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文創慕課》推薦精彩文獻,歡迎學習:


Rating:
  • Currently 4.75/5 stars.

Views: 55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April 11, 2024 at 4:23pm


邱誌勇·記憶的藝術性想像,以及數位性轉化


當代數位科技已扮演猶如社會中樞神經系統的角色,「數位轉向」(digital turn)似乎也已是不爭的事實,且打造此般的數位天地,促使許多人深信「機器優於人類」的命題。貝爾納.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在《人類紀裡的藝術》指出,這種始於1993年數位轉向的科技震撼中,透過網路科技的全球開放網絡,超工業化的系統透過遠程──行動的網路,對遠程的對象進行控制,致使整體社會運作體系轉化成人們所熟悉的數位經濟。隨著數位時代的全面到來(包含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科技的普及),大規模「數位化」世界圖景的景致既是歷史性的,也是增補性的當代生存樣態,整體且普遍的人工智能化而引發一系列社會文化、地緣政治、生存環境、生命倫理等人類生活世界的改變。

甚至,人們生活經驗藉由技術所構成的景況已不言而喻。如同唐.伊德(Don Ihde)在《科技與生活世界》所述,科技技術以物質文明中各種人工物的形式存在於我們的環境之中,且深深地影響人們的行動、知覺與理解方式,然而,當「數位無所不在」,人類社會卻悄悄地進入所謂的「後數位情境」(Post Digital Condition)。羅素.戴維斯(Russell Davies)便曾言,後數位應該是下一個激動人心的階段,它不是舊秩序的回歸,而是人們開始「在屏幕之外進入世界的地方」(in the world beyond the screen)。梅爾.阿利森貝格(Mel Alexenberg)在《後數位時代的藝術未來》一書中清楚地定義所謂的「後數位」(post-digital),指涉的是一個在人類與數位科技間關係快速變遷下的藝術創作,以及藝術如何更關切人類的生存實際景況,而非數位科技本身。

王新仁 明日的路徑 2019 演算音像 尺寸依場地而定(圖版提供:王新仁)


那麼,是什麼樣的「新人類景況」值得藝術家透過創作實踐的策略來彰顯呢?貝爾納.斯蒂格勒將環境科學研究中所提呈的「人類紀」概念,轉化到人文社會的當代哲思中,開啟關於人類生存樣態的討論。在巨量資訊的運作邏輯將一切量化、測定、校準,以便讓後數位的人類世界更加標準化之際,人類已經與其環境一樣,都被轉換成資料,且能被資訊設備簡化成可測定的、可更新修改的數量。

無所不在的巨量資訊運算公司根據從每個人身上蒐集到的「數位足跡」,直截了當地造成了數位個體。而根據馬克.莒甘(Marc Dugain)與克里斯多夫.拉貝(Christophe Labbé)的《裸人》一書,這種巨量資訊公司所抱持的自由意志主義,更不計一切代價爭取科技進步。從人機、跨物種系的混雜,從「以人類為中心」的思維(即人類被其他物種所取代的人文主義),轉向「人類其實早已是科技主體的賽博格」思維,在這個轉向的過程裡,是賽博格自身的演化史,它涵蓋所有知識領域,從生物學、地質學、資訊學、神經醫學、文化、藝術領域……,疊合積累成「人類紀」(anthropocene)。

本文以筆者於國立台灣美術館策畫「後數位人類紀:國際科技藝術展」中受邀之藝術作品為例,說明本文命題「記憶的藝術性想像,以及數位性轉化」,此一命題主要在於彰顯藝術家如何運用實體物質與虛擬真實景觀圖象,共同展現日常生活物件重新轉化與再組裝配置的記憶圖象。王新仁的〈明日的路徑〉以3D實景掃描與波函數塌縮演算法表意台灣原生地貌在每一次觀看過程中,都能產生似真若假,也別於現實的新組成。王新仁藉由資訊演算形塑而成的數位空間可謂是一個動態的世界,軟體程式可能為使用者開創了些許特別的領域與經驗範疇。(見《藝術家》2019年4月527期)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April 5, 2024 at 10:19am


藝術展·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

由臺灣美術館主辦的「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於2023年12月2日至2024年3月10日展出,此次跨年度國際特展由3位國際策展人共同策劃,聚焦於亞洲當代藝術家共計約55組件作品,旨在以詩意而感性的方式探索地緣政經環境、意識形態與生命形式的各種可能性與關係。

