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進電影這一行?參考電影導演侯季然的想法吧:“態度可以決定你的能力,如果你很想要拍電影,你就會敦促自己學習相關技能,能力便隨之而產生。” (Do you want...#2 by Dongyup Shim)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2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August 15, 2021 at 11:31pm


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界限

20世紀初開始,隨著現代主義文藝、特別是後現代主義文藝的興起,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界限又重新變得模糊起來。這主要還不是指湧現了一些因大眾傳媒文化的發展而產生的新的藝術種類,如電影藝術、廣播文藝、電視文藝、網絡文藝、卡拉OK、流行歌舞等等。

更重要的是,有一些按過去的藝術概念無法歸屬的東西也統統被稱之為藝術品,如現在比較時興的所謂環境藝術裝置藝術、過程藝術、行為藝術等等。特別是行為藝術,已經把藝術創作和生活行為直接融合在一起。

甚至赤裸裸地展示醜陋、恐怖等令人震驚的行為過程,就更是原有的藝術概念所難以包容的。所有這些新的變化,都使得我們在界定什麽是和什麽不是“藝術的”審美經驗時,感到無所適從和難以取捨。


在當今時代,“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分野,已變得前所未有的模糊不清和遊移不定,以至有人開始懷疑:這世界上究竟還有沒有一種叫做“藝術”的東西?於是,各式各樣的現代“藝術消亡論”和“泛藝術論”也就由此大量生出。

盡管如此,我們依然不能贊同當前流行的各種“藝術消亡論”或“泛藝術論”,我們依然認為,“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界限雖一時難以明確劃定,但為這種“劃定”確立一個基本的原則還是可能而且應該的,這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一方面要承認藝術的邊界是不斷開放的,以前不被看作是藝術的東西並不意味著永遠不是藝術,在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它們也完全有理由進入藝術的範圍。企圖封閉藝術的邊界,剝奪它們成為藝術品的權利,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


至於說到現在流行的過程藝術行為藝術等,我們認為,至少應該把它看作是一種新的藝術嘗試,一種新的藝術實驗,一種新的藝術探索,或者說,是一種新的藝術現象。文藝美學的研究也必須“與時俱進”,對這種新的藝術現象應該給以特別的關注。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藝術邊界的開放和拓展也不是無限度的,不能什麽東西都可以裝到藝術這個“大筐”里去,在這里還是存在著一個底線的。

比如說,被稱為藝術的東西起碼是一個由某個特定作者創作出來的“人工制品”,而且這種人工制品必須具有一定的審美(寬泛意義上的審美)價值,具有一種可以讓人觀賞的可能性

完全自然的東西,毫無審美價值的東西,不能被人觀賞的東西,無論怎麽說,都絕無可能成為藝術品。我們所說的“藝術的”審美經驗,當然不會包括這些對象所產生的經驗。王汶成·論“藝術審美經驗”的涵義,作者為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教授)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August 12, 2021 at 12:22am


美是無蔽性真理的一種呈現方式

當代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則在人類生存的意義上揭示藝術審美的人文內涵,他把“詩”與“思”並置,並提出“思者道說存在,詩人命名神聖”的命題,認為藝術審美和哲學一樣,具有一種對“遮蔽”的“解蔽”的偉大作用。他指出,“美是無蔽性真理的一種呈現方式”,人通過藝術審美可以走向真理敞開的“澄明之境”,從而達到所謂“審美地生存”和“詩意地棲居”,他充滿詩意地說道,“正是詩,首次將人帶回大地,使人屬於這大地,並因此使他安居”。王汶成·論“藝術審美經驗”的涵義,作者為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教授)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April 8, 2021 at 11:48pm


福柯的生存美學:從審美超越到最高自由

福柯的生存美學強調:對於人來說,只有在審美超越中,才能達到人所追求的最高自由;也只有在審美自由中,才同時地實現創造、逾越、滿足個人審美愉悅以及更新自身生命的過程。


自身的生存審美過程,是審美的訓練、陶冶、錘煉和教育,更是具體的和複雜的生活實踐本身。它要求在自身的生存歷程中,紮紮實實而又自覺自強地進行;必須在生存的每時每刻,讓自身的生活變成為藝術的創造過程,成為充滿活力的美的創造、提煉和不斷更新的流程。

顯然,在生存美學中,美不是柏拉圖式的‘理念’,不是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的化身,不是康德的‘審美判斷力’,不是分析美學所說的‘審美經驗’的實證體現,同樣也不是自身任意杜撰出來的虛幻形式。

