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讓死亡並非毫無意義的途徑,就是把自己視為某種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家庭、社區、社會。如果不這麽想,那麽,死亡只能是一種恐懼;但是如果這麽想,就不是。羅伊斯認為,忠誠“通過顯示為之服務的外在事務,以及樂於提供服務的內在意願,解決了我們庸常的存在的悖論。在這種服務中,我們的存在不是受到挫折,而是得到豐富和表達”。近期,心理學家使用“超越”(transcendence)一詞表達這樣一種思想。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的自我實現之上,他們提出人們有一種看見和幫助別人實現潛力的超越性願望。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都學會從簡單的愉悅中尋求慰藉——友情、日常的例行公事、好食物的味道,以及陽光照在臉上的那種溫暖。我們對於實現和積累的獎賞興趣變小了,對於僅僅活著的獎賞興趣加大了。然而,一方面我們感覺沒那麽雄心勃勃了,同時,我們對於我們的遺產又更加關心了。我們深深感到一種需要,必須確認外在於我們,使我們覺得活著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