今(30)日於臺北舉辦記者會,由國美館陳貺怡館長主持,韓國策展人金聖淵、臺灣策展人謝佩君,遠道而來的藝術家帕蒂普.蘇薩桑泰(Prateep Suthathongthai,泰國)、鎌田友介(日本)、馬哈拉尼.馬羌那嘎拉(Maharani Mancanagara,印尼)、徐平周(韓國)、臺灣藝術家常陵、王湘靈及張紋瑄等皆出席盛會。

國美館陳貺怡館長表示,18世紀啟蒙時代,孟德斯鳩提出「地緣政治」的概念,但1989年後一般認為冷戰已結束,但其實之後世界局勢丕變,戰爭不但並未結束,還以各種形式在國際間展開。1990年代之後,很多策展人與藝術家把「地緣政治」作為策展與創作的主題,本展即是以藝術的方法來探討地緣政治的問題,並聚焦在亞洲區域。

韓國策展人金聖淵表示,本次展出作品根據不一樣的國家文化有不同的解讀,特別是有些作品與戰爭有關連,尤其在籌備展覽過程中,我們的世界也正發生戰爭,所以本展是在很有意義的時間點舉辦,且不單單是作品很精采,展場空間也有相應的呈現。臺灣策展人謝佩君提到,本展的關鍵字是「集體」的概念,她在與其他二位策展人的討論中,得到更多不同的觀點與突破,雖然這次臺灣藝術家的作品媒材與主題皆不盡相同,但藝術家都認為臺灣是東亞的會面點而非衝突點。菲律賓策展人派屈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透過錄影表示,展出這些藝術品就是傳遞他們的想法到這個世界,這個展覽讓我們了解世界雖然危機重重且多變,但多變正代表世界有改變的可能。

國美館原訂今(2023)年辦理第9屆亞洲藝術雙年展,然因前年疫情之故將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往後推遲了一年(2023年)辦理,故同步影響本館亞洲藝術雙年展改至2024年辦理。雖因雙年展辦理時程的更動,國美館對於亞洲當代藝術的發展與推介仍保持高度關心,本次特別以專題策劃的方式,邀請亞洲地區中青輩三位策展人攜手合作,並各自薦選、邀請5位藝術家,匯聚不同的觀點同台展出。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April 5, 2024 at 10:19am

跨國策展團隊由菲律賓策展人派屈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韓國策展人金聖淵(Kim Seong-Youn)及臺灣策展人謝佩君(Hsieh Pei-Chun)共同組成提出「地緣詩學」的策展概念。有別於地緣政治較為強烈而絕對意識形態的劃分,「地緣詩學」提供策展領域如何理解世界運作方式的另一種視角,以詩性的踏查重新探尋自二戰後東亞與東南亞的「政經環境」、「日常生活實踐」、「民族國家」與「區域典範」等議題,並藉由探討地理與藝術的關係,營造出獨特且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對話空間。

 

跨國策展團隊呈現多維度視角

其中,派屈克.佛洛雷斯(Patrick Flores為現任菲律賓大學藝術研究學系教授及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副館長,也曾受臺北市立美術館之邀,擔任第59屆威尼斯美術雙年展臺灣館「公眾活動」總召集人,具有豐富的策展與研究經驗。此次策展他提出相對於地緣政治,我們可以從藝術的角度回應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政治與社會議題。韓國獨立策展人金聖淵為現任釜山雙年展執行委員會董事,常年耕耘釜山藝術產業及培育藝術新秀教育,並引領釜山的替代性藝術運動。透過本次策展,他思考在不安的時代下,藝術究竟能扮演何種角色、發揮何種功能,是否能藉由藝術創作將世界串聯起來,以共同反思當前社會所面臨的問題。臺灣策展人謝佩君面對此次展覽主題時,則主張藝術創造具有重組時空與地理環境的潛能,並質問在藝術實踐的過程中,是否能開啟面對政治與社會議題的另一種思維。本次策展團隊的組成,在兩位資深策展人與新秀策展人的跨國合作下,透過多元豐富的視角與觀點相互對話,既富有詩意又帶有反思意味。重量級藝術家以多元創作形式,共創多元的對話空間。

