的理解和闡釋 ,也就無所謂“是”。對“是”的這種闡釋學的理解 ,有時還有更為極端的表現 :

“故求是者 , 非求道理也 , 求合於己者也 ”[ 4 ]180。然而 , 哲學所求之“是”, 絕不能只是一種私人語言 , 一種完全只是“合於己”而不合於人的東西 , 而應當是一種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的“公是”。總體上來說 , 中國哲學之“是”,並非純粹是因人而定的主觀的東西 , 因為一切的理解和闡釋 , 都是在特定背景和主體與客體間、或主體與主體間的交往環境中進行的。

這種特定的背景和主體與客體間、或主體與主體間的交往環境,就構成了“是”所賴以形成的客觀性基礎 , 就決定了“是”不可能是個體的隨心所欲的產物。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December 12, 2023 at 11:05pm


朱光潛·材料(matter)與形式(form)孰為重要

西方文學史上一個大懸案就是材料(matter)與形式(form)孰為重要。從亞理斯多德至十八世紀,學者都以為偉大作品必有偉大事跡做材料。這種主張證之文學史的前例也不無根據。從前最好的史詩和悲劇都是敘述偉大人物的偉大事跡。

到了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風行,詩人乃推翻前說,以為任何材料須經藝術家熔鑄,賦以特別形式以後,才成藝術。所以藝術之所以美, 在形式不在材料。小題目也可以做出大文章來。

阿諾德是一個站在浪漫主義潮流中而崇奉古典的人,以為詩人第一任務就在選擇可歌可泣的偉大事跡。人類有幾種根深蒂固的基本情感,與生俱來,與生俱去,不隨時代變遷,也不隨境遇變遷。詩人要能感動這種情感,才有永久性與普遍性。無論古今中外,無論智愚賢不肖,都能領略它,欣賞它。

所謂偉大事跡就是能感動基本情感的事跡。

希臘大詩人都能抓住偉大事跡,所以他們的著作到現在還是一樣驚心動魄。讀希臘悲劇或史詩,斟字酌句,不必有何奇特,但他們所生的總印象(total impression)是不可磨滅的。

上乘文學作品的佳勝處都在總印象而不在一章一句的精煉。近代文學家不能抓住要點,只於形式方面做雕刻的工夫,所以拆開來看,雖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而合觀其全,則所得的總印象甚為淡薄。

比方濟慈的《丁香花盆》(Isabella or Pot of Basil)一首短詩里所含佳句比索福克勒斯悲劇全集還要多,而論詩的價值,則索福克勒斯比濟慈不啻天壤懸殊。

阿諾德說這全是由於古人注意全局(whole),今人注意部分(parts);古人力求偉大事跡,今人力求美麗辭藻;古人目的在激動基本情感,今人目的在滿足飄忽的想像。

阿諾德力勸初學者多讀古人名著。寢饋既久,便自能於無形中吸收其神韻,浸潤其風格。近代作品多未經時間淘汰,好比衣服樣式,只是一時新,過時便沉到敗紙堆里去。在這種著作中費時間,不特徒勞無補,而且走入迷途,到結局只落得頭暈目眩。

阿諾德雖不絕對主張偉大事跡須從歷史上搜求,卻深信選歷史的事跡比選近代的事跡較易抓住永久的普遍的情感,不至於為一時飄忽的風尚所迷惑。選過去史跡作文學材料,難在不易明瞭古代生活習慣。阿諾德以為這也無妨,因為詩人所描寫的是內在的永恆的情感,而生活習慣只是外表的時常變化的。(選自朱光潜著《我與文學及其他》,據《朱光潛全集》卷 3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6, 2023 at 7:43pm
維柯與佛洛伊德詩人們發現了無意識

按照近代西方傳統,藝術對社會是無直接利害關係的,這就否定了藝術與社會及人的行為的密切關係,現代人缺少的不就是維柯所說的「各民族創建者具有的詩人的本性」嗎?文明和城市一起成長,城市本應是人類文化藝術的大宗遺產,可許多現代城市建設是一種「破壞性建設」,這種城市只有經濟價值。

柏拉圖曾講過學習就是回憶,哲學家就是不斷地練習死亡;老子教人「復歸於嬰兒」;維柯說,要探索人類本性就「必須用極大的努力使自己在許多方面賦有與那些最初的人相似的本性」,就必須「退回到對一切人的和神的學問都極端無知的狀態」;波德萊爾說天才就是重返童稚;蒙臺梭利提出「兒童是成人之父」;海德格爾的「復歸於真」是通過領悟死來達到最高境界。他們的說法和弗洛伊德通過倒退獲得精神古物的觀點是如出一轍的。

