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養旅遊的產生

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新的旅遊方式和業態也不斷產生,“康養旅遊”也從無到有。在學術方面國內外尚無學者深入地研究康養旅遊。劉麗勤較早提出了“康養”一詞,但未對其進行釋義;王趙對“康養旅遊”作出了初步界定;此後,部分學者針對海南發展“康養旅遊”進行了初步研究,但並未引起當地政府的重視。

2016年1月,國家旅遊局正式頒布了《國家康養旅遊示範基地》標準(LB/T051-2016)(以下簡稱《標準》),並確定了首批5個“國家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康養旅遊”已被社會和市場廣泛認同,國家旅遊局也將其正式確立為新的旅遊方式,並納入我國旅遊發展戰略,從而進入了規範化發展的道路。


二、康養旅遊的概念

康養旅遊是現代旅遊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型旅遊方式,學界對此還沒有一個較完整的概念。王趙認為:康養旅遊概括來講即為健康旅遊、養生旅遊,是一種建立在自然生態環境、人文環境、文化環境基礎上,結合觀賞、休閑、康體、遊樂等形式,以達到延年益壽、強身健體、修身養性、醫療、復健等目的的旅遊活動。《標準》把康養旅遊定義為:指通過養顏健體、營養膳食、修心養性、關愛環境等各種手段,使人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都達到自然和諧的優良狀態的各種旅遊活動的總和。在《〈康養旅遊示範基地〉標準解讀》中,徐紅罡教授認為:康養旅遊就是健康和養生旅遊,簡稱為康養旅遊。

綜合前人對康養旅遊的研究和攀枝花實際發展的情況,筆者認為:康養旅遊是以良好的物候條件為基礎,以旅遊的形式促進遊客身心健康,增強遊客快樂,達到幸福為目的的專項度假旅遊。


三、康養旅遊的哲學基礎

康養旅遊的目的就是為了放松身心,追尋快樂,増進遊客幸福感。關於什麽是幸福,人類一直處於探討之中。關注人生苦難,追求人類幸福是哲學的唯一終極關懷。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提出:幸福就是肉體無痛苦,靈魂無紛擾(Happiness is the flesh no pain, no disturbance in soul)。他認為精神上的快樂是心靈上的寧靜,真正的快樂就是靈魂的寧靜,而過度的追求或享受,只能造成靈魂的紊亂。德謨克利特也認為,享受、感官需求的滿足是快樂和幸福的基本要求,否則如同“一生沒有宴飲,就像一條長路沒有旅店—樣。”但也強調不要沈溺於感官的、肉體的快樂,真正的幸福是實現精神的、靈魂的快樂和幸福。

蘇格拉底截然相反,提出了“美德即知識”的著名論斷,認為幸福的本質是遵循道德,道德是達到幸福的途徑,幸福遵循“知識—道德—幸福”這一基本規律,認為具備道德方面的知識是做善事的充要條件,知識、道德和幸福密切聯系,相輔相成。柏拉圖繼承和發展了蘇格拉底的幸福理論,進一步區分了快樂和幸福,認為快樂和幸福不同,快樂屬於感性領域,一個人真正要獲得幸福,必須克制自己的情欲和享受,去追求美德和善行。亞裏士多德沒有逃離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理性思考,認為幸福的本質就是“至善”,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現實活動,是快樂的生活。

斯賓諾莎在此基礎上提出“至善論”,認為“德性和幸福是被人思想為必然結合在那對我們說來有實踐作用的至善裏面的”,幸福不能居於德行之上。哲學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是人的幸福,人類一切行為的最終目標是幸福,幸福的人“就是純依理性的指導而生活的人”。斯賓諾莎的幸福理論多局限在知識論的領域,認為幸福是一種靜態的心靈滿足,多易被抽象化。後來,康德在批判快樂主義幸福觀的基礎上建立起了幸福思想,為了調和德行與幸福,提出了3個公設,即:靈魂不朽;上帝存在;意誌自由。

以奧古斯丁和托馬斯·阿奎為代表的思想家認為幸福就是空幻的、抽象的愛和上帝,幸福不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的幸福,而是在信仰上帝之中的永恒幸福,基督教神學給人們指出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只有對基督教上帝的信仰和愛才能引領人們尋求幸福之路。

霍爾巴赫在批判宗教道德觀的基礎上,另辟蹊徑給幸福賦予了全新的內涵,認為“幸福是一種存在方式,一種我們希望它延續不斷、或我們願意在它之中長久生存下去的存在方式。”“幸福可以說是人與作用於他的那些原因二者之間的協調。”費爾巴哈進一步,以感性為基礎,著有《幸福論》,建立了龐大的幸福思想體系,認為生命本身就是幸福,幸福是道德的基礎和源泉,自身享受幸福的同時不能剝奪他人的幸福。邊沁繼承了此觀點,提出了功利原則,認為幸福就是趨樂避苦,幸福就是獲得快樂。