本次展覽邀請來自日本、韓國、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以色列與臺灣共15組/位藝術家,以各自的創作方式與作品回應展覽議題。如韓國藝壇重量級數位藝術創作先驅李庸白,展出其經典的錄像與裝置作品,其中〈天使士兵〉藉由柔和而看似靜止的畫面,呈現士兵穿越假花叢林的過程,反映戰爭時期的資本主義,以及華麗外表下所隱含的緊張對立關係。韓國藝術家雙人組合文敬媛與全濬浩(Moon & Jeon)的作品〈自由村落〉為一錄像創作計畫,以源自70年前的文物為楔子,透過在影像中穿梭於時空的物件,呈現彷彿時間停止流轉社會樣貌,探討當前社會的矛盾與限制。活躍於當代藝術圈的印尼藝術家馬哈拉尼.馬羌那嘎拉(Maharani Mancanagara),藉由繪於木板上的炭筆繪畫、印製於布料上的報導文字等大型裝置作品,重現祖父輩的歷史記憶,並體現歷史敘事的不完整性與動態性。臺灣藝術家常陵則展出油畫作品《戰前準備》系列,以偽預言的創作方式反思歷史的覆蓋與竄改,以及圖像、線條和個人記憶裡對歷史紀錄的影響。臺灣藝術家王湘靈則展出現地製作的聲音裝置〈回應〉,呈現自身的生命經驗,並探討時間與空間的不確定性與不同的觀看可能。藝術家郭俞平則以〈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脖頸在尋覓陽光,腦子求索著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探討歷史的離散、移民的歷史書寫,以及新移民女性的身分認同、知識體系及不同身分之間的轉化與融合。

除了展覽之外,本次聚焦於亞洲藝術的主題展更將於12月3日舉辦跨國連線的藝術家座談會,邀請三位策展人,以及印尼藝術家馬哈拉尼.馬羌那嘎拉、日本藝術家鎌田友介、泰國藝術家帕蒂普.蘇薩桑泰(Prateep Suthathongthai)、臺灣藝術家常陵與郭俞平等齊聚國美館,與身處國外以線上與會的藝術家們共同討論展覽議題,並與現場觀眾交流,透過策展人和與藝術家面對面的機會,一同探索身處於亞洲地緣環境的我們,應如何面對及思考當前的政經環境及如何重塑僵固的意識形態。

國美館期待本展能以詩意的美學與富有歷史情感的呈現,建立一個有機的公民空間,提供觀者激辯與省思的場域,從而以多元的角度理解當代世界的面貌。「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將自2023年12月2日展至2024年3月10日,更多有關展覽及藝術家座談會之相關資訊,敬請密切關注國美館官方網站及Facebook粉絲專頁(原題:國美館「地緣詩學:瀕危世界的多變特質」展覽 以詩意美學探索亞洲地緣政治與意識形態的多元面貌;日期:2023-11-30 台灣文化部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12, 2024 at 2:06pm

Abstract From: G20 CULTURE MINISTERS’ MEETING, KASHI CULTURE PATHWAY

4.Leverag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for the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Culture

4.1. Recognising the benefits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 digital technologies – that encompass web-based and frontier technologies such as 3D modell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cluding generative AI, virtual or augmented reality, gamification, robotics, and information and data produced by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s – for the documentation, interpretation, presentation, preservation, protection and recovery, research, promotion, dissemin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cluding long term preservation of digital documents – we underline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digital technology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particularly in the face of growing threats linked to conflicts, disasters or climate change – while further underlining tha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a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sectors and industries, enabling access to new audiences, promoting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fostering cross-cultural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transfer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cultural markets; 

4.2. Further recognising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ng a digital ecosystem grounded on principles of inclusivity, equity, accessibility, trustworthiness, diversity and sustainability, that includes safeguards to protect users from risks posed by disinformation, misinformation, hate speech, privacy loss and other online harms, which also fosters the creation and promotion of divers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ontent, information and news online, as well as uphol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ackles online piracy and protects artistic freedom, including social and economic rights of artists and cultural professionals, notably by granting safeguards for their fair remuneration; 

4.3. Stressing the need to overcome digital divides,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ontinuous knowledge sharing, enabling access to culture through unbiased digital tools supported by digital literacy, skills training, with due consideration for inclusive digital access, narrowing the gender digital divide, in particular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Multifaceted and transversal dimension, building on existing frameworks, where possible, through relev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notably UNESCO, OECD, UNCTAD – and statistical institutions at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level, including in the Global South with a view to sust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creative  econom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le also shedding light on the economic weigh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creative economy worldwide, including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as appropriate.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6, 2024 at 1:56pm