夢不僅是了解無意識的利器、理解原始生命的捷徑,更進一步講,「倒退」就是向早期生活體驗的復歸,這里的「早期」既有個體早期——兒童時期,也有人類的早期——遠古時代。因為,弗洛伊德把夢與神話及童話看作本質相同的東西,了解夢的語言也就了解另一個語言——維柯的所謂「一切民族共同的心頭語言」。

維柯經常把一個人從兒童到老年的人生,同一個民族從初建到最後瓦解相類比。恩格斯指出:個人意識的各個發展階段「可以看作人的意識在歷史上所經過的諸階段的縮影」。⑨兒童心理展的各個階段與人類意識的發展相一致,這已經被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所證實。皮亞傑認為兒童思維與原始思維一樣都具有主客體不分、自我中心狀態、泛靈論等心理展特征,在思維具體性和繪畫方法上也有相似之處。澳大利亞哲學家、美術理論家德西迪里厄斯·奧班恩(DesiderlusOrban)發現原始藝術與兒童藝術及精神病患者的習作具有相似性。哈貝馬斯的《交往與社會進化》,在探討個體發生學與人類進化之間的聯系及二者演變的根據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瓦爾特·本雅明的文體鏟平了傳統學科的界限,後來在法國百科全書學派傳統熏陶起來的布爾迪厄這類思想家那里,根本就沒有學科的界限。顯然,用自然科學研究「物」的方式方法去研究人,有很大的局限性,維柯早就發現幾何學方法不適用於人類世界。研究社會現象要涉及到意義的理解和解釋,這不是實證的自然科學所能勝任得了的。英國著名科學家和作家C·P·斯諾在其著作《兩種文化》一書中呼籲人文科學知識分子與科技知識分子的合作,以避免兩極文化帶來的損失。


弗洛伊德創造精神分析之初沖破了原有學科的限制,通過人的夢境或患者的胡言亂語去透視人的內心世界,又從人的心理變化去認識人類的歷史命運,他堅持歷史是人創造的,這一點與意大利思想家維柯的觀念是一致的。維柯在《新科學》中主張,人類世界只能被人所理解,因為這個世界是人創造的,既然人類生活和思維的一切形式是由人創造和體驗的,那麽我們就能夠在意識深層里再現人類歷史。許多學者抱怨弗洛伊德不是一個理論嚴謹的科學家,而是一個想像豐富的藝術家。確實,弗洛伊德對人文藝術、人類命運的關懷勝過對醫學心理學的關懷,醫學心理學只是弗洛伊德探索人類發展由來的手段或橋梁而已,他常用醫學和心理學的材料和方法來證明和表達自己的思想主張,精神分析在許多方面與哲學和文學相似,因而許多心理學家認為精神分析是非正統心理學。


弗洛伊德通過對被遺忘的存在——無意識的探索,實現了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西方學術界的全部論著都強調不自覺的精神活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顯然,弗洛伊德早已切中了時代的脈搏。米歇爾·福柯在1964年宣讀的題為《尼采、弗洛伊德、馬克思》論文中,把尼采、弗洛伊德和馬克思稱之為懷疑大師,他們對於西方當代批判思想的意義在於,各自發揮了根本性「去中心」作用,是繼哥白尼、達爾文之後人類思想史上第三次革命。


在精神分析的創立和成熟過程中,弗洛伊德的文學知識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十分敬佩藝術家憑直覺把握真理的本領,《哈姆雷特》和《俄狄浦斯王》幫助他歸納了戀母情結,並指引他進行自我分析。弗洛伊德70歲生日時感嘆道「不是我,而是詩人們發現了無意識」。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向我們介紹斯里蘭卡學者馬丁·魏克拉瑪辛柯的發現:紀元前四世紀佛本生故事作者和十九世紀的俄國作家同樣地在精神分析出現以前「就以極為動人的方式探索了人們的潛意識活動」。

毋庸置疑,發展成熟的物理科學和生物科學對弗洛伊德產生極大的影響,他在1895年《科學心理學規劃》中曾力圖「建立一門自然科學心理學,把心理過程描寫為可確定的物質粒子定量狀態」,並可以用數學和神經學實驗來處理它,然而,這個目標始終沒有實現。長期的臨床觀察經驗使他推翻了自我意識是意識中心的概念,如同地球圍繞太陽轉一樣,自我圍繞隱藏在背後的無意識轉,精神的實質是無意識的。弗洛伊德通過對被遺忘的存在——無意識的探索,實現了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4, 2023 at 11:31pm


