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濤 王菲菲 王井懷·從厚重文化中汲取重整旗鼓的力量

三晉大地一直以煤炭著稱。盛名之下,“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燦爛文化卻被深深掩藏。

興於煤,也困於煤。如今,山西更是面臨政治、經濟、生態、民生等方面的立體式困擾。如何突圍?山西團的全國人大代表認為,從厚重的歷史文化中汲取自信、養分和財富是重整旗鼓的關鍵。


“三個一”尋文化自信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說,山西歷史悠久突出表現在“一縷曙光、一堆聖火、一座都城”的“三個一”上。

王儒林說,一縷曙光就是1994年中美聯合考察隊在山西垣曲發現的世紀曙猿化石,否定了人類非洲起源說,把人類起源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多萬年;一堆聖火是在西侯度遺址發現的180萬年前的火燒獸骨,把人類用火歷史向前推進了100多萬年;一座都城就是陶寺遺址,初步認定為堯都。

記者采訪了解到,盡管一些學術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但“三個一”使山西作為中華文明搖籃的地位得到了公認。

“中華文明核心的重要源頭在山西,最初的中國在山西,中華文明的基因是從晉南地區形成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駑說,山西提出“三個一”就是要喚醒歷史記憶,增強文化自信和自覺,最終實現文化自強。

一些山西團的全國人大代表認為,由於山西很長時間對文化資源重視不夠,造成文化宣傳和歷史文化積澱的差距。為了可持續發展,需要把文化資源保護、展示、利用、宣傳起來。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焦煤集團西山煤電公司杜兒坪礦三采區掘進一隊副隊長董林說,對於年輕人來說,厚重的歷史文化是一種傳承。“了解了山西的歷史文化,會驚嘆於祖先的創造力,也讓我們更加自信,不斷創新。”


“三個文化”補精神養分


2014年以來,山西出現了“系統性、塌方式腐敗”。而被稱為“天下廉吏第一”的於成龍的故鄉呂梁更是山西腐敗的“重災區”。

一些人大代表認為,山西發生腐敗問題原因很多,但從精神層面來看,就是對文化的忽視。為此,山西提出要弘揚源遠流長的法治文化、博大精深的廉政文化、光耀千秋的紅色文化,凈化政治生態、實現弊革風清、重塑山西形象。

記者采訪專家學者了解到,山西法治文化源遠流長,從春秋戰國到近代湧現出一大批像申不害、荀子、韓非子等的晉法家,正如山西省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高專誠所說,山西在思想史上最值得稱道的就是法家文化對中國古代社會的貢獻;山西歷史上的廉政名人也是層出不窮,唐代著名宰相狄仁傑、宋代著名宰相司馬光、清朝康熙年間的於成龍,都勤勉務實、清正廉潔;此外,山西作為八路軍總部和三大主力師所在地,山西軍民在抗戰中鑄就的太行精神、呂梁精神是抗戰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弘揚‘三個文化’是山西凈化政治生態、實現弊革風清的治本之策。”全國人大代表、中北大學副校長熊繼軍說,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通過用優秀的文化引領人、教育人、鼓舞人,才能讓人們在心靈深處產生“不想腐”思想。山西應挖掘“三個文化”,用文化來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特別是改變當地的官商形態,為下一步發展注入新動力。


現代旅遊業療“煤傷”


由於歷史原因,山西經濟形成了“一煤獨大”的特點,導致現在嚴重制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如何改變這一狀況?山西提出要做大做強包括文化旅遊、裝備制造、新材料等在內七個大的非煤產業。

山西團的全國人大代表認為,文化旅遊在山西經濟轉型過程中將大有可為。

從資源稟賦來看,山西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石器文化遺址、古建築、古戲臺,數量均居全國第一。600歲以上元代以前木構古建築更是占全國同期同類建築的75%以上。中國現存諸多最大、最古……均保留在山西。

“雖然我們的文化旅遊資源豐富,但現在還僅僅停留在文保單位、歷史遺址方面,還遠遠沒有達到文化旅遊資源向文化旅遊產品的轉變。”全國人大代表、運城市委書記王宇燕說,文化旅遊產業也需要進行“供給側改革”,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加大宣傳力度和服務創新,真正滿足人們的文化旅遊消費需求。(2016年03月16日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作者:記者 王學濤 王菲菲 王井懷)

Views: 6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