Abstract From: G20 CULTURE MINISTERS’ MEETING, KASHI CULTURE PATHWAY

11 We reaffirm our commitment to support policies that promote the contribution of those working in the culture, arts and heritage sectors, with a view to strengthening frameworks to sustain decent work and inclusiv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sectors and industries and in line 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notably by: 

11.1. Enabling the ratification and/or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conven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 including the UNESCO 2005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 and the 1980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tatus of the Artist, as relevant – towards shaping policies and measures that support the creation,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f and access to cultural goods and services; 


11.2.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and dialogue towards enhancing the status of artists and cultural professionals – addressing socio-economic rights and artistic freedom – online and offline –based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framework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labour standards, as well as applicable to all professionals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sectors and industries, independently from their employment status –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adequate remuneration systems, and the extension of adequate and comprehensive social protection to cultural professionals, notably by enabling linkages between culture and labour policies, facilitating a transition to the formal economy as relevant and mobilizing releva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notably UNESCO and ILO; 

11.3. Investing in skills training and research to support capacity building, institutionalized technical assistance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of artists and cultural professionals, notably towards expanding access to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upskilling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sectors and industries, targeting practitioners, in particular women and youth and other marginalized and vulnerable groups, building on public support and existing cultur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developing and updating training standards, investing in talent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learning as well a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networks such as the G20 Network of Cultural Business Management Training Institutions; 

11.4. Supporting cooperation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ve economy, including by enabling inclusive North-South and South- South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exchange of cultural goods and services, notably to expand equitable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nd sub-regional markets and the mobility of artists and cultural professionals in a spirit of solidarity andcultural exchange.

(Abstract From: G20 CULTURE MINISTERS’ MEETING, KASHI CULTURE PATHWAY, Outcome Document and Chair’s Summary, Varanasi, 26 August 2023)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5, 2024 at 11:13am


中國鄉村振興計劃

中國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守好「三農」(農業、農村和農民)基本盤至關重要、不容有失。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要立足國情農情,體現中國特色,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一、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一)全力抓好糧食生產。確保全國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要穩住面積、主攻單產、力爭多增產。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強化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物質基礎,健全農民種糧掙錢得利、地方抓糧擔責盡義的機制保障。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開展噸糧田創建。推動南方省份發展多熟制糧食生產,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發展再生稻。支持開展小麥「一噴三防」。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繼續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合理確定稻谷最低收購價,穩定稻谷補貼,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增加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規模。逐步擴大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實施好優質糧食工程。鼓勵發展糧食訂單生產,實現優質優價。嚴防「割青毀糧」。嚴格省級和政府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推動出台糧食安全保障法。

(二)加力擴種大豆油料。深入推進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扎實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支持東北、黃淮海地區開展糧豆輪作,穩步開發利用鹽鹼地種植大豆。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實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試點。統籌油菜綜合性扶持措施,推行稻油輪作,大力開發利用冬閒田種植油菜。支持木本油料發展,實施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落實油茶擴種和低產低效林改造任務。深入實施飼用豆粕減量替代行動。

(三)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實施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加快發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和蔬菜集約化育苗中心。加快糧食烘乾、農產品產地冷藏、冷鏈物流設施建設。集中連片推進老舊蔬菜設施改造提升。推進畜禽規模化養殖場和水產養殖池塘改造升級。在保護生態和不增加用水總量前提下,探索科學利用戈壁、沙漠等發展設施農業。鼓勵地方對設施農業建設給予信貸貼息。

(四)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樹立大食物觀,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植物動物微生物並舉的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分領域制定實施方案。建設優質節水高產穩產飼草料生產基地,加快苜蓿等草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青貯飼料,加快推進秸稈養畜。發展林下種養。深入推進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合理利用草地資源,推進劃區輪牧。科學劃定限養區,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建設現代海洋牧場,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工船等深遠海養殖。培育壯大食用菌和藻類產業。加大食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健全追溯管理制度。

(五)統籌做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調控。加強糧食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強化儲備和購銷領域監管。落實生豬穩產保供省負總責,強化以能繁母豬為主的生豬產能調控。嚴格「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繼續實施糖料蔗良種良法技術推廣補助政策。完善天然橡膠扶持政策。加強化肥等農資生產、儲運調控。發揮農產品國際貿易作用,深入實施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深入開展糧食節約行動,推進全鏈條節約減損,健全常態化、長效化工作機制。提倡健康飲食。

