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嘉一《中國的邏輯》 地鐵的故事(2)


“請問,地鐵安檢究竟持續多久?”

“不知道,直到地鐵消失吧。”

“你們為何不對所有人安檢呢?”

“我們忙不過來啊,只好抽檢!”

“以什麼為標準呢?”

“你要幹嘛?”

2009年3月下旬,北京一天一天地暖和起來。這是我與地鐵工作人員在北京地鐵10號線蘇州街站安檢處的一段對話。我很重視類似的溝通,首先,因為它與我的生活有關;其次,我很關注奧運後那些“奧運政策”將何去何從。

“為維護北京地鐵的公共秩序,保障奧運會的順利舉行,6月29日至9月20日,北京對乘坐軌道交通的旅客所攜帶的物品實施安全檢查。”這是2008年北京市政府制定的“奧運措施”之一,也是對北京居民的實際生活產生不小影響的規定之一。結果表明,這項措施是非常成功的,它保障了北京奧運的安全舉行。

不過,現在奧運會早已結束,北京已經處於後奧運時期。我不反對市政府持續部分的奧運措施。就地鐵安檢而言,它本身對維護城市秩序有利。北京是國際大都市,人員流動頻繁,容易滋生犯罪,而且像其他大都市一樣,地鐵也有可能成為國內外恐怖主義襲擊的對象。應該說,把地鐵安檢常規化,既有先例,又有合理性。

不過,僅僅憑借國際先例和合理性判斷一項政策存在的必要性並不充分。更重要的是,北京的實際情況如何?安檢的實施情況和效果怎樣?而據我觀察,地鐵安檢如今至少呈現著三個問題:

第一,政府有關部門,即政策制定者始終沒有向全社會正式通知這一政策到底持續多久。在“2008年6月29日至9月20日”之後,便再無明確的說法。

第二,各地鐵站的安檢人員的工作讓人難以放心。作為地鐵的老乘客,至少我是看不出安檢人員憑什麼標準或規定進行抽檢的——是包的尺寸、質地,還是高峰期非高峰期、平時或週末?但每天我都看到很多攜帶了大包的人不理會安檢處大搖大擺走了過去,另外一些似乎並不可疑的人卻被攔住接受安檢。

如果說是抽檢,其目的又是什麼?我想,政府有關部門或許是決定抽檢一段時間後,統計結果,然後推出更合理、更有針對性的政策吧。但如果是這樣,這一段時間又是多長?什麼時候可以公布數據?

我還注意到,現場安檢人員被地鐵乘客反問安檢政策時,常常是以“我不知道”或“你去問我們領導吧”這樣的說辭打發了事。所謂人民的公仆難道不是應該有責任和義務替上級機構——政策決策者向納稅人解釋理由的嗎?

第三,每天乘坐地鐵的上班族又是如何看待這一政策的呢?這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我看到,有人假裝沒看到安檢機器和人員,漠然地走過;有人在無奈中接受安檢;也有人被攔下安檢,於是在現場抱怨著,發泄不滿情緒……

在我看來,三者的態度都是成問題的。假裝不如正視,指責不如理解,無奈不如交流。成熟的社會公民絕不應該簡單地唉聲嘆氣,說“沒辦法”。公民有權利和義務了解公共政策的產生過程和結果,如果覺得有問題和缺陷,應該尋找途徑去追問或咨詢,而不是盲目接受。反饋意見能否被接受是另外一個問題,這裏首先存在一個有沒有所謂公民意識的問題。

從公共政策的角度來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政策都是有缺陷的。一項真正好的政策,需要決策者、政策執行者和政策享受者三者之間充分的溝通,從而產生理解和配合。這一點,或許是後奧運時代的北京需要關注的。

Views: 4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