正當人們以研究斯賓諾莎、費爾巴哈、奧古斯丁分別代表理性主義、感性主義和宗教主義幸福觀時,馬克思從現實人出發,對宗教、異化、片面化人性的批判,認為人具有“類特性”,通過創造性實踐活動,成為“完整的人”。在對人的本質、人的自由、人的解放及“共產主義”的闡釋中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幸福觀,認為追求幸福是人的“類特性”,馬克思將人的類特性定義為“自由自覺的活動”;追求幸福是在實踐活動中展開和實現的,實踐活動就是人追求幸福的活動。強調真正的幸福絕不是肉體的快樂和心靈的滿足,是人類向往完滿的生存狀態和為這生存狀態不斷勞動的成果。


四、康養旅遊的內涵

康養旅遊的內涵是什麽?本質是為何?它又是如何存在的?筆者試圖依托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幸福觀,通過建立“人—實踐活動—康養”結構圖來回答這些問題。

筆者認為,康養旅遊是由三個層次構成的一個邏輯整體,即康養物候基礎、康養需要和詩意地棲居。這三個層次分別對應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幸福觀的人的三個層面,人的不同層次對應的康養旅遊內涵不同。

現實的人是人類追求幸福的真實根基。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即人是現實的人,基於此才有追求幸福的基礎。康養旅遊是人類追求幸福的實踐活動,因此作為康養旅遊的真實根基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現實的人,二是具備從事康養旅遊這一實踐活動的物候基礎或者環境。

自由自覺的活動是人類追求幸福的“類特性”。此前,黑格爾把追求幸福看作是絕對精神的向往。康德認為人是追求幸福的主體,但人類幸福卻永遠地存在於彼岸,只能追求,不能實現。而馬克思卻認為追求幸福是人的“類特性”,即“自由自覺的活動”,這也是人區別於動物的類本質。“自由自覺的活動”是為滿足人的需要而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基於此才有人類追求幸福的內在動力,即“人的需要”。康養是人類的“類特性”之一,康養旅遊的內在動力就是康養需要,也就是從事康養相關的“自由自覺的活動”。

完整的人是幸福思想的目標。馬克思認為人類在發展中,始終追求著幸福,其終極目的是實現“完整的人”這一目標,“完整的人”的實現是獲得真正幸福的充要條件。“完整的人”是“自由人的聯合體”,實現“完整的人”絕不是回歸到原始混沌狀態,而是向人類自由自覺發展的高級形態遞進,是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和諧統一。正如海德格爾所說,棲居“在大地上,‘在天空下’……從一種原始的統一性而來,天、地、神、人‘四方’歸於一體”,當天、地、神、人四重性融合互現時,人才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後來楊振之先生引用海德格爾的思想,認為旅遊的本質就是詩意地棲居。基於此,筆者認為馬克思所說“自由人的聯合體”,某種程度上與海德格爾所描述的詩意地棲居和楊振之先生所說的旅遊的本質類似。康養旅遊作為一種實踐活動,以追求幸福為目的,具有傳遞性,終極目標理應與人類追求幸福的終極目標一致,即成為“完整的人”,詩意地棲居。


五、康養旅遊的物候基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遊客已從走馬觀花式的觀光旅遊階段漸次過渡到休閑度假旅遊階段,遊客更多地選擇到氣候舒適、物產富饒的地方或(和)文化底蘊更加濃郁的地方度假旅遊。

康養旅遊是以良好的物候條件為基礎,是對自然條件要求更高的專項度假旅遊活動,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如同“藍色”旅遊一樣。能夠適合開發康養旅遊地域的基本自然條件應達到:常年氣候舒適度指數在50<DI<76之間;全年空氣質量指數(AQI)達標天數≥80%;海拔在500 m~2400 m之間的亞高原範圍內的區域。

物候是受氣候、水文、土壤等環境影響而出現的以年為周期的自然現象,其中氣候又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按康養旅遊對自然條件的基本要求,我國56個氣候區中適合康養旅遊的區域,主要地域集中在雲貴高原片區和秦嶺南部片區。雲貴高原片區相比秦嶺南部片區,那裏氣候更加舒適,物產富饒,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多樣,更適合發展康養旅遊。