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六)加強耕地保護和用途管控。嚴格耕地佔補平衡管理,實行部門聯合開展補充耕地驗收評定和「市縣審核、省級復核、社會監督」機制,確保補充的耕地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產能不降。嚴格控制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探索建立耕地種植用途管控機制,明確利用優先序,加強動態監測,有序開展試點。加大撂荒耕地利用力度。做好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原題: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2023-02-13 來源: 新華社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3, 2024 at 3:03pm

(七)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完成高標准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務,重點補上土壤改良、農田灌排設施等短板,統籌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准農田的實施方案。加強黑土地保護和坡耕地綜合治理。嚴厲打擊盜挖黑土、電捕蚯蚓等破壞土壤行為。強化干旱半干旱耕地、紅黃壤耕地產能提升技術攻關,持續推動由主要治理鹽鹼地適應作物向更多選育耐鹽鹼植物適應鹽鹼地轉變,做好鹽鹼地等耕地後備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試點。

(八)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構建國家水網骨干網絡。加快大中型灌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實施一批中小型水庫及引調水、抗旱備用水源等工程建設。加強田間地頭渠系與灌區骨干工程連接等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支持重點區域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推進黃河流域農業深度節水控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發展高效節水旱作農業。強化蓄滯洪區建設管理、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災害防治,加快實施中小水庫除險加固和小型水庫安全監測。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九)強化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研究開展新一輪農業氣候資源普查和農業氣候區劃工作。優化完善農業氣象觀測設施站網佈局,分區域、分災種發佈農業氣象災害信息。加強旱澇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和農業生產防災救災保障。健全基層動植物疫病蟲害監測預警網絡。抓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常態化防控和重點人獸共患病源頭防控。提升重點區域森林草原火災綜合防控水平。

 

三、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

(十)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堅持產業需求導向,構建梯次分明、分工協作、適度競爭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前沿技術突破。支持農業領域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平台建設,加強農業基礎性長期性觀測實驗站(點)建設。完善農業科技領域基礎研究穩定支持機制。

(十一)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完成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構建開放協作、共享應用的種質資源精准鑑定評價機制。全面實施生物育種重大項目,扎實推進國家育種聯合攻關和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加快培育高產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鹽鹼作物等新品種。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有序擴大試點范圍,規范種植管理。

(十二)加快先進農機研發推廣。加緊研發大型智能農機裝備、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和園藝機械。支持北斗智能監測終端及輔助駕駛系統集成應用。完善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探索與作業量掛鉤的補貼辦法,地方要履行法定支出責任。

(十三)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快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技術推廣應用,推進水肥一體化,建立健全秸稈、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畜禽糞污等農業廢棄物收集利用處理體系。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和觀測試驗基地建設。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加強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強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風險管控。建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監測制度。出台生態保護補償條例。嚴格執行休禁漁期制度,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鞏固退捕漁民安置保障成果。持續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科學實施農村河湖綜合整治。加強黃土高原淤地壩建設改造。加大草原保護修復力度。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落實相關補助政策。嚴厲打擊非法引入外來物種行為,實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種防控攻堅行動,加強「異寵」交易與放生規范管理。

 

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十四)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壓緊壓實各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責任,確保不鬆勁、不跑偏。強化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對有勞動能力、有意願的監測戶,落實開發式幫扶措施。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做好兜底保障。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

(十五)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把增加脫貧群眾收入作為根本要求,把促進脫貧縣加快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聚焦產業就業,不斷縮小收入差距、發展差距。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於產業發展的比重力爭提高到60%以上,重點支持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鼓勵脫貧地區有條件的農戶發展庭院經濟。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消費幫扶,持續推進消費幫扶示范城市和產地示范區創建,支持脫貧地區打造區域公用品牌。財政資金和幫扶資金支持的經營性幫扶項目要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增收。管好用好扶貧項目資產。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確保脫貧勞動力就業規模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持續運營好就業幫扶車間和其他產業幫扶項目。充分發揮鄉村公益性崗位就業保障作用。深入開展「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施一批補短板促振興重點項目,深入實施醫療、教育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更好發揮駐村幹部、科技特派員產業幫扶作用。深入開展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專項行動和搬遷群眾就業幫扶專項行動。

