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雜志1918年5月發表了北大教授劉半農翻譯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文末附註稱它是一篇結構精密的散文詩。“散文詩”這一名稱從此開始在中國報刊上出現。法國詩人波德萊爾的散文詩集《巴黎的憂郁》,1919年“五四”運動之後傳入中國,極大地影響與推動了中國散文詩的誕生與發展。此後,魯迅與他的《野草》及一大批現代散文詩作家與作品開創了中國散文詩的基業,引領了中國散文詩的出發與前進。彈指一揮間,中國散文詩一百年的歷程成為美好回憶。
由中外散文詩學會海夢、王幅明、趙振元主編的《中國散文詩百年經典》已出版,《中國散文詩一百年大系》一卷、二卷也即將出版,而更早些,福建省作家協會也已出版了福建百年散文詩選《閩派詩歌•散文詩卷》……一百年的時光,幾代人的努力,中國散文詩經歷探索,不斷發展,日益成熟,成就有目共睹。
1984年以柯藍、郭風為會長的中國散文詩學會在北京成立,之後又成立了中國散文詩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