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靈鳳《太陽夜記》·閩粵荔枝之爭

古今詩人詠荔枝的詩,無慮千千萬萬,但我覺得寫得最風趣的,終要算蘇東坡《食荔枝》的那首七絕。美中不足的是他的立場是外江佬而不是本地人而已。詩云: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荔枝是廣東的特產,當然以本地出產的最有名。可是從前福建人對於荔品的高低,一向有點爭執,認為福建的荔枝比廣東好。著名的蔡君謨的《荔枝譜》,便說天下的荔枝,以閩中為第一,蜀州次之,嶺南為下。



他說廣南所產的荔枝,早熟而肉薄,味甘酸,連福建中下等的也比不上。蔡君謨和蘇東坡同是宋朝人,一個為了吃荔枝寧願貶官作廣東人,一個卻根本瞧不起廣東荔枝,說連比四川的都比不上。這種不同的評價,若不是口味嗜好不同,便不免是近視眼看匾,難怪屈大均忿忿的說:

 

以予論之,粵中所產掛綠,斯其最矣。福州佳者,尚未敵嶺南之黑葉,而蔡君謨譜乃雲,廣南州郡所出精好者,僅比東閩之下等,是亦鄉曲之論也。

 

這種爭執的由來,我以為大約由於廣東和福建都出產荔枝,但是從前交通不便,荔枝本身採下來又容易變味腐爛,大家都沒有機會嘗到別處出產的新鮮荔枝,自然總以為自己家鄉出產的最好,因為至少總新鮮得多了。至於福建與廣東的荔枝,究竟哪一省出產的最好,則我根本沒有吃過福建的荔枝,也沒有機會見過「掛綠」,所以,根本沒有論列的資格。我的口味倒與蘇東坡相仿彿,只要有荔枝可吃,就是家鄉也可以置之腦後了。

香港最早上市的荔枝,多數是所謂玉荷包。這種早出的荔枝,本地人吃的不多,光顧的多是外江佬,尤其是新來的外江佬,吃得津津有味,以為這就是廣東有名的荔枝了,本地人卻站在一旁竊笑,其實這也難怪。因為「北方」根本不出荔枝,生平所見所吃的荔枝,若不是荔枝幹,便是罐頭荔枝,現在一旦有機會吃到成枝的新鮮荔枝,自然精粗不計了。

從前外省人不僅沒有機會吃到廣東的新鮮荔枝,就是見過荔枝樹的人也很少,因此,《爾雅》和《果木志》之類的書上所附的插繪,總是將荔枝樹畫得光怪陸離,簡直不知所謂。就是一般外省畫家所畫的荔枝圖,造形敷色,也與實物相差很遠,最好的也只能畫出一顆顆紫黑色的「荔枝幹」而已。今猶如此,這也難怪蔡君謨等對於閩粵荔枝的品第發生爭執了。

Views: 6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