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北婆羅洲 15 ~ 艾京森鐘塔

我們以前不叫沙巴,而是叫北婆羅洲;首府這裡也不叫哥打京那巴魯,各民族都叫她亞庇,Api-Api,也就是土語的“火”的意思。

據說跟當年在海岸線外,捕魚人家看見的燈火有關,另一說法是,對面島曾發生大火。這名字多活、多火。

洋人來了,說他們發現了亞庇,所以要改名哲斯頓(Jesselton);馬來政府來了,就改叫哥打京那巴魯,他們不知道,哥打,是城的意思;京那巴魯,就是支那巴魯,中國寡婦的意思~~~。

好吧,少囉唆,還是說洋人來了的事;哲斯頓的第一任縣長是法蘭西斯喬治艾京生(Francis George Atkinson),他在1901年正月上任。

(攝影:http://iconada.tv/profile/LiewFooWui)

英俊倜儻的他在北婆羅洲洋人圈子裡,是挺受歡迎的,大家叫他“西海岸的小艾”(West Coast Atky)。可惜,他不長命啊,只做了不到兩年的縣長,就在1902年12月初染上瘧疾,28歲客死異鄉。

最傷心的是他的母親瑪麗埃迪特女士,決定在亞庇最主要的高地巴萊士山(Brace Hill)上,建立一座鐘樓紀念他。塔邊一條上下山地的路也以他為名。

今天,當然已經不是洋人當家了,山,就改叫升旗山(Signal Hill);路,叫王宮路。鐘塔在1905年啟用,從建成到1956年,它一直都是進入亞庇港口的船只辨識方向的導航標誌。

直到今天,它的鐘聲還是每隔一個小時就響起一次。在手錶、鐘錶不很普及的年代,它把作息時間、趕火車趕船、接火車接船的時間,告訴整個亞庇市區的人。

說也奇怪,在二戰時的空襲中,整個亞庇被夷平了,只剩下三棟建築。最古老的,就是這座艾京森鐘塔。

Views: 30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Momogun 詩男 on June 16, 2015 at 10:32pm

紀錄片中的亞庇艾金森鐘樓

沙巴環保、建築工作者不時提到的本土紀錄片,講的是亞庇戰前古跡艾京森鐘樓的故事。

二戰時,整個亞庇被轟炸機犁成平地。只有三座建築物幸存下來。可是,除了鐘樓繼續發揮它報時的百年任務外,郵政局已經改為旅遊中心,另一座政府辦事處也在幾年前被燒剩幾根柱子讓人塗鴉。最近成了六月五神山地震18人喪命悲劇的民眾追悼場。

唯有艾京生鐘樓這座亞庇唯一未被戰火摧毀的老建築,至今仍然保持原來給市民報時的功能。百年來,不管天晴或風雨,每隔一小時就敲響起來。幾點鐘,它便敲幾下,已經成了亞庇人生活的部分景觀。

然而,在只懂得掠地謀財的州政府眼中,這座古跡“必須為發展的浪潮讓路”,以便拆毀後空出土地來,建築一座十六層高的綜合大樓。

許多人已經忘記,艾京生鐘樓是歷史古跡,其實受到1997年沙巴州文化遺產保護法令的保護。

這條前瞻性的法令,是楊德利律師在擔任首席部長期間通過的。沙巴網絡電視制作隊伍特地走訪了楊律師,從法律、環境與文化遺產的角度,還原這座亞庇最古老的建築物的應有地位。

有關紀錄片制作團隊訪問了多位社會領導,各從民族人文與歷史情懷的角度來詮釋,為何這座古跡不可以拆掉。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