適合發展康養旅遊的區域處於亞高原,其環境具有氧分壓、氣壓等比平原低,舒適度又高於平原和高原區域,使得人體在低氧環境對機體產生有效刺激,從而提高健康水平;人體對輕度缺氧逐漸產生適應後,有助於機體的呼吸、心血管、氧運輸、代謝、免疫以及運動等能力的提高,使得機體的各個器官、組織以及系統產生新的代償性適應,達到提高人體體質與健康水平,實現健身的目的;同時,低氧環境還有助於輔助治療高血壓6、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慢性病7,改善“三高”的狀況(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膽固醇)8;這些區域工業發展相對滯後,其空氣、水體等汙染也較少,有利於人體提高機體的健康水平;這些地區常年氣溫和空氣濕度適中,極端天氣情況也較少,氣候舒適度較其他區域更高。這些區域的自然物候因素更有利於人體健康,且人的體感也更加舒適,人體減少了因環境的因素導致身體疾病帶來的痛苦,增強了遊客的幸福度,這些區域“坐在那兒也康養”。


六、康養旅遊的發展

康養旅遊該如何發展?應首先找準市場。其主要市場為:銀發市場、亞健康人群市場和追求生活品質人群市場。

人口老齡化加速催生了養老旅遊市場空間。預計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超過4億人,老齡化水平將超過30%以上。我國老年人口數量龐大,養老形勢嚴峻,需求層次多樣,全社會“健康老齡化”產生的巨大剛性需求亟待滿足。老齡人對夏季避暑、冬季避寒,又適合養生的旅遊產品需求旺盛,康養旅遊地應針對市場需求開發長宿型(long stay)的“異地養老”產品。

亞健康是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中醫也稱為未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70%的人處在“亞健康”狀態。《黃帝內經》早已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養生理念。亞健康人群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更多的是需要非侵入性、非藥物性的方式來恢復身體原有的生理功能而已,主要從飲食、規律生活、身心放松、運動等方面調理,應針對其需求開發養生美食、山地運動、文娛活動等旅遊產品。

追求生活品質的人群對旅遊地生態環境質量和旅遊文化要求更加高。我國適合發展康養旅遊的地域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工業化程度較低,生態環境良好,空氣質量高,也是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彜族等少數民族的集聚區,是民族文化資源富集區,更加適合開展高品質的旅遊產品。

康養旅遊產品應該遵循旅遊發展規律和旅遊市場的需求,分層次和成體系科學地打造,康養旅遊產品應分為高、中、低端旅遊產品。低端產品應以環境美化、自然觀光、美麗鄉村為主,打造“養眼”的觀光系列基礎產品;中端產品應以健康養生、運動康體等為主,打造“養身”的休閑系列重點產品;高端產品應以歷史文化、少數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為主,打造“養心”的文化系列特色產品。這些產品按一定的比例配置,滿足多層次的康養旅遊市場需求,最終把項目地打造成為康養旅遊目的地。


七、結論與討論

康養旅遊是旅遊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的旅遊形式,研究尚少,筆者對此進行了初步的探討,本文的結論也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一是康養旅遊的終極目標是遊客獲得幸福感,是要以良好的物候條件為基礎的專項度假旅遊,而非鄉村旅遊一般遍地開花。二是我國適合康養旅遊的地域主要集中在雲貴高原片區和秦嶺以南片區,這還需進一步的科學論證。三是康養旅遊的需求市場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亞健康人群和追求生活品質的人群。(作者:任宣羽 系四川大學在站博士後,攀枝花學院副教授 原題《康養旅遊:內涵解析與發展路徑》)

李世宏:身心入手 中國發展康養旅遊正當其時


“在大眾旅遊新時代,人們普遍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的觀光旅遊,而更加重視對身心的調節,日益從身體的旅行轉向身心的放松。大力發展以健康理療、康體健身、營養膳食、修身養性為手段,以促進人的身體、心智和精神和諧健康為目標的康養旅遊可謂正當其時。”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李世宏在6月12日落幕的“中國河北康養旅遊大會”上表示。

康養旅遊作為旅遊與健康養生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是旅遊業綜合性、帶動性的生動體現。李世宏說,隨著工業化、城鎮化、老齡化進程加快和現代工作快節奏、大壓力,使得亞健康、慢性病、精神疾病等問題日益嚴重。人們在旅遊休閑度假中,對健康養生休閑的需求日益強烈,康養旅遊市場需求越來越大。

據李世宏介紹,在國際上,康養旅遊一般被稱為醫療健康旅遊。2015年全球醫療健康旅遊產業的規模是6853億美元,很多國家都形成了具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醫療健康旅遊產品體系。比如,瑞士以抗衰老為特色,新加坡、日本以體檢加治療為特色,匈牙利以養老和保健為特色等。

“我國要借鑒國際上的經驗,發展中國特色的康養旅遊,要從‘身’‘心’兩方面著手,醫療旅遊、中醫藥健康旅遊、文化養生旅遊三管齊下,建設綜合性康養旅遊基地。要加快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促進康養旅遊與其他形式旅遊協調發展,充分放大康養旅遊產品的綜合帶動作用。”李世宏說。(來源:新華社 / 2016-06-14)

Views: 7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