(十六)穩定完善幫扶政策。落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政策。開展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發展成效監測評價。保持脫貧地區信貸投放力度不減,扎實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對幫扶項目的金融支持。深化東西部協作,組織東部地區經濟較發達縣(市、區)與脫貧縣開展攜手促振興行動,帶動脫貧縣更多承接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持續做好單位定點幫扶,調整完善結對關系。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研究過渡期後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常態化幫扶機制。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3, 2024 at 10:28am


五、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七)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業等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引導大型農業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向產地下沉、向園區集中,在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主產區統籌布局建設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完善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改造提升產地、集散地、銷地批發市場,布局建設一批城郊大倉基地。支持建設產地冷鏈集配中心。統籌疫情防控和農產品市場供應,確保農產品物流暢通。

(十八)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全面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加快完善縣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縣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動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共同配送、即時零售等新模式,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鄉村下沉。發展鄉村餐飲購物、文化體育、旅游休閒、養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

(十九)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繼續支持創建農業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支持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深入推進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實施鄉村休閒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鼓勵發展農產品電商直采、定制生產等模式,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提升淨菜、廚房等產業標准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

(二十)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完善縣鄉村產業空間布局,提升縣城產業承載和配套服務功能,增強重點鎮集聚功能。實施「一縣一業」強縣富民工程。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向縣域梯度轉移,支持大中城市在周邊縣域布局關聯產業和配套企業。支持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農高區托管聯辦縣域產業園區。

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二十一)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強化各項穩崗紓困政策落實,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穩崗傾斜力度,穩定農民工就業。促進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測預警機制。維護好超齡農民工就業權益。加快完善靈活就業人員權益保障制度。加強返鄉入鄉創業園、農村創業孵化實訓基地等建設。在政府投資重點工程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推廣以工代賑,適當提高勞務報酬發放比例。

(二十二)促進農業經營增效。深入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支持家庭農場組建農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據發展需要辦企業,帶動小農戶合作經營、共同增收。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行動,大力發展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會化服務,鼓勵區域性綜合服務平台建設,促進農業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營銷增效。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總結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經驗,探索在農民自願前提下,結合農田建設、土地整治逐步解決細碎化問題。完善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加強資本下鄉引入、使用、退出的全過程監管。健全社會資本通過流轉取得土地經營權的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和風險防范制度,切實保障農民利益。堅持為農服務和政事分開、社企分開,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二十三)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實搞好確權,穩步推進賦權,有序實現活權,讓農民更多分享改革紅利。研究制定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切實摸清底數,加快房地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加強規范管理,妥善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有效實現形式。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探索建立兼顧國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有效調節機制。

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土地權益,鼓勵依法自願有償轉讓。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構建產權關系明晰、治理架構科學、經營方式穩健、收益分配合理的運行機制,探索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產參股等多樣化途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監管體系。保障婦女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合法權益。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示范。(下續)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 2024 at 11:22pm

七、扎實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二十四)加強村莊規劃建設。堅持縣域統籌,支持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分區分類編制村莊規劃,合理確定村莊布局和建設邊界。將村莊規劃納入村級議事協商目錄。規范優化鄉村地區行政區劃設置,嚴禁違背農民意願撤並村莊、搞大社區。推進以鄉鎮為單元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積極盤活存量集體建設用地,優先保障農民居住、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空間和產業用地需求,出台鄉村振興用地政策指南。編制村容村貌提升導則,立足鄉土特征、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提升村莊風貌,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樓亭廊「堆盆景」。實施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建立完善傳統村落調查認定、撤並前置審查、災毀防范等制度。制定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建設指引。

(二十五)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加大村莊公共空間整治力度,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鞏固農村戶廁問題摸排整改成果,引導農民開展戶內改廁。加強農村公廁建設維護。以人口集中村鎮和水源保護區周邊村莊為重點,分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動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及時清運處置。推進廁所糞污、易腐爛垃圾、有機廢棄物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二十六)持續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和安全管理,推動與沿線配套設施、產業園區、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重點村一體化建設。推進農村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和小型供水工程標准化改造,開展水質提升專項行動。推進農村電網鞏固提升,發展農村可再生能源。支持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基本完成農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建立全過程監管制度。開展現代宜居農房建設示范。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推動數字化應用場景研發推廣。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推進智慧農業發展。落實村莊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責任。加強農村應急管理基礎能力建設,深入開展鄉村交通、消防、經營性自建房等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治理攻堅。

