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鄭愁予的名句:“出門一步,便是江湖。”離家五百里算是很遠了吧,哪想到後來更遠,更遠…… 我一生漂泊無定。十四歲的時候開始“半流亡”,離開家,沒離開鄉。十七歲正式流亡,離開鄉,沒離開國。後來“國”也離開了。滾動的石頭不長青苔,一身之外,只有很多很多故事說不完。
現代中國,有個名詞叫流亡學生,它前後有三個梯次:第一梯次,“九一八”事變發生,東北青年入關。第二梯次,“七七”抗戰開始,沿海各省青年內遷。第三梯次,內戰期間,各地青年外逃。我是第二梯次,也就是抗戰時期的流亡學生。那時流亡是一種潮流,流亡的青年千萬百萬,流亡很苦,很孤獨,有時也壯烈,危險。
我在一九四二年夏天離開家鄉,前往安徽阜陽。一九四二,那是個什麽樣的年頭?
那年是民國三十一年,我十七歲。
那是中國對日抗戰第六個年頭,第二次世界大戰(依照歐美人的說法)第三個年頭。那年中日兩軍在浙贛路會戰,在太行山會戰,在湖北宜昌會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