美,是具有實踐智慧的人自身,在其藝術般的生活技巧和特殊風格中造就和體現出來,又是在關懷自身的延綿不斷的歷程中一再更新的自由生活。(高宣揚,2005,福柯的生存美學的基本意義,《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April 2, 2021 at 11:33pm


柏格森:哲學應該成為超越人的一般條件的努力。

生命的創造的進化,已遠遠超出實證主義的觀察範圍,而且也不同於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存在論。讓·伊波利特(Jean Hypolitte, 1907~1968)在比較柏格森與海德格爾的時間觀的時候,特別強調兩者的生命觀和時間觀的差異。

伊波利特指出:海德格爾批判傳統形而上學的努力,無疑推動了哲學家對生命的探索進程。

但海德格爾仍然強調,具有一定“主體”意義的單個性的特殊“此在 ”  (Dasein)的中心地位,使生命的複雜性、偶然性、斷裂性、重復性、深不可測性、突發性、細膩差異性以及多方向進取性等,都被“此在”的“在世生存”所限定。

柏格森認為,實證科學固然難以理解生命的奧秘,而且,單個的“此在”的任何“抉擇”、“詮釋”和超驗努力,也都無法掌握生命深層隱含的“非人性”創造力量。所以,伊波利特得出結論說:

“整個柏格森哲學可以壓縮成這樣一句話:“哲學應該成為超越人的一般條件的努力。”
(Toute la philosophie de Bergson pourrait se condenser dans ce texte: ‘La philosophie devrait être un effort pour dépasser la condition humaine’)(高宣揚2008,《柏格森對21世紀哲學研究的現實意義——《創造的進化》發表100周年紀念》,《中國哲學年鑒2008》)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March 10, 2021 at 9:14pm


反科學典範的社會工作研究


當代思潮有兩個主要動力:一為科技;二為人文關懷(沈清松,1992:169)

若以哲學觀點來探討科技發展史中所發展的時間觀念,在科技發展中所流現的時間,一方面是延續性的,另一方面也是爆炸性的。

延續的時間表現在科技發展的累積性、合理性及系統的擴張和穿織。

爆炸的時間則表現在科學中基本假設與世界觀有革新性的改變,乃至推翻先前的基本假設與世界觀。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隻於牛頓的物理學。

因而延續中有革新,在革新中有延續,於是乃蜿蜒構成輪轉而無窮、迴旋而展開之歷史(沈清松,1992:262)。
(黃秀香,2003,後現代思潮對現代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處遇的影響及反思,台灣《社區發展季刊》104 期,321頁至341頁)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January 23, 2021 at 7:44pm
Comment by Host Workshop on January 23, 2021 at 6:03pm


傅柯·文學指向自身


文學指向自身,因而不再為任何外部價值或道德服務,也不作為溝通或宣傳的載體,成為由絕對內在性所標誌的運動,這是文學的第一重弔詭:文學是由書寫所招喚的為己重複 (répétition pour elle-même)

換言之,文學必須指向文學存有,但文學存有就是「指向本身」這個怪異的摺曲運動。


就某種意義而言,為己重複所重複的,正是(作為重複者的)重複。文學因此不真的具有某種實體或內容,因為這並非以新的內容取代傳統內容,或僅是新的流派淘汰老流派。

而是更徹底的,文學實際上不再以任何內容定義,其唯一的定義等同於這個怪異的、朝自身廻返且由重複或雙重性所確認的運動。

這個使重複得以發生的空間(語言自身的赤裸存有,與文學自身的空洞存有),用傅柯詞彙來說,就是異托邦 (hétérotopie)

異托邦必須嚴格區辨於烏托邦,因為後者(不管是烏托邦或反烏托邦)永遠脫離不了想像,且必然是一種關於內容的文學;然而異托邦卻是由越界所給予的虛構物,其涉及的是語言的唯物操作。

因此確切地說,由文學所產生的「缺席或空白的空間」,並非任何想像或物理的確切空間,相反的,是任何可指明、可定位或可賦予內容空間的缺席。

它是一個「反空間」,但卻絕不來自想像作用所構成的烏托邦,反而因為其所憑藉的反式考古學,而具有實在的虛擬性 (virtualité réelle)
(見楊凱麟《傅柯哲學中的文學布置與摺曲》,76頁,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五期,2011 年 1 月,頁 69-100)


Samuel Beckett's Depopulation (1970) describes the life of a people in a closed world, a cylinder made of tunneled matter that stifles noise.

Seeking to understand this world, man goes round in circles on a path that keeps coming back to the same starting point.

This kind of ceramic moebius ribbon reflects this infinite reflection.(Source:https://charleneguyon.carbonmade.com/projects/553483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