(二十七)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推動基本公共服務資源下沉,著力加強薄弱環節。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平。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推進醫療衛生資源縣域統籌,加強鄉村兩級醫療衛生、醫療保障服務能力建設。統籌解決鄉村醫生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問題,推進鄉村醫生隊伍專業化規范化。提高農村傳染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做好農村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層層壓實責任,加強農村老幼病殘孕等重點人群醫療保障,最大程度維護好農村居民身體健康和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優化低保審核確認流程,確保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深化農村社會工作服務。加快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推廣日間照料、互助養老、探訪關愛、老年食堂等養老服務。實施農村婦女素質提升計劃,加強農村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健全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關心關愛精神障礙人員。

八、健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

(二十八)強化農村基層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突出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強化縣級抓鄉促村責任,深入推進抓建促鄉村振興。全面培訓提高鄉鎮、村班子領導鄉村振興能力。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強化派出單位聯村幫扶。開展鄉村振興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整治。持續開展市縣巡察,推動基層紀檢監察組織和村務監督委員會有效銜接,強化對村幹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對農村員分期分批開展集中培訓。通過設崗定責等方式,發揮農村員先鋒模范作用。

(二十九)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堅持以建引領鄉村治理,強化縣鄉村三級治理體系功能,壓實縣級責任,推動鄉鎮擴權賦能,夯實村級基礎。全面落實縣級領導班子成員包鄉走村、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聯戶、村幹部經常入戶走訪制度。健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加強鄉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務,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推進農村掃黑除惡常態化。開展打擊整治農村賭博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侵害農村婦女兒童權利的違法犯罪行為。完善推廣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接訴即辦等務實管用的治理方式。深化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組織開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創建。

(三十)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化農村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拓展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等建設,支持鄉村自辦群眾性文化活動。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深入實施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加強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風易俗規范,強化村規民約約束作用,員、幹部帶頭示范,扎實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推進農村喪葬習俗改革。

Comment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2, 2024 at 6:50pm


鄉村振興重點工作


九、強化政策保障和體制機制創新

(三十一)健全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機制。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壓實地方政府投入責任。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於農業農村比例。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振興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范圍。支持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振興基金。健全政府投資與金融、社會投入聯動機制,鼓勵將符合條件的項目打捆打包按規定由市場主體實施,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按市場化原則更多投向農業農村。用好再貸款再貼現、差別化存款准備金、差異化金融監管和考核評估等政策,推動金融機構增加鄉村振興相關領域貸款投放,重點保障糧食安全信貸資金需求。引導信貸擔保業務向農業農村領域傾斜,發揮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作用。加強農業信用信息共享。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優化「保險+期貨」。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化險,推動村鎮銀行結構性重組。鼓勵發展漁業保險。

(三十二)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組織引導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社會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等領域人才到基層一線服務,支持培養本土急需緊缺人才。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開展農村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提高培訓實效。大力發展面向鄉村振興的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完善城市專業技術人才定期服務鄉村激勵機制,對長期服務鄉村的在職務晉升、職稱評定方面予以適當傾斜。引導城市專業技術人員入鄉兼職兼薪和離崗創業。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返鄉回鄉下鄉就業創業人員在原籍地或就業創業地落戶。繼續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教師「優師計劃」、「特崗計劃」、「國培計劃」,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實施鄉村振興巾幗行動、青年人才開發行動。

(三十三)推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暢通城鄉要素流動。統籌縣域城鄉規劃建設,推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加強中心鎮市政、服務設施建設。深入推進縣域農民工市民化,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同常住人口掛鉤、由常住地供給機制。做好農民工金融服務工作。梯度配置縣鄉村公共資源,發展城鄉學校共同體、緊密型醫療衛生共同體、養老服務聯合體,推動縣域供電、供氣、電信、郵政等普遍服務類設施城鄉統籌建設和管護,有條件的地區推動市政管網、鄉村微管網等往戶延伸。扎實開展鄉村振興示范創建。

領導幹部要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多到基層、多接地氣,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調動農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強化系統觀念,統籌解決好「三農」工作中兩難、多難問題,把握好工作時度效。
(原題: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麵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2023-02-13 來源: 新華社

延續閱讀:Park: The Cultural & Creative Hub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