解麗霞·技術社會,我們還需要哲學嗎

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加速發展,人類社會正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化。在這場技術驅動的大變局中,有人説哲學“無用”,已成爲一種近乎邊緣化的學問。也有人認爲,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最哲學”的時代,哲學的思維方式是我們應對風險、克服內捲的重要武器。

這種貌似“非此即彼”的爭論,本質是“各自言説”的不悖。前者是“哲學終結論”的現代回響,割裂了“科學與哲學”的關係,忽視了“哲學是反思性的學問”,映襯出“哲學的暫時性沒落與間歇性失寵”。後者則是“哲學新形態”的出場訴求,哲學依然如它在以往的歷史中一樣,能夠通過對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進行深入審思,生成面向未來性、可能性、不確定性的新的哲學範式、新的哲學形態,由此激活了“哲學是未來之思的本質性期許與願景性澄明”。

一個時代是否需要哲學?這不是哲學要回答的問題,而是時代需要探索的問題。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問題,但貫穿人類發展歷史的共性問題永恆不變,那就是哲學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這個“基本問題”,就本質而言,是“存在”問題,通俗一點説就是,世界是什麼,向何處去;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和我之外的世界的關係如何。而至於個體的“我”的存在,即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更是哲學追問的核心。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日新月異的“對象性世界”擺在了哲學面前,其“反身性”特質對哲學提出了三大挑戰。一是,哲學如何澄明新科技的本質。人工智能的虛擬性取代了傳統科學的實驗性,其“本體”爲何是哲學面對的新的“黑箱”,而對“黑箱”的哲學描述是人類新科技“存在”的基石。二是,哲學如何認識新科技。人工智能等打破了傳統哲學的二元對立,甚至是後現代主義解構性的“主體間性”,哲學現有的認知方式能否認知智能科技的“主客相融”?三是,哲學如何確立新科技的價值。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類、新科技爲人類帶來哪些風險,都對哲學提出了價值判斷與倫理確証的難題。

即便如此,哲學因其探究本體與注重認知的優勢,對涉及智能、認知、思維、心靈、意識等概念範疇的人工智能,仍然有絶對有效的“話語權”,仍然是推進進步的“原動力”,既能建立新科技的倫理“防火牆”,又能實現新科技的本體論確証與認識論突破。

應對不確定性是哲學的特長與優勢,人類社會“前路茫茫”的指路明燈便是哲學的不斷質疑與發現。正如羅素所言,哲學的價值大部分須在它的極其不確定性之中去追求。哲學的用處正在於,能夠指點出人所不疑的各種可能性。當人沉陷於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忘記了精神自由的追逐實現時,哲學於個體的“我”而言,是理性的解毒劑,是精神的愉悅劑。中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曾申明,哲學,特別是形而上學,它的用處不是增加實際的知識,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哲學豐盈充沛了我們的人生,在人生苦楚之時予以撫慰,在心靈躁動之時予以救贖,繁星縱變,智慧永恆。

在紛繁蕪雜的巨變時代,學點哲學,終身受用。信息技術與網絡平台爲當下的哲學學習提供了方便之門,讓哲學得以便捷走進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與時間。哲學並不是哲學家的專利,也是普通大衆的享思。哲學也不僅僅是概念化的體系、形而上的思辨,它在科學與詩之間,在百姓倫常日用之中,表達的是感性與理性交融的審美意象,穿透人的認知表象直達人的心靈深處,成爲你我內心持守的哲學信仰。哲學讓我們追求可信又可愛的真理,“可信”在於它是生活的真實呈現,“可愛”則在於它是我們孤立無助時的真切需要。哲學讓我們成就更好的自己。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挑戰如何改變,密涅瓦的貓頭鷹依然在黃昏中起飛,人依然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你我依然在“此在”中深深地“思”。這是一個“最哲學”的時代。

延續閱讀:陳躍紅·能讓人類失去詩性的不是機器人

((2021年04月14日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解麗霞,華南理工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16, 2023 at 1:50pm


《沖田總司之戀》的詩性形象思維

日本小説家司馬遼太郎在《沖田總司之戀》一作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形象思維”案例。它説明即使是武夫,也有懂得詩性的人。就像魯迅冩作生涯的開山之作,敘述西方浪漫主義文學的長文〈摩羅詩力說〉所提到的,人都有詩性——

(總司的咳嗽,不大對勁。)

土方開始注意這件事,是在“文久”改元“元治”這年的三月。

這一年,山澗裡遲開的櫻花都已謝了,沒料想大清早又出現霜降,京畿的氣候一直不太正常。

土方試著和近藤談及此事。

“你說說看,他是怎麽個咳法的?”

