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隆代爾《報導的技藝》(下)

4. 影響——事件發展導致的結果。

A.這件事的發生可能對誰或對什麼有好處?有什麼好處?好處的範疇有多大?(參見第二部分的「範疇」,並套用於此。)

B.這件事的發生可能對誰或對什麼有害?有什麼傷害?傷害的範疇有多大?(同樣參見第二部分。)

C.那些受益者或受害者有什麼情感反應?


很多故事應該要提到最後那點,卻沒提到。我們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來瞭解當事人的反應,你可以問他們對事件有什麼感受,也可以問他們對事件有什麼看法,他們的回答可能因性格和強度而異。


例如,一位底特律的婦女在貧民區經營聯邦政府補助的幼稚園,現在因補助遭到刪減,她不得不關閉幼稚園。你問她對關閉幼稚園的看法,她可能會說,希望政府優先考慮貧民的生活,而不是以國防軍備為重。

接著你可以問她:「妳說妳經營這所幼稚園十年了,妳一定投入很多,妳對這件事有什麼感受?」她可能會回答:「我覺得很痛苦,那天聽到政府不再補助的消息後,我回家大哭了一場。」我們詢問當事人的想法時,很多人會很自然地掩飾個人的情感,或是以保守、理性的言語來掩飾內心感受。那是因為我們關注的是他們的想法,而不是他們的心靈。當我們問當事人的感受時,他們就有機會展現出本性的另一面。如此一來,讀者就能看到一個人的完整形象,而不是只看到一半。


5. 反動——相反力量的形成及行動。


A.誰可能對發生的事情抱怨最多?他們抱怨什麼?


B.有哪些實際的作為是用來彌補、對抗、改變或轉移事件發展的影響?這種作為的範疇有多大?(參見第二部分的「範疇」,並套用於此。)

C.這種作為的結果如何?


反動是故事中最後一個行動元素,而且只有成熟期的故事才有。記者判斷這個元素在報導中的重要性時,應該把焦點放在「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上。隨口說說很容易,唯有行動才是難能可貴的。


如果故事尚未成熟(亦即事件剛發生,仍在發展),通常這時有時間發展出來的反動元素是反對者的抱怨和文字資料。你應該挑一兩則抱怨放在故事裡,但是簡短帶過就好。如果目前只有口頭抱怨,讀者對反動部分不會有什麼興趣。其實懶人也可以當編輯顧問,甚至還可以當大師,他不必閱讀文章,只要對每篇文章拋下同樣的評語,就可以去逍遙了。那句評語是什麼呢?少說話,多行動;少觀點,多事實。


6. 未來——如果事件不受限制,繼續發展下去,那會發生什麼?



A.對於這個事件的未來發展,有相關的正式研究或預測嗎?他們怎麼說?


B.事件的當事人和觀察者對這個事件有什麼非正式的看法?當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未來?

C.我能指出未來前景嗎?


注意,第C項的用詞是「指出」。我們不必對未來直接下結論,但我們確實有權利和義務讓大家知道未來可能發生什麼,尤其是其他人的預測有缺陷的時候。


例如,在那篇有關科羅拉多河的報導中,記者強調,美國西南部已過度使用河流資源,如果沙漠城市化再迅速發展下去,這個問題會變得非常嚴重。然而,有些人不把這種威脅當一回事,他們認為利用「種雲」的人造雨技術,可以讓科羅拉多的河水迅速回升。但我覺得人造雨那派論點不太有說服力,於是我以下面的文字為那篇報導作結:

但是萬一沒有足夠的雲可以做人造雨呢,那怎麼辦?七百多年前,印地安的普韋布洛文明(Pueblo civilization)發展到顛峰。那些印第安人利用山裡流出的溪水與河水灌溉土地,建立城市,發展文化。西元一二七六年大乾旱來襲,重創了這片土地,文明也隨之衰亡,只留下一座座隱匿在峭壁懸崖邊的空蕩城市,一片死寂。

那場大乾旱延續了約二十五年。如今的沙漠文明是依賴科羅拉多州的兩大水壩:鮑威爾湖(Lake Powell)和米德湖(Lake Mead)。它們負責在乾旱時為沙漠地區供水,儲備了四年的用水量。

這個結尾並未給出明確的結論,但結論還是很明顯:大自然只要稍微動怒,那些大壩和沿河興建的水利工程、所有的計畫和預測都無法回天。

以上指南只是把優秀記者在規劃及執行報導時會問的常見問題整理在一起。但事先思考這些井然有序的書面問題,讓我變成更完善、更有效率的記者。我可以從這份指南中看出我需要哪些素材,並在取得素材後,在那個項目上打個勾。最重要的是,這份指南迫使我考慮到故事講述中一些最重要的面向,並把它們納入採訪中,尤其是時間、範疇和多元性。

前面提過,這份指南適合套用在非特寫的報導中。至於特寫報導,我使用的版本稍有不同,以下是特寫報導的指南:

1. 歷史

A. 這個主題的過去如何形塑他∕她∕它現在的本質?


2. 性質(取代「範疇」)


A.這個主題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質值得報導(個性、專業或其他方面)?(在綜述中強調這點)


①這個主題有哪些行動或行為顯露出這些特質?

②這些特質如何影響這個主題的命運和生活?

B.這個主題有哪些典型性?他∕她∕它與同類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在微觀型特寫中強調這點)

① 他們有共同的特色嗎?是什麼共同的特色?

② 他們有同樣的經歷嗎?是什麼相同的經歷?


3. 價值和標準(取代「原因」)



A.這個主題最相信什麼?這種信念對他∕她∕它努力實現目標的行動有什麼影響?


B.其他同類跟他∕她∕它抱持同樣的信念嗎?在哪些方面相同或不同?同異的程度有多大?

C.這些價值觀、標準、目標是從哪裡來的?


4. 影響



A.這個主題如何影響其周遭或同類?是什麼影響?(正負面影響都寫出來)


B.這個主題如何受到環境、周遭或同類的影響?同樣的,是什麼正負面影響?


5. 反動



A.其他人對於這個主題,以及他∕她∕它的行為和態度有什麼反應?可能的話,請寫出他們的行動。


B.這個主題如何因應環境、周遭和同類對他∕她∕它的影響?同樣的,也是以行動表示。

6. 未來

A.這個主題認為他∕她∕它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B.其他人覺得他∕她∕它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這個特寫的指南是強調行動與反動。少了這種指南的提醒,記者可能會被滔滔不絕的主角所吸引,結果整篇文章都是那個人的誇誇其談,言之無物。記者覺得很迷人的特寫主題,在報導中看起來卻是空話連篇,令人厭煩。


第二步:選定優先順序



現在你可能會覺得寫一篇報導還要遵守那套指南很麻煩,其實我解說指南反而比較費時,真正做起來不需要花很多時間,我通常不會花超過一個小時。你根據那套指南寫出來的計畫,通常沒那麼複雜。


我做計畫時,確實一開始會考慮到所有面向的每個問題,但思考的同時,我也會把那些對故事構想不太重要的問題剔除掉,或是決定稍稍帶過就好。考慮優先順序和輕重緩急後,你會得出比較簡單的計畫,只關注少數幾個重點。

Views: 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