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達成12年國民教育既定目標,民國103年起全國七成國中生可望免試升高中職,此一鬆綁解放的政策,對目前版圖各半的高中、高職將產生什麼變化?
會不會板塊大挪移?又該如何藉此機會,讓莘莘學子們得以真正放下升學的枷鎖,獲得適才適性的發展呢?
一場中等教育的大變革,能不能成為技職教育翻身的契機?
“沒人罩,也要有證照!”一句廣告詞鮮明點出職場重關係、輕能力的生態。但即使有證照,也還不如出國比賽拿冠軍來得容易揚名立萬。
近年陸續在國際比賽奪得大獎的“技職之光”,如拿下2009年紐約前衛設計賽首獎的古又文、奪得2010年世界麵包大賽冠軍的吳寶春,都大大提升了技職的能見度。
讓人對放棄苦苦追求文憑、轉而習得一技之長的想望又重新燃起。
技職之光,閃耀國際
近年,台灣技職體系藉由專利發明和出國參賽競技這兩條終南捷徑,成功標舉了“選技職、好好讀、有前途”的效果。
民國99學年度起,教育部為鼓勵學生參與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