“這麽說吧。捉一隻蝴蝶,這樣合起手來把它包在掌心裡,它就會‘啪噠啪噠’地撲翅膀。總司的咳嗽就是這樣的。”

“蝴蝶?”

“不,我隻是打個比方。”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這種表達方式對近藤的思維而言並不合適。近藤想像力匱乏,正因為如此,他常對自己或他人的未來持樂觀的態度。而副長土方作為出身田捨的劍士,想像力卻豐富的過了頭。除了能吟上幾首不怎麽地的俳句,他也能從隻字片語之間覺察別人心情的動向。然而也正是拜其所賜,與近藤相比,土方總是從陰暗麵預想事物的未來。這一次果然也不例外。

“不好說,近藤桑,那家夥搞不好是得了癆咳(肺結核)啊。”

 (見:司馬遼太郎·沖田總司之戀 1)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September 27, 2023 at 3:27pm


慘澹經營

亦作“慘淡經營”。

原指作畫前先用淺淡顏色勾勒輪廓,苦心構思,經營位置。引申指苦心謀劃並從事某項事情。

【解釋】

①原指作畫前先用淺淡顏色勾勒輪廓,苦心構思,經營位置。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以經營位置爲繪畫六法之一。

②引申指苦心謀劃並從事某項事情。亦作“慘淡經營”

【出處】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

【示例】我一方面自然極佩服這位朋友的慘淡經營,但一方面卻記起了批評家批評狄更斯的話來…… ◎茅盾《現成的希望》

                                                                  (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愛墾評註:張嘉諺在〈論「詩性」及其內在結構〉中,提到“字詩想” 、“字思維”,認爲中華詩作天生具有漢字聯想、推論的方便。唯從以上隨手摘來的一個常用中國成語爲例,許多人目前恐怕都是先從字面聯想採用此語,認為那是工商經營情況淒慘的意思。這跟原來苦心佈局的創意動作比較,已完全失去那漢字詩性所應許的積極意義。聯想固可貴;把握好原義也有其詩性策略的必要。

茲摘張文的相關段落如下,以供詩性研究者進一步的思考。

從“字詩想” 、“字思維”(張嘉諺,論「詩性」及其內在結構)的提出,讓我們理解到“單獨一個漢字,便可作音、形、義、象、數、理等多方詮釋;漢字有其豐富的言外之意,能夠供人們不斷探究其起源、內涵、生成與衍發,直接作字詩想推論。”這樣的詩性表達方法使到中華詩歌根本上有別於其他語言的創作。(27.9.2023)

Comment by Margaret Hsing on September 23, 2023 at 5:40pm


手藝人詩性

《懷揣手藝的人》由《春之輯 逝者的水房子》《夏之輯 他的木頭會唱歌》《秋之輯 手感》《冬之輯 29歲的大國工匠》四輯構成。凸凹用樸白、有趣的詩歌語言,爲60位中國工匠、技術能手做素描畫像。這60位工匠、技術能手,來自航天、航空、電子、機械、汽車、石油、地質、鐵道、建築、通信、材料、路橋、核電、電網、水利、農林、消防、醫藥、皮革、食品、釀酒、菸草、文物、工藝美術等衆多行業,皆爲行業佼佼者。當精美、虛緲的分行藝術,與靈巧、實用的各行手藝産生聯系,無用之用與有用之用嫁接一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美和張力美。《懷揣手藝的人》是全國第一部詩冩中國古今工匠的個人專著,作爲一名詩人向百工百技誠實致敬之書,這也是手藝向手藝的一份問候。(原題:工業何以成詩 凸凹用新詩集緻敬“懷揣手藝的人”;來源:華西都市報2023-09-23)

“手藝”、“技藝”這些概念的使用,大多數情況下意思重合,不過,當我們說到“手藝”的時候,又暗含著一種古老的,與手相關的勞作,也聯系著“手藝人”、“匠人”的身份認定的含義。(洪子誠:詩人的“手藝”概念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