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哈特《敘事弧》前言(上)

說故事的技藝

將近三十年前,一位警務記者走進我在《西北雜誌》的辦公室,兜售一則故事。一名醉司機撞死了一個年輕母親。記者例行公事地寫了一篇簡短報導,但那名女子的死縈繞在他心頭。命運如何誘使她在那個不可能的時間與地點碰上死亡?她背後的人生是什麼樣子?那個撞死她的男人又是什麼人?他只是另一個醉鬼,還是這種刻板印象潛藏著不為人知的人性?當然,這則故事超出了我們塞在報紙B6版牙醫保險廣告上方的兩欄空間。

就這樣,湯姆.霍曼(Tom Hallman)走進《奧勒岡人》的週日雜誌社,賣給新手編輯的我一則真實「故事」。我們刊登的版本有開頭、中間和結尾。強力的內在結構控制著節奏,並創造戲劇張力。沒有消息來源,只有角色;沒有話題,只有場景。細節力求精確,卻能揭露普通的新聞報導所無法展現的真相。

結果是一篇五千字的記述〈撞車路線〉,完全不同於湯姆或我所寫過的東西。讀者的反應也很新鮮,他們來電或寫信告訴我們這個故事多麼動聽。他們為此著迷,獲得啟發,深受感動,而且想要聽更多故事。我們對非虛構寫作的一生熱愛,就從這個故事揭幕。

時機來得正好。我們試寫真實故事時,正好趕上真人故事日益興盛的風潮。報導性質的非虛構故事著作,例如約翰.麥克菲(John McPhee)的《在野外》(Coming into the Country)與崔西.齊德(Tracy Kidder)的《新機器的靈魂》(The Soul of a New Machine),定期出現在暢銷榜上。湯尼.盧卡斯(Tony Lukas)的《共識》(Common Ground)即將獲得普立茲獎,書中鉅細靡遺地陳述波士頓的強迫種族融合活動。同一時期,小說也失去了在美國讀者心目中的穩固地位。《大西洋》報導,讀小說、戲劇與詩的美國人,從一九八二到二〇〇四年下降了十個百分比,達到百分之四十七的史上最低點,其他大多由非虛構故事填滿。

這種趨勢遠不只出現在圖書上。接下來幾年,非虛構故事在美國各大報刊雜誌激增,非虛構寫作也出現在廣播節目中,紀錄片在電影界達到新的巔峰。最後,網際網路也改變了非虛構作家創作的方式,將其形式推向嶄新而令人興奮的方向。

在《西北雜誌》期間,我們乘著這股風潮,用非虛構寫作探索從伐木業、心臟移植到遺傳工程的紀錄等主題。雜誌的讀者飛快增加,成為這份週日報中最受歡迎的部分。因此,我成為《奧勒岡人》的寫作指導員時,便運用我十二年來擔任全職大學教授時所發展的技巧,將敘事理論傳授給《奧勒岡人》的其他作者與編輯。

他們實踐理論的成就驚人。《奧勒岡人》所刊載的故事,贏得了涵蓋宗教、商業、音樂、犯罪、運動,甚至所有你想得到的主題的全國故事獎項。李奇.里德(Rich Read)和我合寫的國際商業報導,獲得普立茲釋義性報導獎。霍曼也和我再度聯手,寫出一篇贏得普立茲特稿寫作獎的故事。蜜雪兒.羅伯茲(Michelle Roberts)和我合寫的故事,成為獲得普立茲突發新聞獎作品的一部份。里德和與我一對一合作多年的茱莉.蘇利文(Julie Sullivan),則加入阿曼達.班奈特(Amanda Bennett)的團隊,該團隊獲得二〇〇一年普立茲金獎,這是美國新聞寫作的最高榮譽。

我當上主編後仍繼續擔任寫作指導員。身為該報寫作計畫的代言人,我參加國際會議,與會人士包括報業編輯與新聞學教授、美食作家、採訪記者、旅遊作家、葡萄酒作家、園藝作家等。我為《編輯與出版者》(Editor & Publisher)雜誌寫專欄,並製作一份發行全國的教學通訊月刊。我仍偶爾在大學開寫作課,課程焦點一年比一年更偏向非虛構敘事。每一場演講,每一個寫作坊,每一堂課,每一篇文章,都迫使我更深入思考,關於真實人物的真實故事吸引讀者的究竟是些什麼。

但我最寶貴的經驗,還是來自與我合作數百篇故事的那數十位作家。替時時處於截稿壓力的出版物寫作,奠定了我實際寫作的基礎,這點連世上最頂尖的研究所也做不到。當我終於退休時,我想該是把自己學到最實用的教誨傳承下來的時候了。

《敘事弧》就是這麼來的。

Views: 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